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芳 陆先亮 蔡 倩 贺晓娟
(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59)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效载体。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任务和迫切要求。然而,当前劳动教育在高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研究中被虚化,学生的劳动意识与素养亟待加强。[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历经初创的开拓实践、文革期间的泛政治化、素质教育的重归和教育目标深化等不同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表现方式,虽然有片面认识和异化劳动教育目的的阶段性存在,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经典教育思想的一以贯之。高校劳动教育的设计引导、实施开展和评价调整体系正逐渐完善。其中,高校后勤保障系统作为“足不出校”即可进行劳动体验的生力军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形成生活技能型劳动、产教结合型劳动、公益志愿型劳动、理论提升型劳动、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2]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将“劳动教育+”作为品牌进行有效整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社会实践等融合统一,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劳动科学精神养成和劳动技能的掌握。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全球贸易的融通,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的劳动形式也在不断进阶,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责任主体整合力不强,导致劳动教育层面上协同失调,渐次展开和逐步推进的劳动教育路径图导向还不明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舆论宣扬力度还不足。对于人生三观还在塑造期的年轻大学生来说,正面临周身“差序格局”的指引力不足和舆论场正能量输入不足等风险,加之偏差的价值误导,大学生脱离劳动的情况已非常严重。高校劳动教育亟需多方协调,生蓄发力;明晰路径,实施指引力;进一步弘扬正能量,发挥舆论引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目标要求已经明确,劳动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责任主体构成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位一体”劳动教育大环境。但是,主体责任意识浅表化、教育认知功利化和担心安全问题等诸多原因导致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不甚理想。教育部对2500多位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家长的调查表明,54.86%的人认为家庭是最主要的实施主体;27.12%的人认为学校是最主要的实施主体;13.97%的人认为社会是最主要的实施主体;4.05%的人认为不确定。[3]在协同育人体系中,家校社环环相扣,作用力互相提振,家庭是劳育的基础和起点,学校是劳育的核心和转接环,社会是劳育的拓展站和实践场,要进行家校、校社、家社的彼此串联迭代,要在家庭中开展常态性和传统性劳动教育,在学校开展专业性和创新性劳动教育,在社会上开展公益性和体验性劳动教育成为劳动教育分层、分序的必然达成。家校社以育人为目标引领,以劳动教育为手段,真正把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进一步融合,明确了协同育人的不失衡。
劳动是一个感同身受、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认知的习得、劳动习惯的获得、劳动态度的端正、劳动观念的养成、劳动精神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外化于内的过程,这个过程构建了劳动教育路径理路。劳育路径图的形成需要劳动社会学、劳动伦理学、劳动哲学、劳动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融入,提供逻辑理路上的支撑和实践理路上的印证,但目前这块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补齐劳育路径图的短板,进一步完善劳育指引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在很多时候,大学生在劳动技能获得时因思想意识的不端正而浅尝辄止,导致劳动认知的不深入。所以,无论从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个人品德修养的完善,还是从社会责任、自我调节、价值定位等社会性发展看,劳动教育都是一条需要去开拓指引的重要路径。
舆论场是大众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通过综合意见要求、态度主张的表达而形成带有爆破力的思想传播的场域。舆论场的大力宣扬对劳动价值观的树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情况中,中国传统社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贵贱等级思想根深蒂固;来自家校社唯分数至上,脑力学习也是劳动的舆论症候一度尘嚣甚上;来自数字时代网络移动端,各种猎奇、毫无意义的泡沫新闻霸占舆论板块和贴吧。鲜有大学生了解每年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背后关于劳动孕育的故事,而他们却热衷于网红持续策划事件的后援团。鉴于此,无论是小气候的舆论场宣导还是社会层面中“劳动最美、劳动最真”的舆论场的深入发声,足以证明劳动教育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和很长的时间去纠偏和扶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4]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劳动教育这一重要形式不仅契合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导向作用和教育思想的价值意蕴,同时也成为青年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之一。 “仓癝实而知礼节”,劳动教育带来的教化作用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既是对历史逻辑的回应,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育的深化。于大学生来说,劳动教育是成长成才阶段的迫切需要,更是重要人格塑造期的一剂良药。回归劳动教育实践的本质,不仅让大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更能在劳动教育中自我升华,找寻价值所在和目标所向,从而促进高素质劳动者理想信念的夯实。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年轻就要醒着拼。