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蔓莉
摘要:从本质上来讲,数学是从数字及数字间的计算关系出发来对客观世界进行研究的学科。对于小学时期的数学课程而言,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想要使得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关键词:数学课程;计算能力;小学低年级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前言
小学时期的数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数学课程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做好准备。从这样的教学目的出发,教师就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力图在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一、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就教学内容而言,主要是以简单的四则运算为依托来向学生介绍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在小学低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得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当下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做数学作业的效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课外知识的拓展方面,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二、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一)克服抽象化,借助教具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时,教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到计算练习中,因为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数字计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基于这一情况,在小学时期的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来帮助学生克服计算练习中的抽象化,以此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计算练习的过程中来。
以北師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在讲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课程内容时,教师要从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根据课程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方式展开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塑料教具来将抽象的数字计算过程变成学生可以触碰到的实物计数,以此来让学生明确在加减法中数字是如何进行变化的。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计算练习的过程中。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出发选取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计算练习的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如何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克服排斥态度,开展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师应当认识到,计算训练是一个极其枯燥的学习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面对计算练习任务时常常处于排斥的状态,在进行计算练习的过程中也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是很难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的。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设计教学活动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计算练习中。
以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在讲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计算竞赛的方式展开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先在黑板上分别写下几组数学计算练习题,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由小组成员轮流上来解答题目,最终以正确率高低来决定排名。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因为比赛而将精力集中在计算练习中,同时也会根据题目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组织课堂活动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使得小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思考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作用。
(三)细致化要求,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数学是一门极其严谨的学科,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计算方面的些许疏忽而造成严重错误。因此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精细化的练习要求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精细化的练习要求应当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尤其在非解答题的练习部分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题目旁边列出自己的计算过程,从而改变学生只追求答案正确的思维模式。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发现自己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与不足,以此来使得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计算习惯。
结语
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同时也是保证和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从小学低段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出发,教师让学生借助教具来展开计算练习。同时,教师也要意识到,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能够起到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更要帮助学生在平常的练习中养成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以此来使得小学低段的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从而为后续数学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索【J】.中华少年.2015(14)
【2】张春梅.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