○黄敬统
3.教学评价三要素。
(1)澄:澄心涤虑。“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宋·黄庭坚)“洗河不见水,透浊为清澄”(唐·孟郊)“澄”的意思,一是“(水)很清”,一是“使清明,使清楚”。此作为“儿童书院式课堂”要素,内涵有两点:一是关注结果:学习的知识应该是清明的、清晰的;一是体现过程:知识的学习要注重从混沌到清明、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把“澄”作为“儿童书院式课堂”要素,首先要明确“澄”的要求。学生获取的知识信息应该清晰明白,不可含含糊糊;所学知识的清楚明白,必须是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其次是重视“澄”的过程。要通过自学、质疑、合作、交流、争辩、点拨、总结等过程,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模糊的清晰、零散的聚会、现象的透视等等,从中得到比知识更为宝贵的东西。
《小站》(部编版六上)结尾巧用对比,凸显春意;画龙点睛,点出春意。全文阅读后,可让学生细读品味,教师相机点拨,引导从小站的“小规模”看它的“大作用”,从工作人员的“小事情”看它的“大价值”。再引导学生历数身边类似的风景,从而明白: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处处都能成为风景,人人都能营造风景。
(2)济:金针度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济”是过河、渡过的意思,由此引申为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儿童书院式课堂”的“济”,是通过适时、适度的帮助,促使学生向知识海洋更深处游弋。这样的“济”应该而且必须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而教学评价尤其需要如此。
教学评价中的“济”,既在承前,还在启后,它是促使学生从“原点”走向“远点”的重要条件。教学评价要有的放矢,善用智慧,巧用艺术:对闪光点,可加以赞赏,引导总结,给予方法的指导;对疑难点,可相机提示,点到为止,给予必要的铺垫;对错误点,可探究成因,促其矫正,给予目标的导向;对模糊处,可发现问题,引导思辨,给予清晰的理解。
《大象的耳朵》(部编版二下)文后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理解。如学生感到为难,可这样引导:①如果小白兔再次向大象提出原来的问题,大象会怎么回答?为什么?讲述故事,叙述原因;②雄鸡每天唤醒人们,便向母鸡、小狗、小猫等炫耀,它会怎样炫耀?其他人会如何应答?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从而让学生在故事讲述中感受句子的内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
(3)淀:总结积淀。“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唐·张九龄)“淀”是“儿童书院式课堂”评价的必备要素,它既指液体里沉下的东西,也指难溶解的物质下沉到溶液底层。用于课堂,既指学习留给学生的结果,也指学习走向结果的过程。这样的动态过程,或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或是总结过程谈得失,或是反观整体看收获……这样的过程,是动中求静的深思,由面及点的聚焦,由此及彼的推理,由外而内的库存,由内而外的运用,它能让最有价值的东西留得下、带得走。
《落花生》(部编版五上)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借物喻理、借物喻人”,能借此写熟悉的事物,或说理,或赞人,是本文教学目标之一。课文阅读后,引导学生由花生想开去,历数相关事物,形成物与人的联系,明晰“喻人”中的“人”和“喻理”中的“理”,以顺利地走进生活,亲近事物;走近事物,透视本质。
可见,“儿童书院式课堂”的评价,要引领学生从迷惘走向清晰,从粗糙走向精致,从浅显走向深刻,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现象走向本质。它给予学生的,既有成果的梳理、成功的享受,也有目标的明晰、路径的接通;既有思路的链接、方法的指导,也有规律的引发、习惯的养成,它是引领学生从既有的成功走向新的成功的必由之路。
书院式课堂鲜明的文化特质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勇于问询、质疑,提倡充分发表个人的主张,形成学习中的争鸣氛围,重在知行合一,从而让学生形成具有时代特质的核心素养。书院文化特质,虽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时至今日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书院式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成长需要”。
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在学习方式上,将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注重师生、生生对话和问题解决。因此,我们构建的“儿童书院式课堂”,有其基本的要素,也有一定的范式。当然,其范式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机变通;不可机械刻板,而要灵活运用。其范式如下:
