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新
摘 要 “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围绕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这一主线,剖析“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应然的角色定位与实然的育人境况及归因,提出从联动育人主体提升辅导员协同力、巩固育人效果提升辅导员亲和力、优化育人格局提升辅导员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把握“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三全育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3.014
On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wide Education"
HAO Xiaoxin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Three-wide Education"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ultivating newcomers of the era. Focusing on the main line of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college counselor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ue role and actual predica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wide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path to improve counselors' quality: linking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to enhance the coordination of counselors, consolidating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affinity of counselors, and optimizing the pattern of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counselors.
Keywords Three-wide Education;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quality
“三全育人”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整合高校育人载体与资源、重构新型育人格局与体系,革新新时代高校育人模式的系统性育人工程。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①也是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厘清“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升高校辅导员履职能力,对于丰富“三全育人”理论意蕴、拓展立德树人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应然的角色定位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强调主体参与与主体协同,突出育人主体的能动性;全过程育人强调时间点衔接与时间线贯穿,突出育人效果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全方位育人强调空间联动与要素整合,突出与育人格局的协同性与整体性。本文根据以上“三全育人”的理论意蕴和实践要求,明确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1全员育人中一身多责的参与者和协同者
全员育人关键在“参与”和“协同”。全员育人的主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主体是指从事学校教育、管理、服务活动的组织主体及学生自身,广义的主体是指包括社会、家庭、高校、朋辈、个人在内的“五级共育体”。主体协同有两个基本路径:一是不同育人主体和岗位之间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外在协同,如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家校共育”机制以及高校内部党政部门、群团组织、教学院系协同构建的“十大育人”体系。二是同一主体同一岗位围绕学生成长需要的多角色多职责的内在聚合。②高校辅导员身兼教学和管理两大职责,在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显性教学职能的同时,还承担代表学校构建家校共育关系、协同社会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配合学校各职能部门开展育人活动等隐性教学职能,发挥着协调各方力量、整合育人合力的作用,既是育人工作的直接参与主体,又是育人工作的间接驱动主体,在兩种路径中扮演着参与者与协同者的角色。
1.2全过程育人中贯彻始终的陪伴者和守护者
全过程育人强调育人工作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追求育人效果的递进性和长效性,既要兼顾横向维度上教育、管理、资助、帮扶育人的各个环节,又要保证纵向维度上从入学教育到毕业育人直至终身育人的有效衔接。横向维度的全过程育人以育人过程无盲点为原则,围绕学生阶段性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育人服务。高校辅导员身兼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等9大工作职责,涵盖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守护者。纵向维度的全过程育人以育人过程无断点为原则,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主线,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生生涯及毕业后的人生生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育人过程具有潜隐性和渗透性的特点,需要长期的时间积淀与正向引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负责学生入学阶段的入学教育、在校期间的管理教育、毕业期间的就业帮扶教育,育人时间跨度长、工作频率高,在学生成才过程中扮演陪伴者的角色。
1.3全方位育人中面面俱到的全能者
全方位育人在目标上表现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载体上表现为“家+校+社会”立体型平台,渠道上表现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以及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的全方位协同,强调空间的联动与要素的整合,要求调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资源载体为育人工作服务。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来说是无处不在的教师群体,是统筹多方资源、凝聚多方合力,推动全方位育人的关键着力点。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职责范围广,《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兼具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职责在内的九大职责,涵盖了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和娱乐四大层面。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对接部门多,教学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群团组织等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均需通过辅导员进行部署与落实,辅导员同时兼顾了课程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等多项育人职能,扮演着全能者的角色。
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实然的育人境况及归因
2.1 育人主体的从动性大于主动性
育人主体是就全员育人而言。一方面,辅导员作为育人的直接参与主体,由于工作职责泛化,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重管理、轻教育、低服务的现象,进而造成育人核心偏离、育人主责错位、育人内容缺位、育人角色失衡局面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辅导员因事务性工作而丧失相伴学生成长的育人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辅导员话语权,进而降低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致使其产生职业倦怠,丧失育人工作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育人的间接协同主体,在工作职能上较多呈现为信息中介的作用,仅负责信息的惰性转发、消极反馈,育人工作参与度低,难以协调其他育人力量形成“同频共振”的效果,容易丧失育人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造成1+1<2的局面。
