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核心素养教学

2021-12-23 00:47王淑珍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2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王淑珍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的知识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审美情趣得到同步的培养,体现出核心素养教学的效果。但实际中加强核心素养教学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的目标,挖掘教学中的可用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思路,希望可以顺利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让学生在未来社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现如今的教学体系对于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种培养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使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以及完善的人格。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目标和要求。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教学工作开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是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并梳理语文知识和整合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知识中所具有的文字特点,并对文字的运用规律产生了解之后,形成一种个体性的语言经验方式。将这些语言知识应用在具体的语境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可以达到交流以及沟通的目标。语言建构能力是核心素养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学形成母语的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思维品质的成长,还有审美素养的激发,都要基于语言的建构基础上来形成,并让学生对个体的语言经验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1]。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直开展单纯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教学的效率受到影响,学生会对这种教学的方式产生抗拒的思想,不愿意真正进入到教学的环境中,因此要拒绝这种教学的模式,也不要在分析课文内容上做太多的工作,而是需要在教学时正确了解语言文字的应用方式,引导学生对文中使用的一些语言内容产生深入的分析和了解,通过不断的品味和分析语文的细节来探索文字中的内涵,了解语言的意思,或者是从整体阅读的具体感悟情况,去语言文字中寻找符合学生认知的一些规律,从而看待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理念。也就是说,在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况,对其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反复的分析和咀嚼,来了解其中的内涵,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并促进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比如说在统编版的课程中,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时,讲解“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品味,其中讲解到“人比黄花瘦”时,这个“瘦”本身就是一种称不上美观的病态视觉感受,但是李清照却通过这种环境氛围的营造,将这种瘦的视觉感受营造除了一种破碎感,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去感悟这句话中所蕴含的内容,让学生去联想这种黄花在视觉上虽然给人一种形象比较瘦的特点,但是同时也具有独特的美学氛围,使之能够让人在感受的过程中看到那种特殊的情境,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比黄花还要瘦的人是一种怎么样的协调和优美,进而想象出李清照营造的这种帘卷西风的环境氛围下,人和黄花又是怎样的相互辉映,其中具有怎样的诗意。

二、通过语言文学来帮助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认识到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及媒介,而对语言文学进行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行弘扬以及消化,还有传承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这种语言文字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重要内容,这本身就是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将核心素养贯彻落实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充分的触摸以及品读,获得相应的感受,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理解。比如说在统编版教学《拿来主义》课程内容时,首先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并懂得使用拿来主义去对待传统文化中一些具体的内容和知识。开展教学工作时,首先可以介绍给学生鲁迅先生创作《拿来主义》一文时的背景资料,使学生对此产生认识之后,为后续理解文本的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去自由地品读课文,感受《拿来主义》课文中一些内容,思考文章的主旨,明确文章的论点,紧接着再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中的内容,使原本复杂的一些知识进行更加简单的处理,使学生对文章的写作之路产生初步的了解。再设计一些关键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精读课文之后思考并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比如说,在使用“拿来”“抛来”“送来”这些相似词语时,就体现出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用词的缜密性,这些内容都值得学生在其中进行自由的寻找以及细细的品味,帮助学生对于文章语言文字产生更深刻的感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解[2]。

三、挖掘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

审美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对文本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到更多对人格形成有益处的东西和内容。比如说在统编版课程中教学到《氓》一文时,课程内容是讲解一个女子诉说自己从恋爱到婚变的整个过程,让女子和“氓”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对整个细节进行信息的梳理之后,学生会感叹这种人生悲剧在现如今社会中仍然存在,之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这种悲剧产生的原因,同时引进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陆游以及唐婉的爱情故事,让学生理解爱情最高的境界是忠贞不渝,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必然是有所裨益的。实际上,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挖掘的价值,需要从中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才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其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的文化审美得到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效果,这能够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保障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成果,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薛文坤.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45:117-119.

[2]徐鸿军.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3:24-26.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培养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育核心素养 促语法技能
融入乡土元素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探讨在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