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

2021-12-16 09:03张俭
启迪·上 2021年9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物理

张俭

摘 要:通过设置情景、制造悬念,展现魅力、展示应用、展开前景以激活思维,激发兴趣; 通过发掘人文、传递人文,拓展知识、设计问题以优化观念、优化结构。

关键词:学生引导;物理教学;高中物理

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即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思维方法,发展科学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一、激活思维,激发兴趣,激励动力

物理学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魅力与博大精深。物理学作为一门探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形式和规律的基础学科,给人们带来视野广阔和深邃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许多伟大的科学成就都是科学家在沉湎于情绪上的高度审美体验而产生的,这些科学家具有深刻的对人类终极关爱的价值观,而不仅仅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学生面对知识的海洋,教师不能让他们一勺勺地去舀海水,而是让学生自己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学之功贵在心悟,师之功贵在诱导,只有将“诱”转化为“思”,才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1、铺垫背景、设置情景、制造悬念

好奇心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心理,好奇心是思维的驱动力。一旦学生对某种事件有了好奇心,就会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教师可以结合前人的对同样的事件的实验认识,重温当时时代带来了一系列的疑团,直至最后一层层的揭开谜团的科学历程。同时能突发奇想,设置好物理情景,制造悬念,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把这样的设计放在新课教学中,就会引起相当好的效果,给下一步的展开做出一个美妙的铺垫。

2、展现魅力、展示应用、展开前景

物理中有很多美妙的事例和理论,如实现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统一的规范场理论,说明时间、空间与物质统一的广义相对论,微观粒子的运动是粒子性与波动性的统一,正反物质世界的统一,构想中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超大统一理论等。物理学家海森伯指出“美是真理的光辉”。同样,在生活生产中,以物理为理论基础而研发的一些技术也广泛的在利用着,如原子物理学中放射性应用、中子弹、电磁脉冲、γ射线弹、电磁炮、激光武器、次声武器、夜视技术、红外线电视、数字电视、微波炉等。展示物理学在各方面的具体应用及应用前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的身边,他们也能够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家和科学研究与他们相距并不遥远。能够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的快乐所在,进而感觉到物理的魅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动力。

二、优化观念、优化方法、优化结构

在优化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如果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首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首要得到优化,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同时学生也要改变以往的学习观念,所以要首先明白课堂高效化不一定要求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教师一定要改革传统的课堂结构,变“多讲多练”为“精讲巧练”,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实验、去练习、去发现,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上来。引导学生也改变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想法,恰当的适时的自己分析自己领悟,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1、发掘人文、建构人文、传递人文

物理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是科学与人文的分离,造成了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低下。教师更应重构人文教育的物理教学,要超越传统的智能教育。科学的发展表明,新的科学知识一旦进入人们的认知结构,必然会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作用,使原有的观念、价值观以至于整个文化传统发生巨大的变化,使人类重新定位自己。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使人类意识到宇宙不再由上帝支配,从而对人类思想的解放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世界物理教学的趋势看,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人文精神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建构科学人文融合的教学,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世界各国物理教学已关注到道德文化层面,强调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教育。因而把人文教育科学的加入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有同情心,能够独立思考,敢于面对人生,使学生为能够实现负责任的生活作准备。

2、拓展知识、设计问题、适当研究

拓展课堂教学的物理背景知识,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物理背景材料、以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物理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内容,适度展现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曲折历程和创造性过程,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概念和理解规律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一定要引导学生立足于物理学科内核心知识的牢固掌握和深刻理解,致力于提高物理不同知识板块间的转化迁移能力,也就是实现学科内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达到“活化物理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总之,必须培养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综合性问题,能处变不惊,从容調动所学知识,多角度、全方位、跳跃式地加以灵活分析和顺利解决的综合能力。

总之,物理学的魅力是无穷的,一旦真正为教师所用、为学生所感受,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的天堂,而一旦学生主动的、积极地探求知识,创造性地学习,“教”室也就变成“学”堂了。

参考文献

[1]王红莲.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新课程,2019(12):1.

[2]陈令.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07):211.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