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芳 蔡宇 何泓乡
【摘要】 宋代是“娱乐业”高度繁荣的朝代,市井文化发达,商业兴旺,为玩具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文章拟通过对宋代儿童玩具的研究,在了解其社会背景的前提下,探索儿童玩具所体现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时与当代文创产品开发相结合,针对传统文化类文创玩具不足的现状,以期为文创设计提供新的灵感和更多文化内涵,对玩具主题的文创设计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宋代;儿童玩具;文创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7-0065-03
在提倡文化创新的今天,如何赋予玩具更多的文化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对于文创产品的设计不因仅仅是文字、图案的简单插入,而是要赋予产品有特色的文化价值。立足宋代儿童玩具研究,与文创相结合,可以提出含有文化意义的玩具设计方案,为文创提供新的灵感。同时增强玩具的教育功能,寓教于乐。
迄今,学术界对于玩具类小件器物关注不够,宋代儿童玩具的研究尚属初始环节,研究成果更是不多。事实上,在田野考古发掘中,陶制儿童玩具出土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传世文献、画作和诗歌中也有不少有关记载。开展有关研究是有一定材料基础的,宋代儿童玩具也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而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家長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社会对玩具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玩具产业因此面临着不断变化和增加的机遇与挑战,与传统相结合,是玩具产业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价值。
一、宋代儿童玩具研究
宋代儿童玩具种类多样,其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本文的儿童玩具研究将考古出土材料、传世画作和历史文献相结合,具体围绕宋代玩具体现的儿童关怀、文化传播和岁时节令三大内涵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
(一)儿童关怀
宋代儿童玩具所体现的对儿童的人文关怀主要是寓教于乐,在玩玩具之中进行智育、德育、美育等教育活动。
1.智育
在宋代以文道治天下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教育管理体制与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官学、私学蓬勃发展。对于小学来说,无论是官立还是私立,其入学年龄的弹性是很大的,基本从七八岁到十二三岁不等,也有早于七岁便入学的儿童。在入学之前,家庭十分注重儿童的文化教育,黄庭坚“年五岁已诵五经”。加上童子科的设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是十分注重。在入学之前,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核心,即使在入学之后,家庭教育也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
拥有最广受众的“磨喝乐”是当时热门的文化商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喜爱“磨喝乐”。为适应儿童需要,还衍生出了更具艺术美感的动物形瓷器玩具。儿童好奇心重,问题多,在收到各类玩具作为礼物时,势必也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长辈也会在欢笑中做一些解答和传授一些对应的文化知识。虽然对待儿童很多道理无法很好地说明,很多知识也无法很好地表达和传授,但这些玩具都会满足儿童一些好奇心,让他们在玩乐中逐渐认识这个世界,同时更激发其思考问题和向学的精神。
2.德育
品德教育向来为中国传统教育所重视,宋代重文轻武和理学的发展更是加强了民众对品德教育的重视。蹴鞠,在宋代是一项各个阶层积极参与的大众体育文化,除了发挥其增强体魄的体育作用外,宋人也重视蹴鞠运动的品德培养功能。《蹴鞠谱》有《十紧要》:“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信止,要温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谦让,要礼法,要精神。”
3.美育
美育主要关注审美情趣以及对美的感受,能够充实人的精神,有益身心健康。而在宋代丰富的儿童玩具中,美育这一功能集中表现在“磨喝乐”和器乐类玩具之上。
红绿彩“磨喝乐”在外观上十分出众。红色搭配绿色,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和幸福,绿色象征生命、自然和希望。这样的配色,不是所谓“俗气”,而是以直接大胆的色彩搭配表达心中的诉求。除了色彩,红绿彩“磨喝乐”的装饰工艺也能极大地刺激人的艺术感官。以“工艺”的特质去分析红绿彩“磨喝乐”装饰,它夸张、写意的表现手法;古拙、奔放的艺术风格;自由、洒脱的精神境界,所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艺术美,更是一种工艺美。每一件瓷偶上的装饰都贯穿着匠师的一种思想、一种情趣。
音乐教育也属于美育,宋代音乐艺术的代表为傀儡戏。作为戏剧艺术,傀儡戏需要乐器进行伴奏。儿童或直接使用小型乐器玩耍,如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中就有钹与其他儿童玩具的出现;或是进行傀儡戏表演,即直接进行戏剧表演的儿童,以一些乐器为伴奏,进行角色扮演。戏剧表演既使得儿童进行玩乐,也使得他们不断学习进步。戏剧的表演形式既符合儿童游戏的形式,又满足了儿童探索成人世界的好奇心,他们扮成成人世界不同阶层、不同姿态的人,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当时社会的为人处世经验,逐渐成为符合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个体。
