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玲
摘要:每一位残疾儿童都是受伤的小天使,需要我们去关心、呵护、温暖他们。为了使残疾儿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促进残疾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我国对特殊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提出“送教上门”的教学方式。送教上门不仅仅体现的是教育公平,更重要的是它给残疾儿童的康复和发展带来了希望,给残疾儿童将来适应社会带来了希望,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在现阶段,送教上门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和缺陷,如何有效地做好送教上门工作,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实施策略
残疾儿童与其他任何普通儿童一样拥有平等的爱与未来,应该受到平等的教育。近年来,为了使残疾儿童受到更好的教育,我国提出并实施对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育形式。“送教上门”教育形式使每一位残疾儿童都能接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师针对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并做相应的康复训练,使残疾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并提高残疾儿童的教育水平,让残疾儿童得到应有的爱与关注,让爱与笑容重新绽放在每一个特殊家庭之中,让残疾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长大。作为一名教师,要响应号召,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残疾儿童因材施教,给他们带去温暖与希望,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一、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实行“送教上门”的教学方式,但是对“送教上门”的理解、残疾儿童的具体需求、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理解不够透彻、深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送教上门”教育体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送教对象选定程序不完善
就目前的实施情况来分析,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选择和审核送教对象。在没有具体参考标准的情况下,很多残疾儿童和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是否符合申请标准,因此就会出现人们争相申请,给相关审核部门带来压力。同时,各部门、学校、家庭之间的程序没有有效衔接,导致效率低下,延缓教师的上门服务和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二)家长的配合程度不够
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对“送教上门”教学形式的理解也深浅不一。很多家长由于认知不够或者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较少,对“送教上门”的教学形式没有全身心的配合,当教师问及孩子的具体情况时,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同时,教师不可能全天陪在孩子身边,在教师的教学完成后,家长也要进行相应的教育,通力合作,才能巩固教学成果。
二、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实施策略
(一)制定相关机制进行规范
制定相关机制进行规范就需要制定相关的程序和标准。首先,家长参照申请标准,符合申请标准的残疾孩子由家长如实填写申请表并交给有关部门;然后有关部门调查信息的真实性;最后确定学生名单,给学生分配教师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确保送教对象的切实需要,又有效地将家长也融入送教服务中来,为正式开展“上门送教”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现代科技,拓展送教渠道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为此,“送教上门”教学方式也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网络交往,拓展送教渠道,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充足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使残疾儿童也能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录制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方便学生巩固和复习。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和家长保持联系,实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状态,促进线上线下共同教学。
(三)与家长通力合作,巩固教学成果
首先,相关部门和教师要和家长提前沟通,让家长清楚“送教上门”的意义、实施过程,让家长充分理解教师的工作,从而全力配合教师。其次,教师也可以教授家长相关的康复训練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简单的教育内容,帮助家长有效的辅导和教育孩子,使课上课下有效衔接,如此一来教学效果更佳。
三、结语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送教上门”为残疾儿童开启了另一片阳光天地,更给这些孩子的家庭带去了信念和支持,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假如命运为你关闭了一道门,我愿用我的爱心和耐心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感知外面的世界,看到光亮和希望。作为教师,我们会义无反顾把送教上门这项工作做得最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要我们用心去浇灌,迟开的花朵也会有灿烂绽放的一天。
参考文献:
[1]周淑媛.基于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效率提升的探索[J].知识窗(教师版),2021(09):27.
[2]让每一个残疾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玉溪市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21(Z2):70-71.
课题信息:2020年度庆阳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立项号:QYLX(2020)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