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华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高素质人才的相对短缺,已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制约因素。世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体功能,在新的历史要求和发展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寻求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新渠道,在创新中发展,着力夯实学生思想道德基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创新教育管理活动模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融合的工作格局。
科技强国离不开高端人才,这些年来我国一直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高,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些管理现状无法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管理方式老化与创新发展之间的矛盾;学生管理人员配比不足、学历层次不够与教育管理效果之间的矛盾;扩大教育规模与现实就业压力之间的矛盾,导致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增加,同时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利益模式被打破,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情感模式都可能发生变化。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不迷茫、不迷失,明辨是非,坚定信念,掌握知识本领,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优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竞争的时代,开放的时代,他们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有着全新的理解和更为迫切的需求,他们的人格相对更独立,对事物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个体差异也越来越大。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采取新的教育管理手段予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学生管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综合学校、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力量,结合实际,创新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是由学生处和系(院)总支直接领导下的辅导员具体负责,同时与相关部门和教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但由于存在学生管理系统不健全、管理方式老化、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学生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以“学生为本”的全员育人环境还未完全形成;即使制定了较完备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也存在流于形式,执行不严,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些已无法满足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要求。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亟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由辅导员完成,因此,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理念与管理效果息息相关。目前,许多高校辅导员,工作负荷严重超标,他们不仅要完成大量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还经常处理学生的突发紧急情况,加之存在辅导员配比未达标的情况。导致用于提高专业技能,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参加有关培训的时间精力不足。个别辅导员服务意识不够强,没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真正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专业水平和队伍素质尚需不断提高。
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是网络时代的主要力量之一。网络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网络环境也十分复杂。大学期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思维方式逐步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在心理认知、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方面还不够成熟,部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安全意识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消极的社会思想或言论影响,有时还没来得及理性思考与判断,就已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导致做出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精芜并杂,在给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更快捷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有一些糟粕混杂进来,这就给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提出了更高了要求。如何利用先进的网络科技水平提高学生管理效果,如何让学生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是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学生管理提出的新命题。
近年来,高校持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逐年增加,社会和学生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创业环境,对于即将或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显得手足无措。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择业观偏差,设想脱离实际、创业精神不够等原因,找不到自己的专长与社会需求的切合点;另一方面,学校在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为学生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创业平台方面没有充分结合专业特点、优势和市场需求,采取切实可行的就业创业帮助与指导。
全面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满足创新发展的要求,一方面高校应转变传统管理思想和落后的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管理系统,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制定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不只局限于学生工作队伍,要充分发挥每一名教师的作用,落实和完善责任体系,营造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校园环境。
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教育培养,鼓励辅导员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支持辅导员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专业技能;结合辅导员专业特长,打造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职业生涯发展、创业就业等研究团队,发挥团队优势,促进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工作作风建设,全面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做到深入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思想、心理、学业、职业等方面的管理、指导与帮助。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面对多元文化的冲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发挥网络优势,采取多种渠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正确的心理认知和价值追求。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际国内思想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我们的教育管理要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学会理性思考与判断,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更多更快更广的获取有益知识,不被错误思想言论所诱导。
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层次、多元化、多维度的就业工作新局面。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推进就业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就业网站、微信就业服务平台等网络资源,提升就业招聘活动和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强化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方式,实现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及其他困难的毕业生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的目标,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管理的必要性,然后从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网络时代的新课题、就业创业指导四个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建立系统性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多渠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四个方面,为大学生的管理提出创新方法和策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提升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建立全面务实的管理体制,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