新时代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劳模、工匠及大多数为理想信念而努力的广大劳动者,是敢于担当、不懈奋斗、自强不息的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一群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了奋斗的现实意义,他指出,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5]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奋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彼此互惠互利的全面奋斗,是将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中国梦相统一的接续奋斗。作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大学生,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将自己置身于伟大的新时代,将理想信念作为奋斗的目标指引,将匠人匠心的工匠精神作为奋斗的核心素养,将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作为奋斗的内在追求。正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道,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6]
劳动创造财富,也带来幸福,劳动教育是一种在实践中被体验的幸福教育。人类社会的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都要通过劳动来获取,劳动的目的寄托了对美的追求,劳动过程中的自立、自强、自我挑战塑造了美的德行和品格。[7]推进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深切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喜悦,辛勤劳动也甘之如饴,以智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营造学以致用的正向教育氛围;以诚实劳动实现人生价值,亮出诚字为先,实干为重的人格底色。在马克思“劳动创造幸福”的实践路径中,劳动者能够在劳动中获得幸福体验,并将内在感知的幸福落实在通过外在劳动使人获得解放、获得尊严、获得全面发展上的科学价值取向。[8]人在劳动中获得身心的解放、获得社会尊重和对自我的个人认同,继而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并将自身劳动的外在衍生价值贡献和传播出去,将个人的全面发展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以小我之力,汇振兴中国之磅礴之力,以个人之梦推进中国梦,从而汇聚起“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劳动教育也是大学生的人生第一教育。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立身之本,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之基,高校劳动教育应注重价值导向,从提振实效、完善创新和即时跟进四个方面来进一步发挥劳动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一是提高思想政治导向,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上,家校社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发挥劳动教育的应有价值。二是理清劳动教育的内化机理。多数人是通过劳动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作为改造现实的活动,劳动过程不仅有内在逻辑理路,还有现实的实践理路,作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本身,要着眼于现实,尊重劳动获得,尊重由外而内的精神感悟,实现价值之善和人的内在之美。三是加大舆论正面导向。要进一步加强舆论的引导,壮大主流舆论的发声和传播。在劳动教育的舆论引导上,要注重红色主阵地的坚守,管控负面消极的黑灰色消息和软文传播,以持久战和攻坚战之决心和勇气,弘扬劳动教育正能量传播,不断拓展网络舆论最大增量。
一是“实”字为本,体现在只有真劳动,才能称得上是真教育。囿于城乡的差别,劳动教育可以在广袤的农村地头,也能在城市的方寸之间,让劳动教育回归自然和朴素,结合地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形态,以创新探路,以实际为本,让大学生用青春之力书写劳动教育这本无字之书。二是“真”字当头,高校要在劳动教育实施上敢于求真,善于学习借鉴例如台湾东海大学劳育实施机制,设立劳作教育处等专门职能机构,实行全校师生共劳共育的“大劳育观”,将大学生从劳动教育的最外圈拉近内圈,从而构建接地气、合专业、显劳动的教育体系。只有敢于在高校劳动教育上大刀阔斧的动真格,才能追寻高校实施劳育的价值本真。
在劳动教育走实走深的进程中,其核心内涵是创新。大学生在创新劳动的付出中,真切体味到能动创造的作用。所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立足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丰富新形式,融合新内涵。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作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十项工作要点之一备受关注。劳动教育重在融创,重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创新教育相融相合,创新发展,可以通过时令的农业劳作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科学常识的融创,通过义务劳动、社会实践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创,概括来说,是以劳辅德、以劳培智、以劳强体、以劳促美、以劳创新,互为一体、相互融通的过程,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也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方式的有效把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教育规律进一步认知,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目标等也必须与时俱进,契合新时代要求和教育规律发展,同时也回应和合拍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关切。一是跟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新形式。劳动教育在不同时代都烙有不同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劳动教育要突出与互联网+思维、大数据、云计算等社会发展趋势相互结合,拓宽劳动实践渠道,比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选择互联网网约工,这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劳动新形态的选择,也是科技发展进步催生的劳动内容的衍生。二是跟进劳动教育客体的新特点。作为家校社教育主体要切实结合大学生这一客体群的新特点,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现实的需求,更新劳动教育方式,跟进大学生现实和实际需要,俯下身子、沉下心来,切实感受和设身处地地延展劳动教育新的生发点,从而提高劳动教育的适宜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