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摘要:故事教学对幼儿期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故事教学对幼儿语言发展所起到的四个方面的价值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期、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號:G4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和思维运转的最重要形式,一个人语言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就是在其幼儿阶段。《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1]而故事教学作为幼儿园中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可以说它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大多数幼儿对故事都非常的感兴趣,这就是通过故事来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最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一、通过讲故事训练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
在给幼儿讲故事时,一定要用清晰、准确的发音,使用普通话,以此来给孩子树立学习、模仿的榜样。并可以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故事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易于其直感知和学习。
其次,教师要尽可能的使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来讲述故事。教师的语言是否富有感染力、吸引力,具体表现在: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能用丰富的词汇描绘出故事中的情景,并结合恰到好处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如:模仿生气的大老虎时,眼睛瞪的大大的、圆圆的,眉毛紧紧皱在一起等;模仿活泼好动的小猴儿时,时而抓耳挠腮,时而左顾右盼。再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幼儿根据教师语言的描绘仿佛“身临其境”,在此基础上又能展开想像,在头脑里产生新的形象。即通过语言来感知故事,在故事中发挥想像,以此来训练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
最后,可根据具体情况,挑选故事中幼儿感兴趣且可游戏的情节,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故事表演,并根据幼儿个体差异分配角色,使每个幼儿都能担当一个自己能胜任的小角色,在自已原有的语言感知水平上有所提升,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发展语言感知能力。3~6岁的幼儿处在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在选择优秀的故事作品时,不仅要考虑故事中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内容更要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并且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通过讲故事丰富幼儿的词汇
教师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幽默的手势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一些浅显的,常见的词语。例如,在绘本《水果跑啊跑》中教师用夸张的动作帮助孩子理解各种动词,通过让幼儿自由尝试表现这些动词,这样,以后幼儿在生活中就可以主动运用这些词语。当然,故事中还会出现一些生僻的、抽象的、幼儿难以理解的词语。这时候,教师可以简化为儿童似的语言,如果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弱时,教师可以避繁就简;如果是大班的孩子,那么故事中可以增加与孩子的交流,通过让孩子想一想,说一说,或者填充一些修饰词语,增加孩子的词汇量。
三、通过讲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故事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借助餐前餐后、离园前、午睡前等这些琐碎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不仅可以稳定孩子的情绪,组织好孩子,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为幼儿的终身学习、语言交流奠定基础。曾经班上有一个小男孩,特别喜欢打断别人说话,而且发言时从不举手,这让老师很是苦恼;后来有一段时间,这个孩子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在和家长交流时得知,妈妈每天都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在每天的坚持和引导下,让孩子知道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才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模仿能力,理解故事中的常见词语。
教师在描述故事中的情景时,可以借助夸张的语言、手势、动作,通过让幼儿模仿,给幼儿锻炼的机会。比如当讲到伤心的事情时,应该眉头紧皱,用哽咽的语言;当发生危险时,要注意情绪的变化;当遇到大灰狼时,要粗声粗气,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幼儿对不同的语音语调、丰富的神态表情和夸张的动作进行模仿,让幼儿明白什么样的故事最动听,什么样的故事最能引人入胜。
四、故事促进幼儿的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
现在的小朋友从出生开始就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不让做这个不让做那个,所有的事情都由家人包办。因此,很多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到了幼儿园以后,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不会自己吃饭、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厕所、接受不了老师的批评、没有挫败感,遇到困难就只会哭,不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为了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做一个敢于接受批评、做事有耐心、坚持不懈的小朋友,我经常给幼儿讲《龟兔赛跑》、《愚公移山》等故事,对幼儿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通过具体的故事内容和生动的讲述,幼儿能够直观感受里面的情节,并在讲完以后和幼儿一起谈谈自己的想法,使幼儿真正从故事中理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能今天想学这个,明天要做那个;遇到挫折与失败时,要勇敢面对,下次继续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故事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童话故事就是小朋友从小接触最多的一种,幼儿在童话故事中,感受童话世界所带来的美妙,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而相反的,老巫婆这个人物却没有人喜欢,因为小朋友们都知道,老巫婆是坏人,非常的凶狠。因此在故事表演中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扮演小矮人、白雪公主、王子的角色,而当我问谁来扮演老巫婆时,一个举手的也没有。原因很简单,小朋友能从故事中辨别好人与坏人,有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又如故事《会滚的汽车》,幼儿对狡猾的狐狸一点都不喜欢,对可爱善良的小公鸡、小鸭、小鹅总是特别的喜爱,甚至对充满正义的大木桶也非常崇拜。以上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故事对孩子的审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