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马克思早期重要的生态思想。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揭示了异化劳动导致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最终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而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解,使人与自然界重新统一,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途径——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扬弃异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所面对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X2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1.06.001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由人口、环境和资源间的矛盾导致的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就阐述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展示了他的生态思想体系雏形。马克思《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仍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稿》关于人与自然界辩证统一的思想
在《手稿》中,马克思详尽阐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并指出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建立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即劳动这个中介和桥梁之上的。
首先,自然界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众所周知,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与自然密切相关,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与自然界分离。无论是在远古的农耕时代,还是在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现在,人类都无法脱离自然单独存在,人类仍然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肉体生存所需的各种资源。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是人的感性外部世界。如果工人失去了自然界,他就无法创造出任何东西。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活动得以实现的前提,工人在自然界中从事劳动生产活动,并通过在自然界中的劳动生产出自己的产品。通过马克思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前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可以通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生活资料这种最基本的方式与自然界进行交往。
但是,如果人类只是单纯地向自然界索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生活资料,人就与动物无异。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进一步阐述,自然界不但直接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而且又为人类提供了其劳动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工具。自然界在劳动的实践层面上,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人类与自然界交往的另一种方式:人类想要生存,就需要与自然界进行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这时,自然界就成为人类自身之外的实践对象,呈现出对人类实践的重要意义。由此,人类通过与自然界进行不间断地交往来创造和改变自身的生存空间及外部环境,而通过这种交往获得的不仅仅是生活资料,还有人类生产和发展的资料。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指出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动植物、光、空气等等,都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失去了它们,人类将无法存活。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对自然界具有依赖性,脱离了作为前提和基础的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无法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就更不用说发明和创造等一系列探索世界的活动了。只有认识到自然界的先在性、基础性和客观性,人类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
其次,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指出,所谓的人的肉体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密切相关、紧密联系,其实就是说自然界和它本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马克思的这两段话精辟地阐述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具有与动植物一样的自然属性,即人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最后,劳动是人与自然界统一的中介。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因此,与动物不同,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类可以通过劳动这种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自然界,不断地使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而这种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就是劳动。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动物的生产只是直接满足它自己或它的幼崽需要的、片面的、直接受肉体需要支配的生产,它的生产只生产自身,它的产品直接属于其肉体。而人类的生产是全面的、不受肉体需要影响的,人类可以自由面对产品的同时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并且人可以按照任意一个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活动。马克思通过对比人与动物的生产方式,将劳动定义为人的类本质。进而马克思指出,人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的,并且这种改造世界的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即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必须在社会中进行才能发挥其中介作用。马克思认为社会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人和自然界在社会中才会得到真正的统一,“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也就是说,劳动在使人具有了社会性的同时,又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条件下进行。只有这时,劳动才会成为人与自然界统一的中介,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界人化的双向互动,使人类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二、《手稿》关于人与自然界走向对立的思想
对于为何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开始的统一异化到后来的对立,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导致生态危机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是导致人与自然界对立的根本原因,生态问题是异化劳动导致人与人关系异化的结果。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和尖锐地批判。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四个方面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说明,即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同时,马克思也揭示了异化劳动和人与自然关系异化间的联系。
首先,从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走向对立。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会导致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其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来越贫穷,而他本人也会变成廉价的商品。异化劳动使工人将自己的劳动产品视作为异己的对象,并将其视为与劳动本身相对立的不依赖工人自己的力量。這最终会导致工人的劳动产品不再是他的东西,即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越多,他本身的东西就越少,他生产出的产品还会反过来奴役他。马克思认为在异化劳动的情况下,劳动使工人越来越多地失去由自然界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生存资料,工人继而也就越来越失去自然界,结果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
其次,从人同自己的生命活动相异化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走向对立。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人本身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发生了异化,即劳动脱离了人的本质,成为外在的东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本应该是肯定自己,并因自由且自愿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而感到幸福,因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而感到自在和舒畅,劳动是属于他自己的生命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异化劳动却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否定自己,认为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和自我折磨,并且会因劳动使自己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摧残和折磨而感到不幸,只有逃离到劳动之外才能感到自在和舒畅,并且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不属于他本身,而是属于他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成为了劳动者外在的异己力量,而这种异化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会导致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吃、喝、生殖等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是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是动物,即使人在劳动过程中只剩下动物的机能,并且这些机能会成为人唯一的、最后的目的,人也就不能称为人。马克思揭示了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是人与自然间关系发生异化的深层次原因。
