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靖懿 鱼利明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识写“囊、萤”等生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掌握用组词、扩词的方法释义学习文言文。
4.感受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的魅力,对“流萤意象”传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致敬经典。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巩固已有的学习经验,掌握组词、扩词法释义,借助注释读懂内容。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注意读好句中的停顿,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3.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精神品质,并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和简单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儿童视角,萤趣导入
1.儿童视角,感受萤火虫之趣。
引语: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看看这些孩子们是怎么玩儿的。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胡令能《小儿垂钓》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所见》
2.引语:如果牧童捕的是萤火虫呢?读一读这首七绝,猜猜看是什么虫。(出示《萤火虫》七绝)
四丁弱翅九毫身,
饮露餐风夜陌巡。
不吝腹中一点热,
化成神火照归人。
3.如你得此虫,会怎么取乐呢?(出示捉萤火虫图片)
4. 1000多年前的东晋,有一个少年叫车胤,你也可以按照古人的习惯叫他“胤”,他对萤火虫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兴趣呢?(齐读课题)
二、读文有法,囊萤夜读
1.自读课文,文通字顺,把握大意。
初读: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通,达也——读准确)
再读:借助注释读顺课文。
(顺,文通字顺——读流畅)
三读:读通顺,晓大意。(贯通顺畅—— 一边读,一边想。)
2.多音字正音。
(1)用扩词法,根据语境判断“盛”“数”两个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出示: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2)我们现在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字典词典,而古人用《尔雅》,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是一部解释词义的书。
《尔雅》对萤火虫的注解为:“萤火即炤,夜飞,腹下有火。”
引语:萤火就是在夜晚飞,腹部能发光照亮的虫子。那么“盛数十萤火以照书”的意思就是装几十只萤火虫照亮来读书。(指名说)
3.读长句,解题意。
出示: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1)同桌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读出理解。(停顿)
指导读法:读文言文,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要读出停顿,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根据意思也需要适当读出停顿,这样有助于正确理解课文。
(3)读出与课题的关系。
采访:车胤,你要这布袋子做什么?(用口袋装萤火虫——囊萤)这能透亮吗?(白色薄绢做的口袋——练囊)
操作区别:出示教具,通过“囊”的实物和装萤火虫的动作,实际区分“囊萤”“练囊”的不同含义。
(4)识写“囊”字。
图示:古人别挂在腰间装东西的布袋子、白布袋。
甲骨文:象形文字中一个大口袋里装着两个贝壳和一捆木柴,充分体现了囊的功用。
学生识写:(看实物讲解)一横代表抽绳,口就是口袋,一竖就是装好了口袋把它吊起来。这个字横笔多,间距不要太宽,竖在中线,宝盖最宽,横画两长一短,撇捺舒展需要控。
(5)少年车胤为了夜晚读书,竟然想出了囊萤夜读的办法,他是个什么样的少年?(板书:勤学)
过渡:这则文言文一共才33个字,可见古人作文用字的简洁、灵活与凝练。这一部分13个字,我们把最长的学完了,其他还有什么难的呢,学文言文掌握了方法,读的时候就会贯通顺畅。
4.添加句子成分,解句意:(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这一整句,你发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1)家贫:
①扩词法,字面理解。
②用“囊萤”道具创设情境对话:看得清吗?够亮吗?——那为什么还要“囊萤”?——家贫啊!
③萤火虫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熠、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关于流萤的典故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中的《腐草为萤》。古时误认为萤火虫是由腐烂的草变化而成的,事实上从古人对流萤的认识可以看出,流萤只出没在荒凉的、杂草丛生的地方。而车胤却能在家附近捉到萤火虫,可见车胤家居住环境不好,“家贫”只是不常得油吗?还可能是什么?
④过渡:孤萤出荒池, 落叶穿破屋。(出示图片、诗句。)
⑤《三字经》里有一句是描述车胤的,谁知道?(出示: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没有条件就想办法创造条件读书——勤勉。(板书)
(2)以夜继日:
①字面意思: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板书:以夜继日)
②夜晚唯有螢火虫陪伴照书,才能以夜继日焉!李白在《咏萤火》中这样写道:“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引语:雨打在灯光上面灯却没有灭,风吹动的时候灯光更加清晰。在照明条件极不发达的古代,尽管流萤的光芒微弱昏暗但仍给人以温暖、光明及希望。
专心好学——笃学。(板书)
5.齐读:读懂长句。
三、车胤形象,勤学咏萤
1.反问学生:到这里,这篇课文算是学完了吧?第一句“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句话还重要吗?
