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长春电影产业的对策建议

2021-12-23 21:38李婷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电影产业长春市

摘要:进入新时代,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长春大力发展电影产业,需发挥长影品牌和长春资源优势,加强政府支持、加快国际影都项目建设、提升人才汇聚效应、打造国际化电影全产业链,重振长春电影雄风,助力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关键词:长春市;电影产业;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图分类号:J94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1.06.011

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进程中,长春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将长春打造成东北亚电影发展中心。

一、当前长春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电影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带动能力偏弱

截至2021年1月,拥有与电影相关企业之数量较多的省市有北京、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上海、四川、福建、安徽。[1]长春作为传统电影生产重镇,企业数量远不及其他国内电影强市。同时,长春市电影企业规模偏小,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规模化不足,资本雄厚的大型行业龙头企业偏少,产业主体的带动能力偏弱,企业出品电影的市场份额总体偏低,经济价值不明显,为全市GDP增速和财政贡献率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好。

●人才供需机制不完善

长春电影往日的辉煌成就依赖于曾经拥有大批优秀电影人才,随着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影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总体上长春市影视类人才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现象。高校作为培养影视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学生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来源。虽然长春市影视文化类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有十余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在校生源数量众多,为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有生力量,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具有丰富电影实践经验的师资人才,导致院校学生实践能力较弱,长期脱离一线,无法满足电影行业的生产需求。

●中国长春电影节的影响力减弱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属于国家级电影节,承载着发展电影产业、繁荣文化事业、提升长春城市文化品位、扩大长春对外影响的光荣使命。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届,已经举办了15届。作为长春电影产业对外宣传推介的主阵地,中国长春电影节目前的社会关注度和市场影响力明显减弱,与国内一线电影节差距较大。作为曾经是华语电影风向标的中国长春电影节,群众关注度参与度还不够高,为长春电影文化产业助力的重要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好。

●电影资源布局分散

目前,长春市影视文化产业园区有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净月区)、知和国际动漫产业园(净月区)、吉林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高新区)、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朝阳区)、东北亚艺术中心(二道区)等等;龙头企业及重点项目包括长影集团(朝阳区)、吉广传媒集团(净月区)、长春市声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净月区)、长影世纪城(净月区)、长春国际影都板块等等;教育机构有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朝阳区)、吉林动画学院(高新区)、长春光华学院(经开区)、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朝阳区)、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净月区)等等。从空间分布上看,长春市电影资源布局分散,尚未形成区域集聚效应,难以寻找产业集聚发力点;从资源内容上看,长春市电影产业资源同质化较为明显,各影视文化园区内企业所处行业环节趋同,特色不够鲜明。同时,与旅游、商业、会展经济的协同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深圳、杭州、宁波、青岛、无锡等地都形成了若干新型影视产业园区(基地)、电影小镇和影视城,聚集影视资源,打造影视产业集群,延伸影视产业链,发展影视主题文化旅游。相比国内先进城市,长春还缺乏大规模的影视产业集聚发展的经验,影视企业、创作机构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备案审查、版权交易、政策咨询等发展平台缺乏整合,产业融合度和辐射力较弱,影视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

●产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一是电影产业政策需要优化。《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以来,部分省市相继出台了适应本地影视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长春对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性思考需论证的内容较多,对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目标、定位、行动举措还缺少科学明确的规划引导与设计论证。目前,长春市虽有相关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但还需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加强各方沟通,促进政策落地。二是基础设施仍需持续加大投入。发展长春电影产业,打造国际影都,提升城市影响力,吸引优质文化企业入驻,需要融合全方位资源,推动电影产业与城市经济、建设等多方面协同发展。长春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发展迅速,交通质量和水平获得大幅提升,但仍未形成覆盖全域的综合交通系统;公用设施已基本覆盖建成区,但局部区域仍需进一步完善,供给保障能力有待持续提高。

