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讨论的“问题导学”下的高中物理课堂

2021-12-22 16:19张利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组讨论高中物理

摘 要:问题导学是新课改背景下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其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尝试将问题导学运用于高中物理小组讨论中,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含义,提升学生的物理认知能力.因此,本文以小组讨论的“问题导学”出发,从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复盘这三点对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进行探索实践.

关键词:小组讨论;“问题导学”;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3-0058-02

收稿日期:2021-08-25

作者简介:张利(1985.1-),女,江苏省泰兴人,本科,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课堂的教学不仅只是单纯地将书本中的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是需要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能自主地进行学习.因此在进行问题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能让学生更自由的思考.问题具有以下三种类型:一、事实性问题,这种问题能让学生以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二、解释性问题,学生需要依靠教材进行解释;三、评价性问题,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再通过对事情的理解进行总结.第三类问题能让学生具有较多的空间进行思考.

一、课前准备

在备课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小组分组的情况进行不同任务的安排,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安排学生进行什么样的任务;接着,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交流学习.小组中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选出小组长,并进行职责工作的安排,近而能让小组讨论有条不紊.

二、课中教学

1.问题引入,情景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信息向学生进行传输,这样学生才能进行思考,对知识有一个框架.课堂问题的引入和情景教学能让学生对未知的知识产生好奇.

例如:在“力的分解”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质量大的钩码在桌子上,用细线将其提起的情景,然后,教师提问:一根线提钩码容易断还是两根线容易断?学生回答道:一根线提钩码容易断.接着,教师进行了操作,结果却和学生的认知相反,使用一根细线却能将钩码提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这种颠覆学生认知的实验现象能让学生产生对其的兴趣并能主动地投入探索,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好奇心逐渐强烈.

再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来进行教学:越重的物体下落速度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速度越慢,那么将一个重的物体和一个轻的物体绑在一起落下,是什么样的速度下落呢?有的学生认为下落的速度变快了;还有的学生认为下落的速度变慢了.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能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变相的思考,与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能主动地进行探索.

2.指导探究,互动交流

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规律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对其进行操作和观察,并和所学的知识进行結合进而能正确的获得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这种形式的学习下,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引导,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多种维度对探究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讨论、猜测、假设,进而能对此做出正确的实验方案,这样就能进行实验仪器和内容的选择,然后进行实验.

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究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磁铁、面积不同的线框、线圈、滑动变阻器、电键、电源、电流计、导线等材料.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对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进行探究.学生对这一实验抱有兴趣,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并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怎么知道产生了感应电流?有的学生回答:可以通过电流计测量,接着让学生将其组成闭合的电路;接着教师再进行提问:有什么方法能产生感应电流?学生纷纷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对运动、改变磁场的方向和强弱程度、改变线圈形状、面积、匝数等观点.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考维度得到了拓展,许多的假设提了出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假设进行鼓励,并让其进行验证.最后,学生通过组间交流的方式将实验中的现象进行总结,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小组讨论,成果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的交流环节.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所得到的观点进行班级分享.不同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看法的角度不同,因此,结论也有差异.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其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会在分享观点的过程中对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激烈的探讨.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对物理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总结,并对概念知识、现象规律等进行掌握.

4.总结知识,深化认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探究中的总结进行归纳,对问题进行重新认知,进而得出探究的最终结果.学生对结论进行演绎,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物理知识的总结运用,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实验,形成全面正确的认知,对知识的结构框架的搭建更加清晰,对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实验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5.深入学习,举一反三

教师在上述的教学环节后,进行相关知识的思考和练习,这是对知识的整理和再认识的环节,能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自身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完楞次定律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思考题:

(1)能不能得到“增反减同”的结论?

(2)磁体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不管磁通量增加或者减少,为什么都要克服斥力或者引力做功?

(3)怎么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来进一步地巩固知识,增强对学习的信心,让其更加有动力进行物理的学习.

6.教学评价,突出主体

教学评价的内容有学生爱课堂中的讨论、小组合作情况、思考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多方面进行.评价的方式可以是课堂评价与成绩评价相结合.课堂评价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进行综合性的点评.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或者纠正等评价进行.教学评价还可以引入自评和互评的环节.成绩评价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单元练习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价.这样能让评价更加地客观,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三、课后复盘

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的活跃度,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将知识点进行记忆.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的阅读,问题的思考以及搜集相关资料,这样才能对物理现象和规律进行总结.

1.选择适合的讨论问题

简单的问题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过难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将课堂的效果激发出来,超出学生认知的问题同样不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因此,讨论问题的选取需要教师基于教材,又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2.合理安排讨论环节

课堂上的讨论环节需要教师合理地安排.讨论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好的活跃思维,通过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得出具有思考探究意义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出现问题和分歧的,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将其进行思考,得出解决方法,并及時地为学生拓展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辩论的形式进行合理教学安排,让课堂氛围得到活跃.

3.使用教学方法

为了能让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更高,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问题的讨论需要灵活的转变,这样才能让学生能更加快速的掌握知识,对于不理解的内容,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细讲.

4.对小组讨论定时

课堂时间短暂,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课堂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5.提高问题引导的能力

在教学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掌握提问引导的技巧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遇到困难时,教师需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引导.通过不同的情景问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好奇,推动学生进行探究.当学生在讨论时,教师需要掌握不同小组的讨论进度,必要时进行合理的指导.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小组讨论下的“问题导学”能让学生在问中学习,问中思考.进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不断的掌握“问题导学”的方式和技巧,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修改,这样才能走向成熟,物理教学任务才能达成.

参考文献:

[1]韦臻.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26):286-287.

[2]刘勇.基于小组合作学习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4):51-52.

[3]郑起明.基于小组合作学习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8(5):47,49.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小组讨论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唤醒倾听的耳朵,打开合作的心扉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