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2021-12-26 12:33潘琼楼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潘琼楼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整理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篇目,阐明该篇目在教学中的现状,提出建立文本情境、立足语言文字以及开发红色资源的策略,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认知,更好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及行为的养成。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策略

新课标明确要求: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引领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因此,教师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教授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也要注意人文精神的构建,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爱国主义的篇目

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之前,教师必须先明确部编版教材中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篇目。笔者将爱国主义的内容分为爱国、爱党、认识革命家以及革命教育故事的文章并整理出小学部编版教材(2019年版)中含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篇目。

从笔者整理出来的篇目分析,包含爱国主义教育的篇目涵盖整个小学阶段,共38篇。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小学低年级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以插图、认识国家标志、儿童诗、简单的革命故事以及认识革命家为主,而高年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则提到了共产党、革命战争及革命故事等。

在一年级上册的课本中,插图《我是中国人》向学生明确自己是中国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到关注细节,让学生感受中国的国家标志,如国旗等,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到中年级主要是认识国家领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的邓小平、《吃水不忘挖井人》中的毛泽东等。到高年级学习跟共产党有关的《桥》,战争有关的《狼牙山五战士》等。这些篇目让学生不断感知并丰富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小学语文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语文学科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如果偏重其一,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或者对思想的认识。根据笔者的观察,从当前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实践来看,语文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缺失。

(一)难以引起教师思想重视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通过灌输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在教授爱国主义篇目时,没有体现语文人文性的特点,缺少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他们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老师的事情,与语文无关。这一错误观念忽略了语文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特点,只强调工具性,导致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缺失,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制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部分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教师讲述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样学生是被动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单方面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不仅枯燥,更起不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课文前让学生收集资料,通过有趣的方式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利于增强课堂效果。

三、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策略

基于语文课程中爱国主义的渗透教育存在着不足,教师需要转变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认识和教学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笔者主要从建立文本情境、立足语言文字以及开发红色资源三个方面提出看法。

(一)与情境对话,拉进文本距离

文本是教学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充分挖掘教材文本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由于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年代久远,学生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如果要理解文章内容,需要架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通过找背景、看图片或视频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1. 找——了解時代背景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涉及爱国主义的文章需要教师介绍时代背景。如《手术台就是阵地》,在补充时代背景信息前,学生只知道白求恩是一个敬业的医生,即使有危险也要救人。在补充背景信息后,学生才能感悟到白求恩是无私奉献的革命家。但是教师一味灌输文本的背景,学生只会觉得枯燥。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与文本有关的资源,借此来了解时代背景。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了解时代背景,是形成爱国主义情感的前提。

2. 看——呈现相关画面

与文本比起来,图片或视频资料带给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尤其是对战争场景的描写。一旦加入图片或视频资料,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场景,一帧帧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对战争的厌恶、对现在生活的珍惜都显得真切。在教学《冀中的地道战》时,可以播放《地道战》相关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文本渲染的情境之中。在一种特殊的心理暗示的影响下,去感知课文的内容,以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

(二)立足语言文字,深入文本对话

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往往有很强的思想性或政治性,因此,教师要扎根文本,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这就离不开读与品了。

1. 读——感知情感基调

朗诵,可以提高个体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还能在美的享受中提高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感情基调,都需要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如《长征·七律》,通过诗配乐和诵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让学生懂得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品——深挖隐藏信息

品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一般都是高年级所用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提取信息,并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如可以通过找到描述战争的场面来体会战争的残酷,通过抓住关键词来分析人物形象,再深挖革命家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三)开发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单靠课内的文本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往课外延伸。如阅读课外红色书籍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书籍包括革命先辈人物撰写的作品、介绍历史事件的书籍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受到精神的熏陶。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实地感受深厚的家国情怀。听着教育基地宣讲员的讲解,追随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先辈们的精神,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四、结语

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课堂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爱国主义与小学语文课程融合的直接表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要坚持从娃娃抓起,突出思想内涵,强化思想引领,做到润物无声,在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参考文献:

[1]韩秋菊,蔡志凌.部编本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插图中的“中国元素”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01).

[2]武楠楠.在古诗词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J].镇江高专学报,2016(01).

[3]王如丰.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9).

[4]吴霞.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教育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D].无锡:江南大学,2019.

[5]刘霞.语文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8(03).

[*本文系2021年度广州教育研究政策研究课题《农村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CYJ212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