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黄倩雪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的正式公布,海南自贸港便步入了创新发展的轨道,同时也使其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发展体系当中,这对于促进海南省对外经济贸易科学和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当前海南自贸港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自贸港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自贸港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大批优秀、专业的管理人才。因而,对高职院校来说,如何适应海南自贸港快速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思路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当立足于为海南自贸港科学、健康和持续发展提供优秀财务管理人才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着眼解决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推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1]。努力使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具有科学化、规范化和效能化,为海南自贸港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人才支撑。
海南自贸港建设要求高职院校转变财务人才培养目标,要将“内”与“外”进行有效结合,重视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引导他们树立国际化视野,并不断提升他们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力。因而,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高职院校要转变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向,要更加重视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融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加强与国际贸易企业的战略合作;高职院校要转变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特色化和实效性,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与发展。
从当前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而且也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培养模式,使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思路缺乏创新的问题。有的高职院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人才方面还没有从服务海南自贸港的战略高度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如不注重海南自贸港对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直接导致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无法与海南自贸港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接轨。
深入分析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也包括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缺乏市场化,最根本的就是在与市场接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有些高职院校不注重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融合能力和交流能力等诸多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而且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提升[2],因而也无法更加有效的服务于海南自贸港建设。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缺乏市场化表现为个别高职院校没有树立“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方面比较薄弱,必然会制约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向纵深开展,需要认真加以改进。
海南自贸港建设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传统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较大的冲击性,但个别高职院校还没有构建科学、完善和系统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整体效能化水平不高。有的高职院校不注重资源融合,高职院校与政府、社会组织、相关企业战略合作不够,在政策教育、法治教育、制度教育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还比较薄弱,直接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也表现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没有与海南自贸港建设进行有效对接,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缺乏针对性和特色化,学生对海南自贸港的了解和认识相对较少。
通过对海南自贸港背景下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创新性不足已经成为学生培养过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一些高职院校不注重改革和创新学生培养载体,特别是在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建设方面还没有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校企合作”方面缺乏拓展性,“订单式”教育、“现代学徒制”等还没有纳入到“校企合作”当中。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尽管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会计电算化教育,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财务信息化教育方面还比较薄弱。学生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不高,在“互联网+财务管理”教育方面相对比较薄弱。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满足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就要突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思路的科学性。即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努力提升学生培养工作的全面性、综合性和战略性,进而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人才支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升到战略层面,既要重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也要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能够符合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进而使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为了能够在培养财务管理人才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最大限度的提升财务管理人才综合素质,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专业目标和方向[3]。加强对海南自贸港财务管理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了解和掌握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融合与创新,要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加大力度,应将“双创”与财务管理人才进行有效结合,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创新发展能力。
高职院校应当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的大趋势和对人才需求方向、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学生培养机制市场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财务管理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重视市场需求、社会需要和企业需要。健全和完善学生培养机制,对于促进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到海南自贸港以及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工作基本情况,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出建设性建议,不断丰富学生的经历,同时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强化学生培养机制市场化,也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培训,努力在打造“双师型”队伍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使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综合性,更好的推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要加强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应当对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进行融合,既要强化内部资源的科学利用,也要突出外部资源的综合利用,形成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协同、互动体系。高职院校在开展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服务于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发展,就要构建科学、完善和系统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使其更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管理体系建设,应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与海南自贸港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的沟通、交流与互动,了解和掌握他们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共同开发财务管理专业校本教材,使学生培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化[4]。高职院校之间应当加强战略合作,本着资源共建、共享和共用的原则,相互之间多交流、多互动和多合作努力形成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
优化海南自贸港背景下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推动学生培养载体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更大突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当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与自贸港内相关企业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对他们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校企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5]。如大力开展“订单式”教育,根据自贸港内相关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毕业即就业。推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载体创新,还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互联网+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倾力打造各类平台和载体。如健全和完善“远程教育”平台,使企业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可以将“现代学徒制”纳入到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当中,强化企业人才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