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竹笛教材应用与建设①

2021-12-18 01:19周楼胜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00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关键词:高等师范竹笛笛子

周楼胜(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广西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引 言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著文对竹笛教材进行研究与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耿涛教授在《科学化地应用竹笛教材研究》[1]中,将竹笛教材分成练习曲教材、演奏法教材和作品曲集三种类型,并提出了竹笛教材在应用中应注意系统化、多元化,以及在教材编写中增加音乐文化内容的理念;郝益军教授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五线谱竹笛教材发展轨迹》,[2]是一篇竹笛五线谱教材的综述性文章,列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五线谱竹笛教材的发展情况;王晓俊教授的《一部不应被岁月淹没的拓荒之作》[3]分析了蒋咏荷《笛子教材》[4]的内容,探讨了这本教材的历史贡献;此外,王晓俊教授在《解七声融通乐律 归二法使入国风——再读甘涛先生的<怎样学吹笛箫>》[5]一文,从民间工尺七调理论的表述和竹笛吹奏口法指法等方面对甘涛先生的《怎样学吹笛箫》[6]进行了评述。还有一些关于竹笛教材分析的期刊文章、硕士论文,多就某一本教材或某一个学校使用的教材进行研究。尽管很多文章涉猎竹笛教材的研究与分析,但还没有文章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竹笛教材的应用与建设情况进行探讨。本文中探讨的“竹笛教材”,指公开出版的竹笛教程或曲集、曲选、教学笔记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竹笛教材的发展概述

笔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将新中国成立至今竹笛教材的发展归纳为“起步”“成长”“发展”三个时期。

(一)起步期(1949—1977)

20世纪50 年代初,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各大音乐艺术院校纷纷建立起来,民族器乐演奏作为课程在专业音乐院校中进行教学。音乐学院成立后,其附属学校也相继改组成立,其中设有民族乐器专业。这些专业音乐院校和附属学校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优秀的民乐人才。

这一时期竹笛教材建设刚刚起步,主要有:蒋咏荷《笛子教材》、冯子存《冯子存笛子曲集》[7]、刘管乐《笛子独奏曲选》、[8]赵松庭《赵松庭的笛子》[9]、甘涛《怎样学吹笛箫》、胡结续《笛子吹奏法》[10]等,此外还有出版社辑录出版的《广阔天地炼红心》[11]《人民列车向前进》[12]《枣园春色》[13]等。这一时期的竹笛教材编写和应用呈现出几个特点:1.独奏作品较快发展,其创作手法主要是民间音乐素材的改编、主题的变化发展、变奏加花等;2.演奏技法以传统技法为主体;3.编写体例主要是“练习曲+乐曲”的形式;4.在教材应用实践方面,这一时期竹笛教材主要被应用在专业音乐学院竹笛教学和群众文化活动中。

(二)成长期(1978—1999)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专业音乐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竹笛艺术也呈现出茁壮成长之势。

这一时期公开出版的竹笛教材多由音乐院校的专业教师和职业演奏家编著,主要有:简广义《简广义笛曲选》[14];陆金山《笛子自修教程》;[15]曲广义、树蓬《笛子教学曲精选》[16];曲祥、曲广义《笛子练习曲集》[17];蔡敬民《蔡敬民笛曲选》[18];陆春龄《笛子曲集》[19];杨明《跟我学笛子》[20];许国屏《少年儿童学笛子》[21]等。这一时期竹笛教材的编写与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1.竹笛独奏作品内容更为丰富,创作手法更为多样,这些作品除了依托民间音乐素材创作之外,还有一些用较为现代的音乐语言创作的作品和根据西方经典作品改编的竹笛作品;2.除了传统的演奏技法外,循环双吐换气等高难度演奏技术也出现在竹笛教材中;3.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音视频辅助教学材料逐渐在教材中得到应用;4.编写出版有专门的竹笛基本功练习教材、练习曲练习教材;5.竹笛教材除了应用于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实践外,还被广泛应用于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生的课外教育、社会普及教育中。

(三)发展期(2000至今)

进入21世纪,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综合型大学开设音乐专业,招收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除了本科教育规模扩大之外,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很多综合型大学都具有了竹笛演奏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近几年,国家又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美育工作。竹笛艺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时期,竹笛教材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教材占据有现有竹笛教材的主体,其编写及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1.从内容来看,职业作曲家逐渐成为竹笛作品的创作主体,优秀的竹笛协奏曲作品不断涌现,如王建民主编,唐俊乔、王俊侃编著的《中国竹笛协奏曲精选》[22];2.从教材形式看,编写体例更为多样,有的竹笛教材增加了钢琴伴奏的内容,如秦俭编著的《竹笛与钢琴伴奏艺术作品集》[23];3.竹笛重奏艺术和作品得到发展,如郝益军编著的竹笛重奏系列教材[24][25][26];4.教材编写目标更为明确,出现有某一专门技巧的训练教材,如孔庆山《六孔笛12半音演奏与教学》[27]、周波《竹笛吐音练习七十首》[28]等;5.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数字资源逐渐成为竹笛教材的重要补充;6.关于教学理念的思考逐渐在竹笛教材中得到体现,出现了以课时为线索编写的竹笛教材,如詹永明《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29]等;7.除了专业音乐出版社之外,很多非音乐出版社加入竹笛教材的出版行列;8.这一时期的竹笛教材应用实践主要在专业音乐学院、高等师范院校音乐院系、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中小学课外教学和社会普及教育等。

