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予
摘要:传统的高中课堂过多于偏向“应试”教育,注重语数英等文化科目的学习,而难以给予足够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的提高。当代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色彩基础教学是高考美术专业中不可或缺少的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色彩专业课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色彩技术教学进行重视,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技能知识。
关键词:高中美术;色彩基础教学;美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阶段,学生文化课任务繁重,在课下难以抽出足够时间来进行美术基础技能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色彩技术教学时重视课堂效率,把握色彩基础教学的核心部分,将学生感兴趣的色彩调色方法、空间关系和冷暖对比等问题进行着重强调,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助于提升学生基础美术技能。
一、色彩基础入门教学方式的选择
如今我国的色彩基础教学入门方式主要分为两类,即从色彩所代表的情绪出发、从素描造型出发。
1.从色彩所代表的情绪出发
此种模式需要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抛开实物,提升学生对于色彩纯度、明暗程度及色相等方面的敏感力。让学生能够在色彩感知中体会到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情感,同时也助于提升了学生对此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色彩感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步骤,以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美术素材和民间艺术作品中巩固色彩基础知识相关的学习成果,是当前美术专业课堂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教学实践方式。
教师在进行色彩基础技能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自身实践来进行色彩搭配,以色彩的混合与绘画来表达出自身此刻内心的情感,并鼓励学生进行展示交流,提升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应用能力。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将色彩与音乐结合,以不同情绪的音乐来对色彩进行描述,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美术色彩中的情感表达。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对各种不同的海报和美术作品进行展演,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作品中对色彩应用的合理与欠缺之处,以此形成自己的理解。
2.从单色的素描造型出发
以素描造型训练来加强学生对颜色的理解能力和写实能力,进而再对学生进行系统色彩知识的教学。日常观察美术作品就可以看出,素描相对于其他作品更加强调线条的明暗对比,用素描中的明暗调子代表色彩基础教学中的各种因素(色相、明度、冷暖等),教师可以以此作为色彩基础讲解切入点,循序渐进,从而加强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
上述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美术教师应当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筛选。以实际课程反馈来看,将素描造型的训练作为色彩教学的首要步骤,是当前我国美术教师较为倾向的课程模式,也更为贴合当前我国美术教育的需求。
二、色彩基础教学中的关键点把握
1.以“形”出发
很多学生在初步接触色彩基础教学时,会对自己的美术色彩应用和绘画能力产生质疑,时常感觉到无从下手,甚至失去对美术课堂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应当以短期作业为主进行美术训练,同时也要适当放宽创作要求,不用过多苛求色彩上的应用和其他细节。首先要着重学生对美术作品描绘的“形”和大体构造,培养学生的外形轮廓构造能力,学生只有将初步的“形”构建充分,才能给予更多的空间来进行色彩的应用与搭配。
2.了解色彩规律与影响因素
在进行“形”的勾勒过后,教师就要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色彩理论知识,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到色彩的各种组成因素与相关规律,帮助学生对色彩有着更深刻的认知。例如,环境中光线、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变化都会使原有的色彩发生改变,需要学生透彻地了解相关色彩规律,才能够在作品中更好的应用[1]。与此同时,色彩的明暗,冷暖色度等因素都能够影响作品中的情感,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关于色彩的原理和应用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其作品绘画中色彩的丰富性。
3.着重色彩搭配技巧
每一种色彩都包含着不同的情绪表达,了解了丰富的色彩调子、色彩的规律体系与影响因素后,就需要学生将其应用在色彩搭配中。色彩搭配是整个作品中最核心的创作步骤,也是最直接的影响作品情感的因素。如果学生没有好好掌握色彩的搭配技巧,一味的跟随主观创作,没有奠定整体的感情基调,就会导致整个作品的杂乱,难以真正的展示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应当在学生创作之前,引导学生进行感情基调的组织和色彩搭配模拟。针对学生在色彩搭配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合理的指导,对学生在色彩搭配中的薄弱点进行着重强调。
4.强调色彩的空间混合练习
色彩的空间混合存在三个方向。首先是绘画色彩空间混合的练习,能够培养学生对写生对象的色彩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熟练地利用色彩来对学生对象进行描绘。其次是色光混合,这种混合模式在电视机中应用较为普遍。从电视屏幕出现的雪花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感知到红、黄、蓝三原色的出现。最后便是色彩两色或多色的并列,这种混合如果我们在一定距离之外观看,很难辨别其细节,容易将其混为同种色彩[2]。总的来说,加强这三类的色彩空间混合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各种色彩混合状态,为学生的临摹与写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5.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高中学生大多已经养成了固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都各不相同,部分学生甚至是初步接触系统的美术知识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美术教学计划,仿制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来进行课程设计[3]。加强“生生交流”与“师生交流”,活跃美术课堂的氛围,提升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好奇程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的美术专业课程中首要接触的是色彩的入门教学,所以教师在进行系统理论知识的讲解时,也要适当注意基础课程的教学。寻找适合学生美术技能培养的入门教学模式,认识到色彩教学中的“关键点”,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来让学生进行情绪的表达,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学生高考色彩静物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臧宏. 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美术色彩教学质量[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3.
[2]劉学卫.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色彩基础教学的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2018,(08):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