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2021-12-23 21:07金钊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

金钊

摘 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首要的教育主题,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基于小学阶段道德情感启蒙的特点,小学道德与法治1—6年级不同学段循序渐进、有梯度地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积极创新,不断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 立德树人 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对接

小学道德与法治在课程定位上要求体现党和国家意志,要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此,教材从“一纲多本”调整为全国范围内使用教育部统编版教材,即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方面融入充足的爱国主义元素,教师在教学中要着眼于立德树人,把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落到实处。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强调教育学生要做好“六个下功夫”,其中之一,即“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随后相继出台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均强调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道德养成作为重要内容,以爱国主义故事、先进典型事迹等鲜活素材充实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展开,在基本内涵层面主要体现在: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主权意识和国防意识,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现实要求,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时代内涵。爱国主义教育是大中小学校一以贯之的教育主题,从学段特征来看,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中小学阶段是重要的“拔节孕穗期”,小学阶段理当在学生心中埋下爱国主义种子,培养其对祖国锦绣山河的自然之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社会之爱、对祖国各族人民的同胞之爱、对振兴中华民族的梦想之爱,引导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这无疑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使命所在。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对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丰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教育部统编版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道德与法治)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基于小学阶段道德情感启蒙的特点,1—6年级不同学段循序渐进地展开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庆祝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框题,通过人们欢庆国庆的热烈场面,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喜悦之情,通过了解身边各行各业劳动者建设国家的实际行动,进而能理解每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知道国家是我们大家的,国家繁荣昌盛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努力,要共同欢庆国庆节,为国家强盛而自豪。

通过关爱家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在这里长大”主题单元,从家乡的地理位置、风景、物产和人物等方面,帮助学生实现对家乡的地理认同,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四年级下册《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主题单元,在此基础上侧重从家乡的文化形态与家乡整体发展变化的角度,增进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积极成为家乡发展的关心者、参与者和建设者。爱国从爱家乡开始,教材聚焦爱家乡将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

通过认识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主题,展开为辽阔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及一方水土、一方生活三个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通过回顾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主题单元,通过“开天辟地的大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怕远征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自力更生扬眉吐气”“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线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和感悟先辈们走出苦难、复兴中华的艰难历程,从革命精神中感知责任使命,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通过文化认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低年段教材特别注重传统节日、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快乐过新年》,二年级上册的《团团圆圆过中秋》等。小学高年段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五年級上册《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主题单元(美丽文字、民族瑰宝,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五年级下册“弘扬优秀家风内容”中通过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知道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

除了这些显性的教育资源,教材中还有不少爱国主义主题的隐性教育资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途径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改变一味的道德说教,而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途径,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其次,坚持课内课外一体化育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局限于学科教学本身,而应与每周升国旗等学校德育工作、德育活动统整,形成育人的合力。教师要善于将爱国主义教学与班级资源整合,与日常校园生活整合,着力挖掘校园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传承学校精神文脉,在爱校荣校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把爱国主义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学生日常的生活中。再次,开发爱国主义主题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密切与城市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社会机构等的联系,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先烈;在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重运用仪式礼仪,组织学生学习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学习基本知识和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国歌奏唱礼仪。利用宪法宣誓仪式、入队仪式等公开宣誓、重温誓词等形式,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最后,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中系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大中小思政课中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开展的。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认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握好自身定位,在启蒙道德情感、在学生心中播撒爱国的种子上下功夫,不宜人为拔高,同时做好小学、中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衔接,保持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责任编辑:杨红波)

作者简介:金 钊(1970—),男,陕西咸阳人,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全国思想政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