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声祥 丁婷玉 张文英 宋思远
摘要: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瘙痒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瘙痒性疾病患者54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对比疗效、睡眠质量、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瘙痒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加巴喷丁胶囊用于瘙痒性疾病,可明显改善瘙痒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瘙痒性疾病;加巴喷丁胶囊;睡眠质量;症状缓解时间
皮肤瘙痒性疾病是臨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长期受到瘙痒的困扰,睡眠质量大大降低,易引起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及预后改善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治疗皮肤瘙痒性疾病时,需要通过综合干预,对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心理进行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1]。本研究重点分析瘙痒性疾病患者运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10月接收的54例瘙痒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28~73岁,平均(45.81±2.19)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2.76±1.68)年。观察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30~72岁,平均(45.67±2.31)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2.64±1.71)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常规药物干预,炉甘石洗剂稀释4倍后外用于瘙痒处,3次/d,连续用药12 d。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每次0.3 g,每天1次,连续用药12 d。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2)利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对两组睡眠情况进行评分,总分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3)对两组疗效进行判定。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没有瘙痒感;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对睡眠质量没有影响;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依然瘙痒。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s)、%分别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睡眠质量、瘙痒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瘙痒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均更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2。
3讨论
皮肤瘙痒性疾病的发生与内分泌、免疫、饮食、药物、环境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可对患者的睡眠、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加巴喷丁与γ氨基丁酸的分子构成形式相似,最早主要用于辅助治疗癫痫。随着临床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加巴喷丁在对慢性疼痛疾病也有较好的效果。加巴喷丁能够对钙离子通道产生直接作用,对受损神经的异常放电进行抑制,从而能够使其药理作用得到发挥。从人们认知上来看,尽管认为瘙痒与疼痛是两种类型的体感,但在皮肤受体受到刺激后,这两种感觉均会沿着无髓鞘的C纤维传到大脑皮层。因此,运用加巴喷丁的抗异常性疼痛作用可以辅助治疗神经性疾病。
综上所述,在治疗瘙痒性疾病的过程中,运用加巴喷丁胶囊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瘙痒症状和睡眠质量,缩短疗程,促进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朱杰,谌河琴,易龙,等.CT引导下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0):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