(1)恭勤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夜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博学多通。师出示车胤的简介。
(3)引导朗读。
这样的勤学之人,怎能不让人钦佩——生齐读第一句。
这样的读书精神,难道我们不应代代传颂吗——生齐读第二句。
2.此时,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车胤?(板书:刻苦、惜时)
释卷读书:让我们把时间倒转至1000多年前的东晋,伴随着古琴声,想象车胤囊萤夜读的画面,传颂他的故事。老师读,学生想象画面;学生读,把自己当成车胤。
3.连环画《囊萤夜读》。
你们是从语文书里学文言文读懂车胤的,而在老师小的时候,是这样知道《囊萤夜读》故事的。(配乐静看连环画节选画面)
图文对照,加深文言文印象。
再读全文。
4.文字消失,学生背诵。
同学们入情入境的读,让我想起一句诗:“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是啊,读书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啊。
四、拓展读《孙康映雪》《江泌追月》《凿壁借光》
古时候勤奋刻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读书的不止车胤,老师分享你们预习的三篇小故事,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懂大意,完成练习。
1.如果用“捉”这个字来概括车胤与光的故事,其他三篇你可以用什么字来概括?(映、追、借)(板书:光)
2.这四篇文言文也是成语故事,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这是灯光、亮光,也是时光。
五、拓展读悟,萤火相传
我们发现文言文语言简洁,高度凝练,寥寥数字就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一个故事。学习了这么多篇古人勤学读书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感悟呢?让我们用文言文的方式来抒发你的感悟吧。(提示: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精神品质、成语、典籍)
出示:吾读之,有所感,学当( ),始有得。
(设计意图:在语言环境中训练表达,体会文言魅力。)
六、 流萤意象,致敬经典
尽管流萤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成为诗歌吟咏的对象,但在晋以前它并没有被诗人们大量吟咏,很少被写入诗作之中,这一局面在晋代开始被打破,用流萤表达勤奋苦读的典故就来源于晋代车胤囊萤读书的故事,而唐诗对于流萤这一意象的强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请同学们读读这些关于流萤的诗词,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出示)
柳永词“疏篁一径,流萤几点,飞来又去”。
贺铸词“月生河影带疏星。青松巢白鸟,深竹逗流萤”。
孔平仲诗“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汤显祖诗“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苏曼殊诗“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
总结:学无止境,致敬经典!人们将车胤刻苦读书的精神用“囊萤夜读”来概括,就是让我们学习车胤,做追光少年!(板书:追光少年)
教学评析
统编本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古诗文,不仅仅是对这种特殊语言形式的学习,还兼具了对历史的尊重、对古人智慧的敬畏、对精神品质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的渗透。黄老师的课,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节课有久久回荡在耳边的诵读,有语言文字背后的画面再现,有文化意象的浸入和润色,有做追光少年的唤醒。总之,这节课有品有味亦有趣。
从读。“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大部分文言文都妙语连珠、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所以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这节课从课始就反复自读,提要求,给方法,以读代讲,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已有的经验;课中停顿断句,在理解中读出车胤的人物形象,读懂勤学苦读的内涵,意味深长;挑战背诵,让文字在大屏上逐渐消失,却于反复背诵中出现在学生心里,以读升华,水到渠成地达成本课的重点目标。读,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学习,表达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理解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古诗文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文音韵之美,汉语之美。
从文。在教学中进行“以文解文”的方式,用相关的诗文为中介,通过文与文的同频共振,可以加深人与文的情感共鸣,充分实现人与文本的对话。这节课,黄老师把三篇古人勤学苦读的经典故事《孙康映雪》《江泌追月》《凿壁借光》前置,作为课前阅读。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已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经历。课上《囊萤夜读》的学习给学生的是新学习方法的指引、新教学形式的感受和新学习能力及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课堂更饱满、更丰富、更有效。四篇文言文对“光”的提炼与升华,使学生的丰厚所得得以窥见。
从画。课标对于中段古诗文的学习提出了“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的建议。“想象”也是文言文、诗词教学中常常提到的方法和目标。老师们通常采用在语言环境中抓住重点词句创设情境来体会和想象。黄老师的课也有如此处理,她先选择“代入”处理,指导读后,“你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车胤?”;接着选择“图像”处理,配乐连环画播放,图文并茂的形式加强视觉效果,将故事感染力推向高潮;最后选择“意象”处理,流萤意象的穿插使这节文言文教学“软化”了很多,“文化”了很多,将1000多年前的记载呈现于眼前,增强了画面感。
从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课前回顾描写童趣的诗词,激发学生“捉萤火虫”的兴趣。反思,同样是孩子,少年车胤的“囊萤”玩法却成了勤学刻苦的代言和经典。我们不是要效仿他“囊萤”,而是理解“夜读”的意义。一只萤火,一直穿插在黄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时而化作诗句,时而变成释义,时而被装进了囊里,时而在师生口中读读念念,时而成了人们吟诵的意象,最终还是“光”的使者,催人奋进,不虚度光阴。这节课意味隽永。
从简化繁。这节课,可以看出黄老师备课的多元思考和解读文本的宽度、广度与深度,但,还是略显“负重前行”。例如最后含有流萤诗词的拓展读,完全可以舍去,在这节課中教师引入的萤火虫的“力量”已足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有所得。大道至简,一节课给学生的不是句号,应该是省略号。备课是做加法的过程,而上课却要做重要的减法,满则溢,取舍有道,才是本真!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小学/新疆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