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华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化学课程需要借助化学实验展开,但是在实际的展开过程中,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还有待加强,这就需要有效、合理地开展化学实验,从而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本文针对以趣味为基础,提升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进行讨论,希望能够提升初中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关键词:趣味性;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探索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趣味为基础,分别从渗透趣味课题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导入趣味性实验,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创设趣味情境,鼓励学生课外实验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有所提高。
1 渗透趣味课题,激发学生积极探索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知识充满了好奇,作为化学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带领学生做一些有趣又安全的化学实验,这种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的自信力,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指示剂,要准备的实验用品: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稀盐酸、稀NaOH溶液。实验步骤:首先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5 mL酒精溶液,搅拌。再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分别是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將它们分装在3支试管中。其次在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然后各滴入3滴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观察现象。最后用植物叶子色素的酒精溶液、萝卜色素的酒精溶液等代替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做上述实验,观察现象。通过上述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神奇的力量,帮助学生更好的探索化学原理和知识[1]。
2 导入趣味性实验,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一贯的采用教材中的内容展开教学,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低成本,易操作的趣味性实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并且充分的营造一种趣味性的学习氛围,消除实验中的紧张情绪。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教材的安排,展开趣味性的小实验,让学生自制汽水,从而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氧气的制取实验,来思考二氧化碳的制取该如何操作。在学习用铁丝与氧气的反应的实验过程中,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可以先将实验室的灯光变暗,然后等瓶中的火光快要燃尽前,把螺旋状的铁丝放到氧气瓶中,此时在幽暗的实验中,氧气瓶中铁丝呈现的是烟花般燃烧的景象,这样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神奇,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 创设趣味情境,鼓励学生课外实验
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的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化学实验,从而增加学生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探究铁生锈的原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来展开化学实验探究,让学生准备三个瓶子、三只一模一样的铁钉、纯净水、植物油、干燥剂,首先将三个瓶子洗干净,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在第一个瓶内放入一些干燥剂(鞋盒中或食品中的都行),放入一个铁钉,并用瓶塞将瓶口堵住,使其与空气隔离开来,无法与空气接触,然后在第二个瓶子内装入铁钉,用纯净水完全的淹没铁钉,再向水面上滴上一滴食用油,使其与空气隔离,盖上盖子,最后在第三个瓶子内装入一个铁钉,用水没过铁钉的一半,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一部分在水面上,与空气接触,不盖上盖,使其与空气接触,最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瓶子中铁钉的生锈现象。学生通过连续一个星期的观察,发现第一个和第二个瓶子没有发生异样,但是第三个瓶子随着时间的退役逐步发生着比较明显的生锈现象,因此学生不难发现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二者缺一不可[3]。
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中非常的重要,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化学教师一定要对实验教学引起一定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实验教学中来,让学生运用实践来探求化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展开趣味性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本文以趣味为基础提出了一些化学实验教学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对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敬.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4):90-91.
[2]吕远.趣味性化学实验对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3):110.
[3]王圣涛.利用初中化学提升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