2.2 育人效果的瞬时性显于长效性
育人效果是就全过程育人而言。全过程育人强调育人工作的连续性,追求育人效果的长效性。在育人过程中,由于教育主体的流动性、教育客体的复杂性以及教育活动的模式化,致使育人效果的瞬时性明显高于长效性。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队伍作为教育主体主观层面对自身角色认同度较低,客观层面队伍建设缺乏长效发展机制,二者共同造成了辅导员群体流动性过大,影响了育人工作的长效性。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存在个体差异和阶段性发展差异,不同个体在同一阶段,同一个体在不同一阶段的特点不同,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也应不同,而现实中高校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比普遍低于1:200,教育客体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育人工作的长效发展。再者从教育活动来看,育人活动虽内容多样、形式多元,但模式化痕迹较重、应付式趋向明显,缺乏具有浸润性、吸引力的品牌化系统化育人工程,无法达成长效育人的目的。
2.3 育人格局的局部性优于整体性
育人格局是就全方位育人而言。全方位育人强调空间联动与资源整合,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融合育人载体、拓宽育人渠道构建全方位发展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限制,高校辅导员对育人载体与育人渠道的掌控度明显不足。在育人载体上,高校辅导员更倾向于借助校内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忽视校外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网络资源、人力资源等载体的育人功能。在育人渠道上,高校辅导员没有打破固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限制和领域隔阂,重视发挥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显性育人功能,轻视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隐性育人功能。综上,单一的育人载体与固化的育人渠道致使“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局域性发展快于整体性构建,无法形成良好的育人生态。
3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策略
3.1 联动育人主体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协同力
辅导员与各方育人力量共同组成了育人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辅导员不仅是“从动轮”更应是“驱动轮”,不仅要能“借力”,更要能“发力”。而要变辅导员育人从动性为育人主动性,使其能够“借足力”“发全力”的关键在于联动育人主体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协同育人能力。本文认为高校辅导员协同力的提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一是要构建以辅导员为核心的协同育人机制开发格局。高校要以培养“一专多能”的专家型辅导员为导向,坚持统一主导、职责明确、协同互进、资源共享的原则,明确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家庭、社会、朋辈、个体“五级共育体”中的责任分工,形成以辅导员为核心的统一、开放、灵活、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二是要建立动态立体的信息化育人资源共享平台。高校辅导员是联系各方育人主体的中介,建立对辅导员扩大权限的点对点、点对线、点对面育人信息共享平台,能够通过实现信息对称克服育人环节的遗漏和重复,进而提升高校辅导员协同力。三是要提高高校辅导员在协同育人机制及信息共享平台中的话语权,具体依托建立话语内容体系、遵循话语转化规律、畅通话语传播渠道、创新话语交流方式等内容切实发挥辅导员在“五级共育体”中的施力点作用。
3.2 巩固育人效果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亲和力
“三全育人”的全过程育人强调育人效果的长效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其育人效果既蕴藏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中,也体现在教育主客体的情感互动中。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和陪伴者,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对于深化教育成效具有重要价值。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呈现为洞察力、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四大层次。③在洞察力方面,高校辅导员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因势而化、因时而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在感染力方面,高校辅导员要以情感认同为基底,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落地生根,做有温度、接地气的辅导员。在吸引力方面,高校辅导员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教育的主体间性,改变传统“填鸭”“灌输”式的育人方式,创新育人活动载体与媒介,打造系统化品牌化的育人工程。在影响力方面,要以培育学生的认同感为主线,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上规范辅导员队伍,实现学生对辅导员身份价值、身份能力、身份制度以及身份组织的认同,进而提升辅导员的育人影响力。
3.3 优化育人格局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方位育人中的“方位”是一个空间范畴,根据方位的内涵和外延,方位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空间性,因此可将全方位育人解释为环境概念。④换言之,优化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就是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好育人环境。其内在要求是超越传统单向度、单维度的育人模式,实现育人系统之间、育人系统内部、空间布局之间的协同发展。就辅导员群体而言,實现育人系统之间的协同就是要树立系统化的育人思路,将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文化育人和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系统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实现育人系统内部的协同,就是要遵循专业化、开放化、系统化和层级化原则,构建多序列、多层次、结构性和系统性的动态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体系和科学化管理体系,即通过完善职业化发展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完善科学化管理的管理机制、培训体系、考评体系和法治体系,提升高校辅导员在全方位育人中的胜任力;实现空间布局的协同,就是要助推辅导员主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的组织者,打造润物细无声的立体化育人环境,以此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隐性浸润与显性引领。
课题项目:徐州工程学院2020年度校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YGJ2061
注释
① 教育部.普通高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Z].2017-09-21.
② 朱平.辅导员在高校“三全育人”中的角色与定位——兼论“育人”的特点与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20,(3):86-91.
③ 倪颖,王薇薇.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4):69-71.
④ 魏金明.“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新使命与角色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20,(2):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