1.课前静场,每课一讲。
“辟耳目之欲,而远蚊蝱之声,闲居静思则通。”上课铃声响过,校园归于宁静,教室趋于安静,为让学生课间驿动的心也归于平静,须有效静场。可播放舒缓的音乐,可朗读优美的儿歌,可设计奇特的问题,可借助即时的情境……方法要精心选择,时间要严格控制。此后,则安排一课一演讲:所有学生每天一人轮流上台开讲,时间在2分钟左右。讲述内容多与本学科相关: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一首诗、一则消息、一个观点、一篇文章、一处风景、一段历史等等,让他们会讲、敢讲、能讲、善讲。课前静场的方法,须灵活选择,以求简单易行,自然贴切;每课一讲的内容,既相对稳定,又富有变化,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并力求与新课内容发生自然联系,甚至融合为一体。
2.温故知新,自我发现。
温故而知新是引导学生借助原有知识跳板,通向新的学习目标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根据提示对本课内容自学,了解所学内容,发现知识联系。中高年级尽量提倡自学静思,边看边想,让课堂处于绝对安静之中。低年级则根据其特点,适当变通。要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感知之中,以形成知识的初步认识。初步感知后,引导交流:通过自学,知道本节课学什么,所学知识与已学知识有怎样的联系?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新学知识的生长点。这样,既能巩固已有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既是内容转换,又是目标明晰,还是方法渗透。
3.自学求通,合作探究。
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古代书院非常重视自学研修和合作探究。明晰了所学内容、新旧联系、学习方法后,让学生自学自得、自学自悟,遇到难点、疑点做上记号。自学后,学生提出难点与疑点,教师梳理归纳,明晰合作探究目标。小组合作,则围绕探究目标分工协作,形成本组的学习成果,进而引导交流合作所得。交流中,教师则穿针引线,引领方向,聚焦重点,拓展思路,矫正偏差,引发争辩,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并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更深处。
《慈母情深》(部编版五上)文后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而学生是易说画面、难言感受。为此,找出画面后,可进行小组合作——走出画面谈见闻,走出画面谈感受。全班交流,教师则在场景的准确选择、情境的具体呈现、情感的真切表达上点拨。这样,本题的阅读目标就能顺利达成。
4.实践操作,学以致用。
朱熹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就是说学习知识必须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否则就失去意义。本环节教学,是对整节课知识学习的实践操作反馈,也可以是知识和方法的迁移,乃至产生新疑问、进行新探索、获取新成功的重要过程。这既是对知识的验证,也是对知识的巩固,更是对能力的提升。这里的践行,还多指相关知识在创设情境中的运用,是为学生提供知识运用的情境场,为最终让他们从书本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我的“长生果”》(部编版五上)阅读后可这样引导:爱书的人,对书都有自己特殊的情感和独特的比喻。联系你的读书故事,说说你心中的比喻是什么?——叙述故事,介绍比喻。课上充分准备后,推荐学生参与年级“我心中的‘比喻’”的读书交流会。这样,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实践要求,其实践既是学习的指向,也是学习的过程,更是学习的归宿。
5.梳理积淀,走向生活。
为让课堂学习成果给学生完整的印象,并有选择、有重点地积淀,可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叙谈学习收获,教师则提纲挈领,引导编织本节课学习结构网(可以是显性的,但更多的还是隐性的——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系统梳理后,可通过拓展学习内容、加深学习难度、开阔学习空间等,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自主学习走向知识的自主运用,从方法的自主尝试走向方法的自如运用,从知识的书本获取走向知识的生活运用。
《古人谈读书》(部编版五上)阅读后,可通过梳理,清晰谈读书的方法:目标明确,谈读书;分层叙述,说清楚;突出重点,抓关键。进而让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写自己的读书体会。此后,利用班会课组织去给中年级学生介绍读书经验。这样对所学知识、所用方法等系统梳理、有效积淀,能体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以享受知识学习、生命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