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育并举”在于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整体把握与全面发展,这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与合理指导,而“激智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方式,其可以有效帮助实现“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在初中教学活动中有着极强的适用性。文章拟结合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对“激智教育”模式的深化应用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激智教育;目标;合作;建构;评价
一、 引言
探究“激智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可以从“激智教育”与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结合加以探讨,需要大力强调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激智”的思想内核,通过使用分组合作的团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重要节点,设定明确的目标,引导自主学习,展开深入的合作探究,努力实现知识建构,强化对学习效果的全面评价,从而有效提升整个学习活动的效率。
二、 “激智教育”模式的概念分析
所谓“激智教育”模式就是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情景设定,将教学的目标融入教学情景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发挥团队的合作作用,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并对知识架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大力提升。
“激智教育”应当注重将激发学生自身的智慧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以分组合作的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整套的教学模式,做好教学目标的设定,努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达成,强化合作学习意识,完善教学活动的评价考核机制,从而保证这一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
“激智教育”有其十分显著的优势,这一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本身的思维把握,更加注重把握每个阶段人的智力成长特点及对事物的认知程度,着力激发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热情与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有步骤有规律地提升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激智教育”更加注重对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更多地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彻底改变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更加注重对学习主线的把握与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讲求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之中深化参与度,在自觉主动的学习之中获得知识,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更具能动性,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另外,“激智教育”也具备极强的社会意义,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习活动的本来面貌,给予学生更高的自主权利,进一步明确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作用,通过对教学目标任务的追求,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习活动带来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从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来看,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活动更加注重“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达成,更加注重完善人格培养、大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这也对实践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更加需要通过“激智教育”模式的应用提升整体的智育、劳育等的教学水平,用更加丰富、科学的实践活动对教学任务加以推进,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
三、 “激智教育”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提升的路径及策略分析
(一)高度重视对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行动纲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可以有效地为教学活动提供引导作用。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明晰,是否具备强大的执行性,都将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为此,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自身教学目标的制订,严格遵循目标制订的原则。
第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充分考虑到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定位,充分考慮班级内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别,根据整体的知识水平制订更加可行的目标,这需要对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储备、性格特点,学习技能掌握等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作为教学目标设定的标杆,确保教学目标可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大程度上避免学习的两极分化,这是进行其他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原则,必须做到充分把握。
第二,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与分析。一个教学目标的设计很难一次性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印证与改进,通过教学活动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反映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合理。如果通过课后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测评发现学习效果可以有效实现,那么这一目标才能算是合理,如果学习反馈结果欠佳,则需要教师继续完善教学目标,通过这种设计、实践、反馈、改进的不断循环,大力提升教学目标设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激智教育”模式应用应当注重对教学目标的分解,做到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地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如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二“水的净化”一节时,其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于此前学习知识的巩固,并通过实验活动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从水的基本特性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开展对混合物分离的相关知识,通过对过滤实验中几个关键操作点的解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本节实验的目标与作用,层层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大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激智教育”模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是单纯地教授、学习与练习,而是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教导与练习的教学机构改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认知程度,帮助学生对学习知识内容的自我架构,牢固其自身的知识体系。着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是“激智教育”模式的重要一环,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自主性,而教师需要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施加一定的指导,变单纯直接的教授为协助式的指导,可以大力提升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热情与投入度。教师还应当注重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监督与自我评价,独立完成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其自身的学习能力,为其应对更多的学习任务提供有力的支持。
初中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实验活动较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当然,初中阶段学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教材上也都会对相关的实验活动步骤做出详细的描述。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在明确教学目标任务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对照教材内容进行实验。当然对于存在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活动还是需要教师的严密指导,对于重点需要注意的内容,可以由教师先行进行重点讲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如果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长期坚持这样的模式,必然会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中,可以让学生自主按照实验活动的步骤要求,使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等工具,自行量取6%、3%等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在实验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强化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实现合作探究要求
初中化学学习需要接触许多不同的化学制剂,也需要涉及众多的实验活动,这就需要学生之间能够产生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提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这也是“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重要要求。为此,化学教学活动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分组。学生分组人数不宜过多,以不超过4人为宜,要尽量照顾到组内的全体成员,实现组内异质与同质的合理搭配与组合。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合作技巧的指导与培养,在教学活动之前就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合作技巧,注意听取队友的意见,在团队之中要多做自我反思,提升自控能力,注重团队之间的互助以及内部的协调,这需要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加以强化。此外,在化学实验活动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任务进行更加细化的分解。
在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上,还需要教師利用合理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加以运用,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学习,小组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对合作与竞争的认识。教师要切实分析实际教学活动需要,根据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另外,对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还应当有一整套完整的学习评价机制,通过对个人与小组成绩的综合评价,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分析,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热情。
(四)注重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自我架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简练讲解知识要点,将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浓缩,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做好课程内容的深度把握,精心提炼出本章节内容的要点与难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注重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动讲解,对知识的要点进行深入的剖析与解读,引导学生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深刻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其更加稳固的知识架构体系。教师一定要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点拨与指导,而不是生硬地灌输,帮助学生自主做好自身的知识体系架构。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的引导,协助学生做好操作与实验,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巩固知识要点,在学习知识、巩固练习、研究总结的探索过程中,逐步牢固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智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五)全力完善学习效果的测评考核
学习效果的好坏需要完善的测评考核机制,课内与课外的测评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反映学习成果。课内及课外检测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考核机制:第一,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评的题目,包括学生的课后作业等内容,不求数量一定要求质量,做到测评项目的典型性,引导学生在测评中能够触类旁通,在测评活动之中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第二,测评的题目不可以偏离本节的学习内容,一定要紧紧围绕本节的知识要点,重点做好学习要点与难点的考察,在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的同时,还可以做到对学习效果的有效考察;第三,要将测评的难度进行一定的划分,设定阶梯式考核目标,引导更多的学生追求更高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做好测评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对测评结果的及时反馈与深入分析,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确保学习目标能够有效达成。
四、 结语
对于初中化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激智教育”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设定,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在协作中共同提升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架构,这是十分符合“五育并举”教学理念要求的教学模式,应当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天星.以物喻理,以理探物,物理交融——立德树人视域下融五育于物理教学之策略[J].福建教育,2020(10):57-59.
[2]陆康其.践行磨炼教育理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现代教学,2020(21):64-66.
[3]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3):7-16.
[4]荣兰花.家校教育结合与“五育”并举培育新时代人才[J].今日财富,2020(10):145-146.
[5]教育部考试中心.彰显地理学科特色落实“五育并举”要求——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19(7):34-38.
作者简介:
邢南鹍,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南化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