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丛阳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应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授课思路,以此更好地引发学生兴趣,强化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教材作为小学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的知识内容,并选择适合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方可大幅提升育人质量。鉴于此,本文将针对用好小学数学教材的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实践研究
一、利用多媒体生动化教材,激发学生兴趣水平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在认知数学教材时会遇到一定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要探寻更适合的教学方式,以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为其后续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出。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设备对数学教材内的知识进行生动化、形象化处理,以此增强教材内容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提升他们深入到数学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利用生动的图像、视频载体,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
例如,讲授“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的教材知识时,我们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展开授课,为小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案,而后让他们依据所学知识计算面积。小学生看到这种展示形式后,感觉非常新奇,于是纷纷动手计算。经过一段时间后,小学生便可将这些多边形图形的面积正确地计算了出来。通过此方式,我们能将抽象的教材内容具象化、生动化,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课堂活动实践化教材,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在既往的授课形式中,很少有教师能结合教材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游戏,这对提升教学质量极为不利。实际上,枯燥的课堂氛围很难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甚至会让他们因此生出厌学、畏难等不良心理。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趣味课堂的构建,通过引入教育性高、趣味性强的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教材内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组建课堂活动时,我们应切实了解小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水平及其日常兴趣,并以此为基准设计课堂活动,这样可较为高效地将小学生吸引到活动中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课堂活动的育人目的。此外,我们要不断尝试新的课堂活动形式,尽可能让小学生在每次的数学课上都能获得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除了可以强化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还能有力激发小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助力其未来持续、高效发展。
例如,在实施“组合图形的面积”这部分教材内容的讲解时,我们不妨提前为小学生准备了一些七巧板,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在实践中,小学生可以将以往学过的知识应用到课堂游戏中,这样能帮助其实现新旧知识的有力融合,对其应用能力提升大有裨益。另外,通过课堂活动,能大幅拓展数学教材知识的表现形式,这对拓宽教学路径、开拓学生思维也会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结合数学教材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能在无形中促使小学生对教材数学知识的应用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巧用微課针对性突破教材,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事实上,小学生若想学好数学除了需要有较高的学习兴趣、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为此,在实施数学教材授课时,我们可将微课视频引入到数学课堂。一般来说,微课视频能够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将精力高度集中,从而实现较高质量的授课效果。另外,微课能极为明显地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对发散学生思维意义重大。在创制微课时,我们应投入更多精力,保证微课的趣味性、教育性和知识性,这样方可为小学生之后的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讲授“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我们便可利用微课对教材内的关键知识内容实施针对性突破,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促使其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设计微课时,我们要对微课的时长进行精准化控制,最好将其设定在5-10分钟左右,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较短的时长能够保证小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微课知识学习中,更能凸显出微课的教育价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借助微课能帮助教师对数学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突破,这样极大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数学综合水平提升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若想更好地利用小学数学教材,开展更为高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可以从利用多媒体生动化教材,激发学生兴趣水平;结合课堂活动实践化教材,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巧用微课针对性突破教材,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等层面入手分析,以此在无形中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存军.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4):34-35.
[2]李发春.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1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