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2021-12-17 06:57倪晨
中外医疗 2021年29期
关键词:阿帕分值胃癌

倪晨

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肿瘤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

胃癌在恶性肿瘤疾病中非常常见, 该疾病的发病率正随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逐年上升, 患病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且男性发病率较女性更高[1]。 由于该病在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 少数患者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症,因此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状态,造成最佳治疗时机的延误[2-3]。 现阶段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实施的临床治疗方法多以化疗为主, 不过由于化疗药物类型繁多, 虽然在对患者治疗时都能够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导致其机体出现不良反应,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再加上长期用药会造成机体耐药性的的出现, 同样会对临床疗效带来影响[4-5]。 随着医学研究的逐步推进,人们发现利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能够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该药属于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中的一种,可对肿瘤新血管的生成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 为进一步探究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该文回顾性分析2015 年11月—2020 年11 月该院收治的60 例晚期胃癌患者的基本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0 例晚期胃癌患者的基本资料,分组以治疗方法不同为原则,在此方式下患者被平均分为两组,组别设定依次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 治疗组 30 例中,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30~73 岁,平均(50.26±3.12)岁;乳头状腺癌 16 例,黏液腺癌5 例,印戒细胞癌3 例,其他癌变6 例。 对照组患者 30 例中,男 19 例,女 11 例;年龄 31~72 岁,平均(50.34±3.20)岁;乳头状腺癌 15 例、黏液腺癌 6 例、印戒细胞癌4 例以及其他癌变5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并于知情书中签字确认。 同时该次研究已经征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审核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在此次研究中应用替吉奥进行治疗 (国药准字 H20100150,规格:20 mg/粒);具体给药方法及剂量为: 若患者体表面积在≤1.25 m2, 则用药剂量为40 mg/次,每日早晚各1 次;若患者体表面积介于1.25 m2~1.50 m2之间, 则用药剂量为50 mg/次, 每日早晚各1次;若患者体表面积在1.50 m2及以上,则用药剂量为60 mg/次,每日早晚各 1 次。 连续使用 2 周,停药 1 周,以3 周为一个治疗周期。

对治疗组患者施以口服替吉奥的同时, 配合阿帕替尼(国药准字 H20140103,规格:250 mg/片),具体给药方法及剂量为:于餐后 0.5 h 口服,250 mg/次,1 次/d。若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相关不良反应或其他症状时,需要将用药剂量进行适当减量调整,或停止用药。 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一致,均为连续2 个周期,同时在完成2 个周期的诊治以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做出分析比对。

1.3 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情况。 ①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括4 个维度,分别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认知功能,该指标通过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获得,分值范围在0~100 分之间,分值结果与患者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评分结果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优。②临床疗效:评价内容主要分为4 项,若经过治疗,全部靶病灶完全消失,包括靶结节和非靶结节在内的全部病理淋巴结短直径下降幅度在10 mm以下,将此种情况下的评价结果视为完全缓解;若与基线水平相比, 患者在治疗后其靶病灶直径之和下降30%及以上,则评价结果为部分缓解;若以此次研究中对全部靶病灶进行测量后,直径之和的最小值为基准,其直径之和相对升高≥20%,则评价结果为进展;若患者靶病灶增加程度既没有符合进展水平, 减小程度也没有到达部分缓解水平,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状态,则评价结果为稳定。 总有效率=完全缓解占比+部分缓解占比+稳定占比。 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高血压、蛋白尿、骨髓抑制以及恶心呕吐等。 ④治疗满意度情况: 该质指标主要通过采用该院自拟问卷调查表的方法评价获得,问卷内容共计包括25 个条目,每个条目应用4 级评分法,即单项分值范围在1~4 分之间,总分值范围在25~100 分之间。 根据分值结果,将评价内容划分为3 项, 依次为十分满意 (分值介于85~100分),一般满意(分值介于60~84 分)和不满意(分值介于25~59 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 且治疗组评分结果升高幅度显著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治疗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躯体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心理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63.16±2.51 62.98±2.48 0.279 0.781 85.69±2.33 73.54±2.42 19.810<0.001 62.49±2.72 62.63±2.64 0.202 0.840 86.02±1.49 73.46±1.55 31.997<0.001 63.14±2.45 63.28±2.30 0.228 0.820 85.54±2.49 74.28±3.02 15.757<0.001认知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62.50±1.14 62.71±1.25 0.680 0.499 84.55±2.46 73.66±2.82 15.939<0.00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 (93.33%>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更高(96.67%>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临床恶性肿瘤疾病中,胃癌的占比相对较高,该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 根据临床相关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在发病早期的诊断率较低, 很多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的状态[6-7]。 现阶段,临床对于此类患者常采用的治疗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①根据患者患病情况的不同, 从而遵循个体化差异特点制定出针对应诊疗方案,在各项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早实施手术综合诊疗[8-9]。 ②若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状态,或同时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已经能无法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进行切除时,则在对其实施诊治方案的制定时,应当尽量争取对其采用姑息性切除治疗, 促进后续综合治疗工作的开展[10]。 ③若患者已处于胃癌晚期的状态,且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 则在对其实施临床诊治工作时应当积极选择综合治疗方法, 使之生命得以有效延长。

目前对于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讲, 虽然根治性手术是唯一一种能够将患者完全治愈的手术方式,但是由于很多患者在发现是已经是胃癌晚期, 因此无法应用[11-12]。此时需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晚期胃癌氟尿嘧啶类药物是主要的化疗药物,其中以替吉奥最为多见,该药属于氟尿嘧啶衍生物中的一种,是一种复合制剂,包括吉美嘧啶、替加氟以及奥替拉西钾[13-14]。 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能够对胃黏膜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 使之消化道毒性产物的生成能够得到有效抑制,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逐渐发现其存在着较大的药物副作用, 若患者长时间服用还能够导致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对临床疗效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15]。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逐渐发现当化疗方式无法满足临床治疗需求时, 通常会采取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生存质量带来积极影响[16]。而阿帕替尼便是其中一种典型药物, 该药由我国自主研发制成, 不但能够对肿瘤信号传导产生一定的阻断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肿瘤组织血管中再生[17]。 再加上该药物本身就是活性前体, 在患者机体中应用后不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便可直接激活, 因此当患者服用后,能够在其机体中直接发挥积极的治疗效果。 另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该药在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对纤维蛋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进而可对其临床效果带来积极影响。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组患者临床总疗效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 70.00%(P<0.05), 这与毕志彬等[18]在相关研究中提出观察组90.1%高于对照组60.8%(P<0.05) 的结果一致。 说明通过运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此外,该次研究中, 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说明该方法能够对生活质量进行良好改善,患者对此更为满意;同时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通过接受阿帕替尼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对于缓解患者机体痛苦能够带来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针对晚期胃癌患者实施临床诊治时,通过采取阿帕替尼进行治疗能够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加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患者可耐受,安全性、满意度相对较高, 因此对提升生活质量同样具有重要有意义,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前景广阔,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阿帕分值胃癌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变更声明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