二、繁荣长春电影产业的对策建议

结合长春的资源禀赋及未来发展潜力,依托长影IP,发挥中国长春电影节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打造国际影都项目;围绕影视拍摄录制和后期制作,推出精准高效的影视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和产业生态,重塑“电影城”品牌;深入推进人才引进、培养、交流、合作,重塑“影视人才摇篮”;围绕影视生态建设,推进形成影视文化社群,建设中国影视文化输出地,建设国际、时尚、智慧的影视文旅创意城,携手绘就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蓝图,在新时代长春振兴中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发挥长影品牌和长春资源优势,打造电影文化名城

一是推动长影创作和生产能力。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努力繁荣电影创作,共拍摄故事片1000多部,如《白毛女》《平原游击队》《刘三姐》《创业》《人到中年》等等。这些经典名片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人们心中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今年,长影集团全力冲刺影视创作,即将推出《青春作伴好还乡》等8部电影和《雷霆令》等6部电视剧,持续向主流市场输送精品力作。[2]聚焦现实题材,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长影集团正以实际行动,守正创新、固本培元,推动尽快尽早实现主业振兴、重塑辉煌的奋斗目标。二是提升中国长春电影节影响力。学习借鉴厦门实施“以节促产、以节促城”的发展战略,依托影视文化产业资讯委员会,对接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申请国际A类电影节认证,提升中国长春电影节的能级和影响力;与影视、媒体、电商等领域龙头企业形成战略合作联盟,拓展影片资源、媒体资源和商业资源;与中国长春净月短片节、“长影之夜”文艺晚会等电影活动形成联动效应,保持持续的业内与市场关注度;形成与国内其他电影节不同的差异化特色,确立自身的准确定位,即突出长春“电影摇篮”精神,电影节一方面要向老藝术家致敬,设立杰出贡献奖;另一方面要专注发掘、推广青年电影人及其作品,重点推进“金鹿计划”,助力青年电影人发展,培养扶植中国电影新力量。中国长春电影节承载着从“电影摇篮”向“未来孵化器”转型的重任,应力争将长春市打造成为集影视IP孵化、影视作品版权交易、影视拍摄、影视人才创业、会展、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影视文化产业基地。三是挖掘长春电影文化资源。电影文化多聚集在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优美山水地景观、特色城市建筑风貌等为特征的城市。白山黑水之间,多元碰撞、特色鲜明的关东文化源远流长,为长春电影发展建设提供了不竭的文化之源。从历史文化来看,长春有关东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老工业基地文化等文化资源;在现代文化上,有汽车文化、电影文化、科教文化、绿色文化、雕塑文化、冰雪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自身资源特色禀赋是打造影视IP的宝贵资源,用长春地域文化打造长春电影IP,只有电影写在长春,才能拍在长春大地上。因此,未来创作要立足东北亚,看齐北上浙,创作时代命题、家国情怀、群众需要的电影。要形成合力,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影。四是整合资源,打造电影文化特色街区。以拖拉机厂历史风貌区为依托,让冷冰的钢筋水泥增添文化温度,让一座承载城市记忆的工业遗址蝶变成一座工业遗存景区;开展宽城子老城、中东铁路宽城子车站、新民大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修复,可作为民国题材影视拍摄外景地;正在建设的长春国际影都影视基地项目由现代化摄影棚、酒店群、文旅综合体及配套商业、住宅等组成,可重点打造电影文化特色街区,围绕“长春、电影、文化、特色、街区”五个关键词进行展现,通过建筑和空间,艺术地再现全面振兴发展中的长春,弘扬长春电影摇篮精神,营造融当代和历史于一体的人文风情。

●加强政府支持

政府部门要精心谋划,撬动资本力量,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扶持影视项目,拉动长春影视产业链,壮大产业群,优化产业生态。可学习借鉴青岛设立电影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以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运营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进行股权投资;吸引国内外重点电影企业来长拍摄,提升长春市品牌形象,带动长春市旅游发展;对新注册的电影制片企业、电影发行企业及电影放映企业,根据贡献给予奖励;对在本区域举办全国院线电影首映礼的,给予相应的奖补。同时,奖励原创影视剧本,支持影视编剧、导演、制片人、演员等影视专业人才在长春市设立电影企业或工作室,加大专业电影创作人才引进力度。