(二)文化传播
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是人类实践的一切产物。文化传播需要载体和途径。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高潮。具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宋代儿童玩具作为承载文化、传播文化的载体之一,起源于文化传播,也作用于文化传播。
宋代“磨喝乐”虽承袭自唐代,但在丰富“磨喝乐”的材质和工艺方面也极大展现了自身的独特,其中,宋金红绿彩“磨喝乐”独树一帜。红绿彩“磨喝乐”源于印度佛教的进一步中国化、世俗化,加上儒释道三教合流,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磨喝乐”艺术。
“磨喝乐”集中体现了宋代传统的思想文化和中国民间信仰,宋代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如今要研究宋代社会和文化既离不开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也离不开不断发现和出土的各类宋代文化遗物,存世数量不多的“磨喝乐”就极具研究价值。
(三)岁时节令
宋人极其重视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七夕等,针对不同节日民间各有不同的习俗、活动以及民俗用具和纪念品,其中许多用具在节日过后便成为孩童手中耍弄的玩具。尽管许多节日习俗在历史上逐渐变形或消逝,但这些玩具却成为纯粹供人玩赏之物得以流传。
像立春、上元节、清明、七夕、除夕等节令节日,儿童都可以参与其中,儿童在参与传统节日时,在不知不觉间感受到长辈和社会的关爱,懂得孝敬长辈,感受节日本身和各类仪式传统的重要性,让儿童接触和认识社会与自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
宋代大多数节日受商品经济的影响较为明显,形成了许多综合性的节日,在节日习俗中增加了竞技游艺的内容。宗教生活和节日娱乐结合,使节日生活多姿多彩,人们好逸乐的本性得以自由发挥,在此特别的时候,儿童的天性才得以释放。与此同时,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得以延续和加强,尤其对于儿童或耳濡目染、或身临其境、或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尊祖孝亲”的情感和社会观念,在社会文化和家庭合力下塑成勤劳吃苦、勇敢顽强、安分守己、谨守礼节的性情和精神气质。
综上所述,宋代儿童玩具本身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于宋代儿童的成长而言,是“好玩伴”也是“小老师”,在促进宋代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和积极努力学习方面作用巨大。除此之外,宋代玩具作为独特的文化载体,而今,人们依然可以从玩具方面入手,将宋朝的优秀文化传统进行传承,进而学习宋人对儿童的深切关怀、学习宋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真心热爱、学习宋人崇尚知识与德行的美好品质、学习宋人把生活过得快乐充实的积极态度。
二、宋代儿童玩具的文创分析
集娱乐、教育等意义于一身的宋代儿童玩具无疑是成功的,而这样成功的案例对当今文创产业及玩具产业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鉴于此,我们提出了“玩具文创”这一概念,将文创产品对焦于玩具上,制造出既富含文化意义的文化创意产品,又具有娱乐、教育功能的玩具,总而言之,“玩具文创”既是玩具,又是文创。
就玩具产业而言,虽然现在商场里的玩具琳琅满目,各种玩偶、积木拼图、玩具汽车、高达等等,但仔细看这些玩具,就会发现其形式大于内容,过于简单娱乐,缺少可玩性和趣味性,缺少中国文化和价值的表达,更缺少“寓教于乐”的功能。在儿童自身和儿童教育都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设计和运用玩具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前文的分析,有如下文创设计建议: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宋代儿童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为当代儿童玩具文创设计起到很多借鉴作用。比如“推枣磨”这种玩具就非常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浓厚的时令气息,“玩具文创”可以借鉴这种理念,在设计时根据时令和本土花果种类进行变化。“磨喝乐”在宋代是一种重要的节令玩具,与七夕联系紧密。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启蒙教育的功能,现代玩具文创也可以借鉴这种理念来制作现代“磨喝乐”,适当结合现代审美,也可以制作受到当代儿童喜爱的动漫角色、具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动物形象等等;传统“磨喝乐”也可以制作推广,这对儿童学习感受传统审美很有帮助,孩童形象的“磨喝乐”当代也可以转化为对儿童的关怀与祝福的寓意。除了“磨喝乐”之外,宋代节令玩具还有清明“黄胖”、端午“百索”、除夕“傩面具”等等。节令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借鉴这些玩具内涵和元素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到古人对节令的关注。在宋代,儿童是节令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很多玩具文创的灵感都可以从节令主题出发。在玩具文创挖掘节令文化的同时,反过来也可以增添当代社会的节令活动,增强生活中的节令感,促进传统文化生活化。在教育方面,宋代儿童玩具也能对当代玩具文创提供借鉴,如“小铙钹”“噗噗噔”这类玩具,在具有互动性、可玩性、趣味性的同时,还有音乐启蒙教育的功能。从传统乐器中汲取灵感,可以设计出既有音乐教育功能又能传播传统乐器文化的玩具。
(二)弘扬文化,启智育人
