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 张立军
教學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2.能根据大情节、小细节讲好故事。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认识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既有所长又有所短,并能够联系生活进行实践运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整体感知,提取信息
1.揭示课题,走进寓言。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鹿角和鹿腿》,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之前都读了课文,你能描述一下鹿角和鹿腿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吗?
2.结合课文,引导概括。
同学们赶紧看看课文,课文中是怎么描述鹿角和鹿腿的,找到给大家读一读。
相机出示: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你从这两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样子(美丽、精美别致、细长、难看)
态度(欣赏鹿角美丽、抱怨鹿腿难看)
小结:我们不仅读出了鹿角和鹿腿的样子,还读出了鹿对鹿角和鹿腿的态度。读书就要这样,不仅要读出表面的内容,还要力透纸背,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
这是这篇课文的两个主要情节,再往后看,你还能提炼出什么主要情节?
相机引导学生概括出第三个情节——狮口逃生。
3.同学们,这就构成了这篇课文的三个大情节。这个单元我们的学习任务是讲好故事。有了这三个大情节就会让我们的故事讲得特别有序。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是贯穿1~6年级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有整体感,通过抓线理脉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为后续讲故事做铺垫。)
板块二 梳理情节,关注细节,讲好故事
1.关注细节——语言描写。
(1)有的同学关注到了小鹿所说的话,赶紧找一找,小鹿说了几句话?
“咦,这是我吗?”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2)为什么关注这些语言就能把故事讲好了呢?找一位同学再来读读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相机引导:这三句话都是语言描写、都有语气词、都能读出弦外之音。
从这三句话可以看出小鹿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3)这三句话外显的是小鹿的语言,其实这些话中都隐藏着小鹿的心情变化。
假如你就是小鹿,在你说每句话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
第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每句话背后的心里话。
第二步,引导学生说出心情变化,然后读出心情的变化。
第三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小鹿心情的变化。小鹿的心情变化:惊讶—自豪—失落伤心。
第四步,思维提升,如果把这三个语气词调换一下,可以吗?
(4)读出心情的变化。
小鹿的心情就是这样起起伏伏,如果在讲故事的时候,你能把这些想法都讲出来,这样故事就有趣了。
(5)结合心情变化,讲好故事。
①小组互相练习讲故事。
②指名讲好故事。
(设计意图:讲故事是循序渐进的,通过抓细节描写,关注语言,引导学生讲出人物背后的心情至关重要。尤其是让学生了解从三个语气词中透视出的心情的变化,为讲故事做好铺垫。)
2.关注细节——动作描写。
(1)提取动词,感受心情变化。
提示:刚刚在学习前两个情节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小鹿的语言,品出了小鹿的心情。那么在“狮口逃生”这个情节中,关注到什么就能够让我们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呢?
第一步,生读课文。
第二步,引导学生体会鹿的动作:跑、蹦跳、甩、挂、扯、挣脱、奔。
第三步,动作背后是什么在发生变化?
第四步,小组讨论心情变化:
着急、害怕、恐惧、放松。
(2)说一说心情的变化。
第一步,讲这个情节的时候要讲出几种心情的变化呢?如果让你再把这些心情说一说,你想怎么说?
第二步,学生说一说心情的变化。
(3)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心情,能用哪个词语?(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起起伏伏……)
(4)引导学生感受小鹿的心情变化。
(5)学生自己练习讲故事。
(6)师生合作给动画片配音讲解“狮口逃生”主要情节。
师:鹿在河边欣赏自己影子的时候,狮子出现了,这时候,小鹿紧张极了,它怎么做?
生: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师:这时候,它心里想,终于能喘口气了,这时候又发生了什么?
