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职高古诗词教学方法分析

2021-12-23 12:39:24孟雅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孟雅静

摘要:在职高教学当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诗性思维,提升职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需要从提升学生素养的角度出发,将古诗词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因此让学生学好诗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核心素养。对此,本文简单分析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职高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为从事职高教学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职高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389

一、重视读写,语言建构与运用

教师需要注重对于古诗词语言意境的教学。教授学生古诗词需要注重对于语言技巧运用的教学,古人在写古诗词的时候会使用一些语言技巧,目的是增强诗词的感染力。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诗词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运用修辞手法,使古诗词的表现力增强;表现手法的使用可以加深读者对于古诗词的影响;通过不同的表达手法,来表现不同文章中不同作者的不同情感。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首诗借物抒情,通过眼前破败之景,联想到时局动荡的国家,通过对物的描写,使作者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教师就可以通过分析诗中描写的物所传达的情感,结合全文意境,来对全诗进行分析。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注意体察诗中具有的韵律之美,通常古诗词读起来都朗朗上口,感情在仄起平收当中传递。首先老师需要让学生了解一些音律知识并掌握这些知识,从而对古诗词有一个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一般分为“七律、七言、七绝、五律、五绝、五言”这几种体裁,当然我们最常接触的还是“五言七律”诗,五言通常是五字一句,句句都包含平仄关系,七言律诗,是近体诗的范畴,每句七个字,两句为一联,共有首、颔、颈、尾四联。教师分别给学生讲述诗词的不同体裁的诗,具备的特点,体会诗中平仄的变化,从而更深层次的去把握全文意境。

当然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时,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诗词所具有的特色,还应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诗词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从课堂上培养学生理解诗词,自己动手书写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木兰辞》后,让学生把握诗中的故事脉络,从而对故事进行续写,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二、体察诗性,思维发展与提升

诗人在抒写古诗词时,往往都不是单纯的写景,或是绘物,而是通过对于古诗词的描写当中,传达出自己对于时政的看法或是自我情感的抒发。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表现了作者不希望被人世间的嘈杂打搅,即使身处黑暗污浊的环境当中,也会洁身自好的情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诗人诗词背后传达的意图,理解古诗词的立意,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诗词。

职高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需要让学生理解诗词地立意,还要使得学生能够看出诗词的结构,比如说常见地开门见山、首尾呼应、重章叠句等等结构,学会发现诗词中地结构,便能更好地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中情感。因为运用诗词结构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手段,通过对于古诗词不同结构的运用,来表现诗人的不同情感。还用《饮酒》这首诗来举例,这首就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表现了诗人对于当时政局的失望以及自身在污浊环境中洁身自好的品质。

三、深入鉴赏,审美鉴赏与创造

时代背景不同,诗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要传达的情感也会不同,诗词中描绘的意境也会相应的不同。作者往往会通过对一些场景的描绘,来创设诗的意境,从而加深自己要表达的情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诗人描绘的场景中,去联想诗中所创设的意境,从而进一步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另外,因为诗人背景和生活条状态的不同,传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诗人生活的背景以及当时诗人的生活环境,从而能更好地把握诗词意境。

教师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词中传递的美感,诗词通过营造意境增强了诗的观赏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体悟诗中意境中的美感。例如《雨霖铃》中,“千里烟波”“暮霭”等场景的描绘,则给人一种萧条,迷茫,内心晦暗的感觉。诗人期盼恋人却不能带来,渴望得到重用前途却一片黯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诗人对于物或场景的描绘中去感受诗中营造的意境,从而把握诗人传达的情感,

四、营造空间,文化理解与传承

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引入关于一些诗词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相关文化知识,比如说诗的体裁、表现手法、诗人背景以及时代背景。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去掌握的,这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诗人表达地情感。比如范仲庵地《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地忧虑,通过让学生了解当时地时代背景,从而进一步体悟诗人关怀家国大事地高尚情怀,以及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如果了解当时诗人的自身处境和所处地社会环境,就会更深刻的理解诗人传达对自己年迈多病,抑郁不得志的孤独寂寞之感。通过这种深层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诗词,通过对于诗词的学习,体悟诗人情感,从而使个人情感得到熏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

另外教师需要在教授古诗词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有了学习古诗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的发现古诗词的相关知识,才会更有热情的学习古诗词。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举办一些古诗词竞赛和诗词情景演绎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主动了解古诗词文化,学习诗词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对古诗词的传承产生积极影响。

总结:

古诗词文化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慢慢体悟学习。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职高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诗词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教师也需要创新教学观念,让学生享受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发现诗词的美感,体悟诗人情感,促进职高古诗词文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传统古诗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马田.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学科教学探析,[J].现代交际,2017,( 10 ).

[2]时楠.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 8 ) .

[3]闫利杰.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初探[J].新校园,2016,( 8 ): 91.

[4]郭志贤.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7(55).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1:29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