之所以提出要从宋代儿童玩具上获得灵感来设计玩具文创,主要是看重了其对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的作用。现在市面上的玩具普遍缺乏中国文化和价值的表达,儿童在进行角色扮演一类游戏时经常使用的是芭比和超级英雄等一类玩偶,角色扮演类游戏是儿童学习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在这种具有重要学习意义的游戏过程中加入传统文化会对儿童的学习和文化认同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宋代的傀儡戏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儿童用小乐器和傀儡进行话剧表演,既能进行音乐教育又能进行社会化教育,傀儡戏对动手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还能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同时很多傀儡戏也是中国保留至今的非遗民俗,根据傀儡戏设计玩具文创也能够起到传承非遗和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现在很多玩具粗制滥造,有忽略儿童的倾向,在设计玩具文创时也应当学习宋人对儿童以及儿童教育的重视。
(三)立足实际,平衡利益
文创产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设计时应该更注重文化和创新,而不是盈利,所以不能过分迎合市场,需要传递出自己的文化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文创产品本身带有公益性质,所以一定程度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應当打破界限,资源共享,寻求更多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保留自身的独特性。除了设计文创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比如节令,开展相应的节日活动。例如博物馆可以在七夕开展亲子类型节日民俗活动,此时就可以相应售卖自主设计生产的“磨喝乐”文创玩具,这样既推广了博物馆设计的玩具文创,又丰富了市民节日生活,传播了传统文化与非遗技术,增添了生活中的节令感。除了七夕,其他节气节日也可举办类似活动,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结语
宋代因其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使得其文化成就异常丰富,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宋代玩具不仅种类多样、尽善尽美,还寓意丰富、作用重大。
综合出土材料、传世画作和文献资料,宋代儿童玩具得以展现在众人面前。就其文化内涵而言,除了文化熏陶,最重要的当属对儿童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寓教于乐上,在玩玩具之中进行智育、德育、美育等教育活动。而就玩具本身而言,其造型、功用等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此外,宋代儿童玩具还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磨喝乐”即是典型代表。
基于宋代儿童玩具丰富的种类形态和文化内涵,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文创设计分析,并提出“玩具文创”这一概念,期望对当今文创产业及玩具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而对于文创设计的建议,第一,要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寻找创新元素。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入节气节日特色,增强玩玩具时的氛围感,促进传统文化生活化,这是文创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第二,要注重对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寓教于乐,让儿童在玩具中体验德智体美劳教育,增强教育的趣味性。第三,要注重平衡企业、博物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文创产品本身带有公益性质,过分迎合市场的盈利行为显然不可取,而我们提出的“玩具文创”不仅是玩具,更是文创产品,需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旦玩具文创发展起来,相关企业、文创店,甚至博物馆、学校都可能受益,前景广阔,也是当代文化创新的可取措施。同时,体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唤醒民众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也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刘莞芸.宋金红绿彩“磨喝乐”瓷偶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
[3]刘延芳.宋代婴戏题材绘画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
[4]苏玉美.宋代玩具研究[D].河南大学,2014.
[5]陈秋恩.朝画今拾 共铸经典——历代中国画儿童题材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6]翁越.宋代儿童的家庭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13.
[7]李靓,康瑞军.宋代婴戏图像中的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活动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04).
[8]魏跃进.磨喝乐的演变与宋代陶模风俗[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9]刘晨,李丽莉.河南漯河出土宋金陶模玩具 古人掌心上的童趣[J].大众考古,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