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竹笛教材的实践及问题

(一)专业特点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主要以“音乐学(师范)”“音乐师范”或“音乐教育”为专业名称招生,以培养音乐师资为目标,兼顾音乐专业技能训练和教学技能训练。尽管有的师范院校也招收音乐表演方向的学生,但主体仍是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其音乐表演专业也或多或少具有师范属性。在本科层次的教学中,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相关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实践专业素养(主要指演唱、演奏能力等)和教师教学素养(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为旨归,既有音乐学专业的属性,又有教育学专业的属性。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决定了其培养的学生们既要具备好的音乐素养,又要具有好的教学能力。但是从整体的音乐专业能力来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尤其是表演能力)与专业音乐学院学生相比较弱,学校在入学专业考试中,对学生音乐技能的要求也不及专业音乐院校。当前,很多高等师范院校对学生入学时的文化课成绩要求越来越高,注重对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考察,这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相符合的。如果没有好的综合学习能力,学生们是很难完成学业从而胜任将来的教学工作。

(二)竹笛教材应用及分析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竹笛课程》中,授课的对象既有主修生又有辅修生。主修生是指在专业入学考试中以竹笛为主科考入的同学;辅修生是以声乐或钢琴演奏专业考入的学生①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一般要求学生在大学前两年都要同时学习声乐、钢琴和一门其他乐器,主科是声乐或钢琴的同学需要辅修一门乐器。,辅修生大都没有演奏基础。从目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竹笛方向的师资构成来看,老师们大多是专业音乐艺术院校毕业后到高等师范院校任教,教学上基本还是延续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在教材的选择使用上也多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背景。以笔者工作的广西师范大学为例,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专业使用的竹笛教材主要有赵松庭《笛子演奏技巧十讲》[30];曲祥、曲广义《笛子练习曲集》;曲广义、树蓬《笛子教学曲精选》;俞逊发、胡锡敏《中国竹笛》[31]等。竹笛辅修生会用到许国屏《少年儿童笛子教程》[32]、王晓俊《竹笛演奏初级教程》[33]等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程度差异,还会选择其他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辅助教学。

经笔者了解,其他师范大学音乐专业竹笛老师们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也多是基于自己的学习背景和经验。如华南师范大学杨伟杰老师使用的教材主要有赵松庭《笛子演奏技巧十讲》,张维良《竹笛教程》系列教材[34][35],詹永明《竹笛五线谱视奏训练》[36],曲广义、树蓬《笛子教学曲精选》;四川师范大学邢万里老师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有赵松庭《竹笛演奏十讲》、张维良《笛子基础教程》[37]、唐俊乔《中国竹笛考级曲集》[38]、戴亚《中央音乐学院考级曲目》[39]等;贵州师范大学姚晖老师使用的教材主要有曲广义和树蓬编写的《笛子教学曲精选》、俞逊发《中国竹笛》、李镇《笛子曲选集》[40]、马迪《笛子基础教程》[41]、张维良《龙笛凤箫筝雅韵》[42]等;河北师范大学韦建斌老师使用的教材主要有陆金山《笛子自修教程》、阎黎雯《中国竹笛名曲荟萃》[43]、曲广义和树蓬老师的《笛子教学曲精选》等。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竹笛教学中,上述教材基本构成了竹笛教学过程中所使用教材的主体。②以上教材使用信息,经由作者与文中各位老师电话或微信联系咨询获得。

(三)竹笛教材编写使用的问题

1.教材使用没有指导性规范。从目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竹笛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于《竹笛演奏》课程没有指导性教材,教师选择教材自主性较强。这样的情况有利有弊,有利的因素体现在老师具有充分选择教材的主动权,可以因地制宜,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弊端体现在竹笛教材使用没有统一的指导性规范,教学效果受老师的主观影响较大,不同学校教学目标达成度有所不同。

2.没有顾及教学对象的差异性。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主修和辅修之分。竹笛方向的主修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有竹笛学习经历,有一定的演奏基础;竹笛辅修生是在竹笛演奏上一般都没有基础。很显然,在高师院校的《竹笛演奏》课程中,不管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对于这两类学生都应有所区别。而现在的竹笛教材使用中并没有这种区分,往往是同一本或同一类教材共同使用。

