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摘要: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向学生展现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渴求答案的心里,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生活中,使化学课堂具有趣味性、新颖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实现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感知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1]
关键词:生活化场景 化学课堂教学 实施方法 实施案例
一、借助生活导入,增强学习兴趣
在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课的引入往往都是平铺直叙,学生学习化学,也只注重书中知识,不能很好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导致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激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已经具备一些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考虑新课的引入环节,深入挖掘教材,借助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时,我就采用了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有關酸雨的内容引入新课。教师先把从环境网站上搜寻的有关酸雨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如一片由于受到酸雨的侵蚀,不堪入目的厂房; 经历酸雨的洗礼已经开始泛黄污浊的高大建筑的墙体;由于酸雨杀死了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导致地里的庄稼长得矮小发黄,……面对这些有关酸雨的真实图片,学生对酸雨对人类生活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很想知道酸雨为什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危害,对新知学习充满了期待。
在教学化学材料与生活时,播放如何鉴别衣服用料视频,每当购置一件新衣服后,你一定很想自已鉴别它是什么类型的纺织品吧?其实这并不困难。只要从衣料角上各抽几条经纬线,用火柴点燃并观察其灰烬、闻其气味中正确判断。要是纤维在点燃后会边熔融边徐徐燃烧,灰烬以呈亮棕色硬玻璃状并有呛鼻子的特殊气味放出,便可确认是锦纶(尼龙)织品。“的确良”的化学成分是聚酯,主要是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所以布料的经纬线燃烧会产生上述现象时便可确认是“的确良”制品。布料要是纤维,燃烧后无灰烬而燃烧残留部分呈透明球状,同时又会出现一股明显的石蜡燃烧气味,则是聚丙烯特有的性质。棉布是天然纤维织品,这类织品的经纬线被点燃时易燃,灰烬呈灰色且量少、质软,并有燃烧纸的那种气味。而毛织品纤维在燃烧时呈熔化状收缩,燃烧缓慢,灰烬呈黑色且具脆性,同时燃烧时又会放出一股较为强烈的烧焦毛似的气味,则是所有毛织品的特色。
在教学物质的组成的表示时,可让学生搜集一些药品、食品的说明书导入新课,通过启发设问,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的组成元素、物质成分及含量,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化学学科从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2]。
通过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用于新课引入,成功地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学生思维能够迅速处于活跃状态,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利用生活现象引入新课,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借助生活体验,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除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还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化学知识中一些概念很抽象,学生直接理解就会出现 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先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入手,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化学概念,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就会对概念形成理性认知。
如在教学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时,教师先拿出一块玻璃,然后用平时切割东西的刀子切割这块玻璃,学生很清楚,是不能把玻璃切割开的。这时,教师拿出了一个特制的刀子,教师指着刀子的最前端告诉学生说这个是一小块金刚石,然后拿着这把特制的刀子去切割玻璃,只见教师在玻璃上划了一下,玻璃就一分为二了,学生一下就惊呆了,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专门为切割玻璃制成的刀子———玻璃刀,刚刚是金刚石的作用才使得玻璃被分开的。接着,教师又让学生拿出写字用的铅笔,教师指着铅笔芯告诉学生,这个是石墨做的。教师接着说,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的内在结构却是不一样的,导致物理性质不一样,这个现象就是同素异形现象。这样的教学,学生在金刚石切割玻璃和用铅笔写字这些生活经验中,充分认识了同素异形的概念,并能准确地掌握其内涵。通过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概念,对学生深刻理解概念有很大的帮助。要想得到准确完整的概念,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探索热情
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尤其对于身边生活中的现象,好奇心理更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积极心理,为学生设置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缺乏理论支持的心理产生冲突,产生探究欲望,激活思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3]
如在教学燃烧与灭火时,让学生说说家里物品着火,你会怎么办?然后让学生回顾燃烧的条件,得出灭火的办法,明白灭火的原理: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最后让学生比较得出不同的火灾如何选择不同的灭火方法。
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同学们你们有金戒指吗?(学生:没有)那你们以后肯定会买,你们在买金戒指等首饰时稍不留神,可能就买了个假戒指,还一直蒙在鼓里。(学生:那怎么认识真假金子呢?)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但就是不知其所以然,一下子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接着,师生一起探究如何鉴别真假黄金。
通过给学生提出生活中的问题,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景搬进课堂,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才能深入探究知识,从而确定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还能让学生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认识生活、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与化学有关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筛选和使用素材,在化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元素,可以让学生在身边寻找化学知识的影子,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励学生重视化学知识的学习,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