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1-12-17 06:57陈婉霞
中外医疗 2021年29期
关键词:后路椎间植骨

陈婉霞

龙岩矿区医院骨科,福建龙岩 364000

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一种手术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但其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需要护理人员进行辅助护理, 进而为临床治疗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1-2]。 在生物医学模式不断转换背景下,腰椎疾病围术期护理已经不局限于护理工作制度的规定与实施,还涉及如何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速度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月越来越高,如何在有效配合临床治疗治疗基础上, 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成为护理工作热议的话题[3-4]。 基于此,该研究方便选取2017 年1 月—2021 年5 月该院收治的108 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08 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征得患者同意后应用单盲分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各为 54 例。 参照组病程 4~17 个月,平均(10.28±2.83)个月;男 30 例,女 24 例;年龄 34~70 岁,平均(49.73±2.94)岁;合并疾病类型中糖尿病为21 例,冠心病为16例,脑血管疾病为11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6 例。 研究组病程 3~17 个月,平均(10.33±2.79)个月;男 28 例,女 26 例;年龄 32~69 岁,平均(49.69±2.88)岁;合并疾病类型中糖尿病为24 例,冠心病为15 例,脑血管疾病1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均经过3 个月以上保守治疗且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 且为自愿入组参与研究;研究内容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排除标准:腰椎手术史者;精神疾病者;心肝肾肺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者; 手术禁忌证者; 免疫功能异常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者。

1.2 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施以常规方式护理干预, 具体操作为: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并耐心、仔细地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按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并进行各项身体检查,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禁食禁水10 h;术中,利用普通毯子对患者进行保温, 并根据医生经验对患者进行液体管理,由护理人员配合医生手术操作;术后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叮嘱患者术后1~3 d 保证卧床休息,之后对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指导。

研究组对患者施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操作为: ①建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小组。 邀请骨科、 麻醉科等临床医师与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和营养师, 基于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操作方法与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并制定合理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计划,设定护理目标。 ②护理计划的实施。 护理计划围绕术前、术中以及术后3 个阶段进行干预,术前由医护人员共同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治疗目标、原则、多模式镇痛、营养干预、手术与其效果、早期运动方式以及出院计划等各方面的详细介绍,如术前禁食8 h、禁水6 h,在麻醉科医师指导下对患者施以超前镇痛与抗菌药物;术中使用加温毯保持患者核心温度在36℃以上,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看护患者液体输注情况, 并根据患者手术实际需求展开液体管理; 术后对患者进行多模式镇痛干预,关注患者疼痛程度,于患者清醒后鼓励患者饮用少量的清水,并正常进食,在术后24 h 进行下地活动指导。 ③功能锻炼。 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保持仰卧位, 借助双脚、 双侧肘部以及头部进行身体的支撑,使患者保持背部与腹部处于腾空状态,之后指导患者将双侧下肢、 头部、 颈部以及胸部保持向上抬高状态,使其身体处于紧绷且呈现弓状,接着双侧下肢向后伸直,让腹部着床;调整患者体位至仰卧位,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 双脚上抬且幅度逐渐上升, 初始角度为30°,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身体康复程度对最大角度进行设定;患者每项康复运动项目的锻炼时间为15 min/次,1 次/d。 ④饮食干预。 基于患者身体康复情况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规划,以多纤维素食、蛋白质等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⑤病情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第2 天对其神经根情况进行评估,并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腹胀、腹痛以及呕吐等症状;观察患者起床后是否存在晕厥与心慌情况;在术后3~4 d 对患者脑脊液渗漏情况进行检查, 如无异常则可拔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疼痛程度以及心理状态,护理效果借助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进行评估,生活质量、疼痛程度以及心理状态分别借助Barthel 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焦虑自量表(SAS)进行评估,分数分别为0~100 分、0~10 分以及 0~100 分[5-7];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评估标准为医院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3 个层级,分数依次为超过 85 分,60~84 分以及未超过 60 分,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组别 术后引流量(mL)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参照组(n=54)研究组(n=54)t 值P 值143.79±10.37 90.18±10.27 26.992<0.001 8.04±1.13 5.71±1.02 11.247<0.001 72 055.97±98.19 70 397.48±90.85 91.105<0.001

2.2 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VAS 及 SAS 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Barthel 指数、VAS 及SAS 评分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参照组,其VAS 及SAS 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VAS 及 SAS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VAS 及 SAS 评分对比[(),分]

组别参照组(n=54)研究组(n=54)t 值P 值Barthel 指数护理前 护理后V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54.79±3.74 55.01±3.72 0.306 0.759 68.04±4.81 81.77±4.89 14.709<0.001 7.48±0.86 7.40±0.89 0.475 0.635 2.41±0.53 1.67±0.46 7.748<0.001 S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46.22±2.58 46.30±2.65 0.158 0.874 37.77±2.29 30.20±2.41 16.732<0.001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4%)比参照组(77.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腰椎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症, 且常发病于中老年人群,在人口老龄化环境下,腰椎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腰椎疾病在保守治疗失败后,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其中常用术式为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其操作相对保守治疗会引起患者应激反应,对患者心理健康与临床指标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患者术后有效恢复[8-11]。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手段, 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对患者施以围手术期优化护理干预, 通过护理小组的探讨,将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改良、优化以及组合,进而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的出现,保持患者身体指标的平衡状态[12-15];同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评估,在护理工作中及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与护理需求及时对护理工作内容进行优化,促进患者病症的有效恢复[16-19]。 此外,相对于常规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能够融合多学科参与的优势,完善护理干预的体系,打破护理工作内容的局限性,在多学科专业医师的辅助下,有效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的护理干预, 极大程度提升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且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给予患者更为安全的护理干预[20-23]。闫长红等[24]研究中表明,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经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干预, 其术后引流量为(86±12)mL、住院时间为(5.6±1.3)d、住院费用为(70 467±109)元,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别;该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 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90.18±10.27)mL、(5.71±1.02)d、(70 397.48±90.85)元,其数据均低于参照组(P<0.05);该研究在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的数据与闫长红等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患者医疗支出,对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 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后路椎间植骨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
髓芯减压植骨内支撑术结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