3.教学法内容缺失。前面已经论述过,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有鲜明的指向,兼顾学生音乐能力的训练和教学技能的培养。《竹笛演奏》课程应该结合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兼顾学生竹笛教学技能的训练。现在选用的各类竹笛教材中,关于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还很缺失。许国屏老师编著的《少年儿童笛子教程》,尽管编创了一些儿歌曲谱供竹笛演奏教学使用,但没有针对中小学少年儿童竹笛教学法的内容呈现,而教学法的教学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与技能训练同等重要。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更多的是承担教学工作任务,而不是演出任务,所以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仅要掌握如何演奏,还要掌握如何进行教学。

4.部分教材记谱不够准确规范。有一些教材中的曲谱只是记录了节奏和旋律,没有演奏法的标记。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曲谱会使演奏者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如果在学校期间没有对演奏法进行规范的学习,则会影响到他的演奏和未来对中小学生的教学工作。所以,在高等师范院校《竹笛演奏》的课程教学中,对于传统经典的教学作品,最好还是让学生确定一个模仿演奏的范本,选择使用记谱准确规范的教材,这样不至于让老师们首先要确定在教学中使用的演奏版本,然后还要根据这个版本的演奏录音在谱面上详细标注该演奏版本的演奏法符号。

三、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竹笛教材编写构想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各类课程的教学主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就《竹笛演奏》课程而言,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竹笛演奏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的竹笛教学能力。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系列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美育工作都提出了新要求,为高等师范教育明确了方向,也为高等师范院校竹笛教材建设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一)编写原则

高等师范院校竹笛教材的编写应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多元性、实用性的原则进行设计。科学性体现在根据竹笛艺术特色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安排内容、设计结构,记谱科学规范;此外,还应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符合教学对象专业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教学。针对性体现在竹笛教材编写既要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演奏能力的实际,又要针对竹笛主修生和辅修生演奏基础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编写,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多元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安排上,教材内容不单单是竹笛练习曲和竹笛作品乐谱的呈现,还要兼顾竹笛艺术理论的介绍;竹笛艺术历史的内容梳理和经典作品的背景介绍能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经典作品的艺术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树立经典作品的认知。实用性体现在乐曲选择上,除了在教材中编入经典的传统作品之外,还可以改编一些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乐曲和重奏作品作为竹笛演奏练习内容,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熟悉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教学曲目,同时提高他们的重奏能力。

(二)框架和内容

依据培养目标和特色,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竹笛教材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充实相关理论内容(既包括演奏历史和演奏法的介绍,也包括传统经典作品的分析);二是增加重奏或合奏训练内容;三是增加教学法的内容;四是编入相近简易乐器进行教学。

竹笛艺术理论介绍部分,可以编入竹笛历史、源流、流派、传统技术原理、指法介绍、演奏法介绍等相关内容,尤其是要充实经典曲目背景介绍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从背景介绍的文本中了解乐曲创作和表现的主要内涵;通过这些文本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经典作品的魅力,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感。重奏和合奏作品内容方面,既可以编写竹笛重奏作品,也可以编写竹笛与其他民族乐器的重奏或合奏训练,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乐种的传统经典作品,这样在培养学生独奏能力的同时,又兼顾合奏或重奏能力的培养,有益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关于竹笛教学法的内容,可以安排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两个部分,同时编写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编入有借鉴意义的设计和案例,对学生将来从事的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竹笛教材建设还需要构建有案例分析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解决他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竹笛教材中还可以编入一些相近简易乐器演奏和教学的相关内容,如葫芦丝、陶笛、竖笛等;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还可以增加一些易学的少数民族吹管乐器的教学内容,如广西的苗笛、侗笛等;有竹笛演奏基础的同学学习这些乐器相对简单,学会之后既能传承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又能辅助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对他们将来从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实用价值。

以上关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竹笛教材编写架构和内容的设计,符合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培养实际,达到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演奏能力的目的。这些内容既切合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又顾及学生将来的工作需求,还能兼具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结 语

高等院校竹笛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专业音乐院校成立之始就已经展开,发展至今,教育从业者们应该理性地从不同类型院校的教学实际出发,考虑竹笛教材建设和编写的不同模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主要目标是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好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师资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要求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既要兼具良好的音乐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从目前的竹笛专业教学实践来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竹笛教材还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教学实践中教材的选择和应用大多是建立在专业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既没有体现教学技能培养的内容,也没有顾及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主修生和辅修生的区别。以科学性、针对性、多元性、实用性为原则编写和建设符合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实际需要的竹笛专业教材,对于更好地传承竹笛艺术,培养优秀的中小学音乐师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竹笛笛子
山里有间笛子铺(中)
山里有间笛子铺(上)
My Mother
我的坚守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等师范数学课堂中的践行
谈高师作曲课与艺术实践课互动模式的构建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