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润民
摘要:耐力素质与核心力量是高中体育训练中的两个重要部分,耐力素质养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完整方案,而后踏实训练,积累量变为质变。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学必须遵循“健康第一”标准,体育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能揠苗助长。而是应当用心、耐心提供指导和帮助,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高中生的体育运动习惯,他们的耐力素质也会自然而然地提升上去。那么,高中体育日常训练中如何融合耐力素质训练呢?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进一步阐述,希望能够为一线教育者提供更多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耐力素质;高中体育;培养策略
耐力素质指的是人在长时间工作或运动状态下抗疲劳的能力,而这一名词也常常在运动日常训练中出现。如今,素质教育、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主旋律,高中体育教师有责任承担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日常训练中融合各式样的训练方式,有效提升大家的体育运动积极性,而后全方位提升其体育运动水平。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当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避免其在学业压力过大的情况下训练耐力素质,从而避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意外出现。本文立足耐力素质的培养策略进行论述,并从思想引导与科学训练两个方面进一步解释。
一、思想引导来强调耐力素质的重要性
耐力素質训练和提升是建立在高中生身体素质基础上的,实际训练还应当结合学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难以标定普适的训练方法按部就班展开训练。适当的运动训练能够缓解疲劳,达到放松身心的良好效果,而耐力素质训练显然需要学生更好的运动状态,而不是在学业压力与运动压力夹击下进行耐力素质训练。体育教师应当用心、耐心的引导,从思想引导方面强调耐力素质的重要性,在理论课堂中穿插实例,用体育故事、名人故事等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大家的耐力素质认识。而后高中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耐力素质训练,在不断加码的体育运动过程中进步,一步步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强化耐力素质。
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渗透心理教育来强调耐力素质训练的重要性,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进行语言暗示。针对理解能力、体育水平稍强的学生来说,鼓励他们多组织和参与体育竞技游戏,而全身心的投入一场体育比赛,不论是篮球、足球、排球等等,都能够达到锻炼耐力素质的良好效果。而针对部分体育表现参差不齐、忽高忽低的学生来说,鼓励他们在运动中与人交流,双人、小组等相互配合、辅助,共同完成一个体育项目的训练,既提升了运动趣味性,又能够多坚持、多实践,发扬体育精神,发扬团队精神。最后就是体育基础薄弱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欠缺的不仅仅是耐力素质,他们的身体素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针对这一部分学生也应当秉持不放弃、不抛弃原则,鼓励他们坚持最喜欢、最擅长的运动项目,从热身运动、特殊项目等等一步步过渡到动作要领与动作规范,强化他们的体育运动素质,提升他们的体育水平。学生付出了时间与精力,自然而然在耐力素质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成长,思想引导的核心也正是拉长他们的运动时间,集中他们的运动注意力。
二、科学训练来提升耐力训练有效性
不论任何学科,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感觉到时间紧、任务重,体育教学与文化课教学应当相互配合、相互辅助,消除学生长时间集中精力的疲劳,或者以提升学生抗疲劳能力为主旨展开训练。在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等,以科学的、系统的规划提升耐力素质训练有效性。当然,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并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而让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训练中来。教学设计应当针对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计划,如激趣导入环节设计运动游戏、热身运动环节设置健美操等等,这些教学方式可以灵活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而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体育课堂也正是我们追求的,是符合现代高中生个性与需求的课堂设计。
例如,笔者在教授“耐久跑”这一部分内容时,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呼吸节奏与跑的速度变化配合上,以更加科学的训练方式来提升耐力素质训练有效性。首先,我带领学生做了三轮不同的热身运动,包括慢跑训练、热身操训练、原地动作训练,让其身体初步适应接下来高强度的耐力训练。其次,我针对耐久跑动作、呼吸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动作教学过程中,抽取一名学生全程示范,分析他的错误动作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发现并改正自己在起势与跑步中的动作错误。呼吸教学过程中,我讲述了耐久跑呼吸的正确方式,并让大家配合先前的动作进行练习,让呼吸和摆臂结合到一起来训练,大部分学生表现优秀,基本掌握了耐久跑的呼吸与动作配合方法。最后,我带领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跑步15分钟,他们的耐久跑基础更加扎实了。
三、结语
总而言之,耐力素质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提升高中生耐力素质还应当从日常训练寻找突破。以思想引导强调耐力素质重要性,以科学训练提升耐力训练有效性,从而扎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刁维学.高中体育田径短跑训练对策[J].高考,2019(15):260.
[2]陈旺坤.利用体育游戏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素质[J].考试周刊,2018(8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