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与难点梳理

2021-12-16 16:54孟瑛颖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阶段内容幼儿园

孟瑛颖

6岁的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到小学,他们的学习场所发生转变,学习方式、生活作息、行为要求及社会期望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入学前后几个月认知心理其实变化不大,升入小学后学习压力骤然加大,常常感到不适应。笔者通过多年在幼儿园一线的教学观察以及对大班幼儿进入小学一年级后的跟踪调查,发现孩子在语文学科学习上常常存在衔接上的问题与困难。了解这些问题与困难,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更有效地展开教学提供参考,更好地帮助孩子渡过入学适应期。

一、课程内容:从综合学习到分科学习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将各领域教育内容相互渗透,以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幼儿园课程教授的教师固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往往都由同一带班老师教授。幼儿园阶段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为课程依据,在幼儿园的集中教学中,通过开展一些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作为“前语文”学习的语言教育的内容是跟其他各个领域分不开的,是渗透在各个领域的教學活动之中的。

而到小学阶段实施分科教学,课程的系统性增强,内容增多,难度增大,并且每个学科都会有不同的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完成这门课程。语文教师的教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包括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作文以及综合性学习。儿童在入学适应期要接受这些变化、适应新的课程体系要求,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课堂形态:从30分钟以内的游戏活动到40分钟的课堂教学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为25~30分钟,幼儿园课程实施以生活化、游戏化为主,并配有吸引幼儿注意力的课件或教学具。例如,在开展语言领域活动时,为了达到活动目标,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准备色彩鲜艳的挂图或课件,以及幼儿感兴趣的教学用具(如头饰、手偶、拼图),活动中设计不同形式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或用角色表演的形式来复述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孩子的思维虽然发生了转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有所延长,但与幼儿园大班阶段变化不大,这个阶段处于从表象性思维向具体性思维转变。儿童的语言、行为以及思维情感会受到认知发展的影响,注意力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小学的课堂时间则延长至40分钟,让他们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对刚入学的孩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语文的教学形式与幼儿园也有很大变化,尽管低段小学语文教师也会注意运用一些活泼的教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随着讲读法的出现,游戏不再是主要的方法。教具基本上就是一些拼音识字卡片,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使用教具的。如果小学教师更多地注重本阶段课程实施原则,侧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容易带来儿童入学适应期语文学习的困难。

三、阅读内容:从故事性、图画性为主到文字增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语言内容分为“倾听与表达”和“阅读与书写”两个方面。幼儿园阶段的语言课程核心内容包括言语活动兴趣的培养、前阅读和书写的准备、言语交往习惯的培养等方面,更多关注的是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的活动内容主要以童话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为素材,在欣赏和学习中掌握简单的听、说、读。强调说普通话,引导幼儿丰富一些优美词句,对听到的故事能够听懂理解,同时引导幼儿对所学的故事进行大胆的复述。学前儿童的读物遵循了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浅显易懂,充满童趣,配以大幅色彩鲜艳的图画,甚至有的故事书中只有图画,没有文字,幼儿被图画所吸引,通过观察画面里的内容来理解故事。

可是到了小学阶段,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语文课程内容包括分模块进行拼音、识字、写字等的训练,能够背诵优秀诗篇,学习用生活和阅读中学到的词汇进行写话,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并学习使用如逗号、问号、句号等标点。一年级的语文课程内容较幼儿园语言领域的要求变得具体、深入。这一阶段的课本及阅读读物和幼儿园阶段的大不相同,由于教学目标的改变,对他们的阅读要求升高,阅读的材料由故事书、图画书换成了以文字为主的图书,可因为识字量少和知识经验的限制,往往产生了阅读障碍,表现为很多孩子在阅读时常常是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地读,停顿很多。由于读得慢,前后词语、段落连贯不起来,常常自己读完了都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另外,由于文字书排版字小且多,密密麻麻,书中插图少,色彩也不如图画书鲜艳、有趣,导致他们的阅读兴趣变低。

四、学情分析:参差不齐的“前语文”学习状态到统一的小学语文课程要求

幼儿园的教育注重的是习惯的培养,以幼儿的兴趣、经验、能力为基础,以活动、游戏的形式实施的课程,对幼儿的知识掌握情况没有统一硬性的要求。因此,不同的幼儿由于教育条件的不同,其“前语文”能力参差不齐,甚至差异巨大。有的家庭重视启蒙教育,在家中就已经引导孩子识字,有的孩子在学前能认识500~1000字,已经基本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有些幼儿则一直处于“散养”状态,识字量有限,阅读习惯也没有养成。此外,部分幼儿园对国家禁止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理解片面,对大班阶段的阅读和书写教学非常排斥,甚至很多公办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都杜绝出现汉字,公办幼儿园大班老师提字色变。而一些私立幼儿园,则抓住部分家长急于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的心理,过早地在幼儿园阶段教授小学内容。以上原因导致小学新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通过对幼儿升小学之后语文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难点的梳理,笔者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认知心理、合理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同时,笔者建议完善幼儿园与小学的联合教研机制,加强幼儿园大班教师与小学低段教师的合作和交流,相互沟通、一起协调开展幼小衔接教育。

(作者单位: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春藤附属幼儿园)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阶段内容幼儿园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爱“上”幼儿园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想念幼儿园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