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茜茜
摘要:近年来,随着学习型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学习者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学生要想紧跟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形势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所以,在现代教育发展的背景下,自主学习已然成为其分支学科的重要组成元素。在此情况下,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与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有关,甚至与被大众广为接受的科学技术有关,还是对学生系统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发展进行锻炼的主要途径,对高中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教学
高中阶段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吸收,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对个人思维进行锻炼。在现代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应试教育对我国高中物理阶段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高考的重大压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逐渐加快教学速度,以便留出充足的复习时间。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极为不利的被动地位,只能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并进行强制记忆。这样一来,学生对于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自然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及效率。
一、自主学习的界定
自主学习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重视,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相关课题的研究也已经获取了-定的研究结论。自主学习所反映的主要是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高中物理不同学习元的认知、学习动机的选取及学习行为的建立等多方面。自主学习过程中动机的选择主要是学生的内在思考及其个人研究兴趣的展现。
二、高中物理学习现状
(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对本校及周围高中学校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的学习兴趣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于高中物理并没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其中多数学生认为高中物理学习是十分枯燥的。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及物理学科的基本属性,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物理知识,导致其物理成绩并不理想,久而久之,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
(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现阶段,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例如课程结束以后并没有对下一节要讲述的内容进行预习的习惯,总是循环往复地接受来自教师的讲解,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另外,在课堂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也不主动向教师提问,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柱动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
(三)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科学程度有待提升
就学生本身而言,大多数学生希望在物理方面取得好成绩,但由于教师授课速度的加快,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理解的连贯程度不断降低。随着教师授课内容的不断增加,学生堆积的物理问题也不断累积,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同时也无法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与时间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激发,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看法,激发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预习的动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与时间。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基于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价值,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学生对于学习时间的主动利用。除此以外,高中学习科目众多,每一科的课后作业都是无法避免的,往往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大大压缩的就是海量的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要斟酌考虑,发挥课后作业的真正作用,切忌实施题海战术”。
(二)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中之重。课前预习主要是学生个人进行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下一节课将要讲述的内容,以及该内容与本节课内容的联系。特别要注意物理教材中的实验设置,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对物理实验开展的意义、主要目的、实施步骤及最终结果等进行思考与想象。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逐渐了解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物理概念理解的加深。另外,为了进-步提升课前预习的应用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标注,这有助于课堂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以高中阶段摩擦力”的学习为例,在课前预习环节,学生需要对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存在的形式进行了解,然后对其产生的原因及能够对其大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思考。這样,学生就能够做好接受新内容的充足准备,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以外,前文提到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积极性,教师可将一般的预习任务转化成小程序游戏,将游戏形式与学习内容有机融合,同样能够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对教材内容进行回顾拓展
物理课程结束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翻看笔记或教材对本节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回顾,主要回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次强调的内容及教学重点。若在回忆过程中发现不能联想到的知识点,应及时翻看课堂笔记或教材。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的漏洞,真正做到查漏补缺。为了进一步提高物理复习阶段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物理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在此过程中,学生具有足够的思维发展空间,能够根据个人主观思想对思维导图的结构与所展示的内容等进行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新型的复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前文提到的利用网络技术的教学手段在课后复习阶段同样适用,教师可在课程结束以后将本节课所讲述的内容的相关资料、音频材料或教学素材等发布在网络平台上,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对某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拓展性内容进行补充。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等十分重要。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个人思维方式的锻炼与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知,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环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此外,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现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对于高中物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态度的转变,从而为高中阶段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加良好的内部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思佚,牟佳佳.浅谈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参与式教学[J].第二课堂(D),2021(0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