再次,从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走向对立。马克思指出,异化劳动导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相异化,继而导致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也就是说,异化劳动夺走了人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也夺走了人的生产对象和类生活,将人相对于动物所具有的优点都变成了缺点,人也就丧失了他的类本质。异化劳动还将劳动这种人类自由自主的生命活动变成了仅仅为了维持人自身肉体生存的手段。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就成为了人本身之外的异己的东西,成为了人仅仅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人也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人。因此,异化劳动使得人与自然相异化。
最后,从人同人相异化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走向对立。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生命活动和类本质相异化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因为人与其类本质对立时,必然导致他与他人相对立,同他人相异化。并且,人的异化会导致人对自身的关系只能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而不是由人本身实现和表达。最终会使在异化劳动中的人,变成了一方将另一方视为主体,另一方却将这一方视为客体的主仆甚至是奴役关系,即将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变成了另外一部分人的统治者,异化劳动使人异化成了非人的资本家和工人。而作为非人的资本家,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取得更多的利益,就必须通过不断地压迫非人的工人,不断地占有外部世界和感性自然界。而这又会加剧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生命活动、类本质和人的异化,继而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总而言之,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被异化了。而异化劳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讽刺的那样,新鲜的空气不再被工人需要,明亮的居室对于工人来说也不复存在了,他们只能住在如停尸房一般的房屋之中,而且还要为这“停尸房”支付房租。甚至连清洁都已经不再是人的需要,肮脏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为了人的生活要素。这是因为被异化的劳动非但没有起到原本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与中介作用,反而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使得二者矛盾不可调和,人与自然界对立,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
三、《手稿》关于人与自然界重新统一的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下的异化劳动是造成人与自然界对立即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要解决这种对立,使人与自然界达到重新统一,就要积极扬弃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扬弃私有财产或者说是人的自我异化,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核心内涵:“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
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人的一切活动和享受都被极大的限制了,人把社会当做异己的对象而不是目的,将社会当成谋取私利的手段。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人与异化物的关系,这种异化的关系也就是劳动者和私有财产的关系。在这种状态下,人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因为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导致人和自然的矛盾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并且因为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出现,使资产阶级不断地追求高额的利润,不断地压榨和剥削工人阶级,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利用和开发自然界,没有限度地向自然索取生产所需的资源,破坏了人与自然间正常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界的人化无法达到统一。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共产主义,首先扬弃了私有财产,并且承认私有制的积极成果,也就克服了人本质的异化,回归了人的本质状态。这样人类才能从整体的、类的意义上得到全面且自由的发展。在共产主义这个历史阶段,通过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全面变革的社会关系,进行全面丰富的生产活动,生产出全面的产物来满足人类全面的需要。由此,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其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取缔了资本主义制度。因为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异化,解决生态问题,根本就是要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2]没有了资本主义的干涉,人能够按照自然规律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实现了人的自由和自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解,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的自由自觉统一的复归。
最后,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全人类最理想的归属。只有在共产主义这个阶段,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内的所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的矛盾才会得到解决。在这个阶段,共产主义会将人从异化的旋涡中解救出来,重新把社会还给人,实现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消除了人与自然界的分裂和对立,意味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四、《手稿》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马克思《手稿》的生态思想虽以萌芽的形式出现,但是他的生态思想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注重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既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相关,也是社会发展进程的现实需要,其生态思想充满了理论性、现实性及科学预见性。正如弗罗洛夫所说:“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和有效的。” [3]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矛盾越来越多样,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呈现全球化的态势。把握马克思《手稿》蕴含的生态思想,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思想上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而且能在实践层面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4]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我国基本国情,要摒弃诸如“生态中心主义”这样的极端思想,用科学的生态理论指导经济发展方向,发挥科技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的同时,控制科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找准其平衡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在《手稿》中,马克思站在人类历史未来发展的高度,论述了人与自然统一的重要性及方法论,对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现代化社会,实现人與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得益于包括《手稿》中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的指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5]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已经摆在突出位置,为了最大程度克服生态问题这个“发展短板”带来的“木桶效应”,必须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五位一体”布局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2,103,79,77-7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0.
[3]弗罗洛夫.人的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53.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5]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3.
作者简介
张潇霄,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哲学。
责任编辑 赵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