生: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师:哎呀,小鹿此时恐惧到了极点,它绝望了,心想,这回可死定了。于是——
生: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7)小组合作讲《鹿角和鹿腿》的故事。
(设计意图:要想达到讲好故事这个目的,需要一层一层设计,首先挑选出动词,通过小组合作感悟心情的变化,然后让学生通过配音讲好“狮口逃生”情节,最后连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块三 对话思考,联系生活,感悟道理
1.变换板书,提升思维。
(1)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道理的方式特别巧妙,这种巧妙就在板书的这几个词中,刚才我们用这几个词讲了故事,现在老师告诉你们,把这几个词重新摆一摆,换一换位置,你就能发现其中的巧妙。
(2)学生摆板书。
欣赏鹿角美丽、抱怨鹿角难看、差点儿送命、狮口逃生
2.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方式,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的方式,把情节变化线变成道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让学生的思维发生变化,使学生明白寓言的道理。)
3.揭示反转,拓展寓言。
提示:还有很多寓言故事也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道理的,你还知道哪些?(《陶罐和铁罐》《农夫和蛇》……)
4.师生对话,感悟道理。
(1)第一次对话:我就是鹿,我认为鹿角不重要,两只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它真是累赘,还是腿有用。你们同意我的看法吗?
(2)第二次对话:我的一个学生特别苦恼,他有点儿胖,体育运动会上,他不能参加跑步,不能为班级争光。你能劝劝他吗?
(3)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请用今天所学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4)交流平台中,有中国古代寓言和外国寓言。有人说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不如外国寓言故事有意思,也有人说外国的寓言故事不如中国寓言故事深刻,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是否可以用今天所感悟的道理来阐述你的观点?
(设计意图:关于寓言的道理,不仅仅让学生知道,还要让学生运用到生活中去,因为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因此从这四次对话中可以看到由浅入深、由书本走向生活的过程。通过师生交流,使学生明白,读寓言故事可以让我们越来越聪明,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板块四 引入《伊索寓言》,发现规律,设计作业
1.出示《伊索寓言》目录。
《鹰和寒鸦》《蝉和狐狸》《猴子和骆驼》《狐狸和羊》……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提示:《伊索寓言》中很多都是两个事物比较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道理。
3.引出名人名言。
总结: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道理,严肃认真。
4.设计作业。
你能根据《鹿角和鹿腿》的思考题也给其他寓言设计一道思考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规律可以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思考,从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作业设计是一种迁移能力,更是为了让学生打开视野,让思维变得灵活、敏捷。)
教学评析
名师之名在于“明白”。教师每天要把课上明白,要使学生成为明白的学生。教师要用思想去行路,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张龙是个明白的教师。
一、教师要对教材弄明白
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下册的寓言单元,其中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这则寓言在第三篇,应该在学习前两篇寓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寓言的含义,即用故事讲述一个道理。语文要素也提出了要求: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交流平台”也提出了三点要求:1.寓言故事让我们印象深刻;2.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3.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快乐读书吧”也聚焦了中国古代寓言和外国寓言,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所以教师要对教材的关联性弄明白。
二、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想明白
在学习这则寓言故事的时候,首先要了解故事内容,明白道理。特别是课后第2题提到: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张老师在教学的时候,紧紧围绕大情节和小细节来进行设计。大情节可以使故事讲得有序,小细节可以使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所以,张老师紧紧抓住心情变化线,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语气词品出了角色心情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实践,探究语言、动作背后的情感。比如由一条情节线变为道理线索的时候,通过摆一摆的方式,板书设计融入导图让思维可视化,词语的重组彰显思维含量,让学生的思维发生深刻变化,从而让学生通过故事明白了深刻的道理。
三、教师要使学生的收获达到最明白
在教学中,通過四次对话理解寓意并在生活情境中加以运用。第一次对话结合故事本身引导学生感受事物有各自的优缺点;第二次对话直接走向生活,引导学生解决同学生活中的问题;第三次对话结合自身实际,解决自己的真实问题;第四次对话结合“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走向阅读,阅读《中国古代寓言》《克雷洛夫寓言》。通过四次对话,让学生明白读寓言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四、建议让学生讲完整的故事
在教学的过程中,因时间限制,张老师仅引导学生讲好故事片段,没有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讲一讲,建议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讲一讲,这样就深入落实了课后题,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市教科院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