●加快长春国际影都核心区建设

集聚型发展是目前全球影视产业发展的共性。因此,要加快长春国际影都核心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六大基地”,形成“龙头核心+制作功能区+产业配套”的布局形式,同时要使影视产业与旅游、动漫游戏等衍生环节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提升人才汇聚效果

人才是长春电影发展的重要内核,因此,要以项目育人、引人、留人,对于人才要给机会、给资金、给政策、给荣誉,让更多的影视人才聚集到长春、留在长春,共谋电影产业发展。一是激活长影人才IP。通过长影品牌的影响力,汇聚一大批家喻户晓的老艺术家和新生代导演、制片人、演员,参与中国长春电影节系列活动,实现新老资源对接和互补,推进更多影视项目的合作在长春落地。通过激活长影文化品牌,打造和推介长春影视人才IP。二是营造“金凤还巢”软环境。鼓励长春籍知名影视人才返乡设立工作室,以项目聘任、项目合作、岗位聘用等多种形式参与长春影视项目,并依据工作室建设规模和作品产出数量等给予资助,力争为长春国际影都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三是打造产学研结合的影视人才培养平台。长春市拥有十多所开设影视专业的高等院校,为影视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基礎。鼓励高校与文化企业、产业园等加强对接合作,以行业发展最新趋势为导向进行课题研究、项目合作;鼓励高校聘请业内从事一线创作的专业人才来校任教,补齐人才结构短板。

●努力打造国际化电影全产业链

传统的产业链是指上游的剧本创作,中游的拍摄制作,下游的发行、放映等一体化的产业流程,各个环节以“串联”的状态存在于产业链中。电影产业链具有动态性特点,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其结构和功能将不断得到调整优化。长春电影未来的发展目标要打造国际一流影视产业区,因此,需要在传统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重点发展投融资、创意版权等上游环节,后端需拓展由电影内容、人物而进行创意创作的一系列周边产品以及主题公园等衍生开发环节。长春将把国际影都项目打造成完整成熟的“电影全产业链”结构,项目核心区规划出功能全面的影视产业区,涵盖有现代化影棚、影视外景地、影视主题游乐园、配套商业体、酒店群和住宅群等等,使之成为全球配置最先进、内容最丰富的影视产业区之一。长春国际影都以影视文旅、生命健康、数字经济为三大主导产业,除三大主导产业外,兼有金融、商业、教育、会展等多个重点行业,与传统的电影产业集群相比有着更好的产业布局和更高的经济效益。聚集效应的形成还需要成熟的经济环境、相关配套的产业支撑、相应的交通和信息网络等诸多条件,只有各方资源协同发展,才能共同助力提升长春城市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因此,长春应在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综合管网、能源供给、旅游接待等方面给予长春电影发展以必要的配套支撑,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给予优先保障。

长春作为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电影早已深深镌刻进这座城市的文化血脉,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通过筑巢引凤、聚才兴业,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长春电影将为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积蓄新动能,向东北亚乃至全世界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

基金项目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长春市行政学院)校级课题“新时代挖掘长影精神的价值研究”(CCSX2021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范志忠,于汐.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区域根植与跨地融合[J].当代电影,2021,(6).

[2]毕馨月.长影集团以扛鼎力作重塑主业辉煌[N].长春日报,2021-08-06.

作者简介

李婷,中共长春市委党校(长春市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文化。

责任编辑 王宝珍

猜你喜欢
电影产业长春市
奔跑的小浪花
蒲公英和毛毛虫
如何提高我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模式下用户思维对电影内容的影响张才
颜料打翻了
“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困境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风险研究
德惠农商行政务大厅支行荣获长春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和“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
长春市吉航汽车维修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