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通识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2021-12-13 14:22王艳芳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通识培养目标共同体

王艳芳

(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

全球性资源短缺、气候变暖、人口爆炸、疾病流行等问题对国际秩序稳定、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理应共同肩负起维护人类社会生存的担当和使命。全球化问题将世界各族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2017年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共赢”的中国方案,体现了激荡于时代浪潮里的中国之声。在世界局势变动不居、全球化挑战层出不穷的国际形势下,这一方案越来越获得世界各国的关注与支持。紧接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核心内容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从全球化角度来看,2019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关乎各国发展命运的全球性危机,这一世界性问题直击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性,各国和各民族共同抗击疫情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思维[1]。冯霞、黄晓妹(2020)等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契合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公共性诉求,也体现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公共情怀和公共精神[2]。全球性正是基于对公共合法性、公共合理性和公共正义性的追求,高云涌(2021)对此持异曲同工的观点,即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新冠肺炎的全球防控和抗疫的最终胜利将成为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标志性事件,反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汇聚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战胜人类进步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作出同心同向的共同努力,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中国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我国对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念和不懈追求[5]。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不仅需要经济的支持,还需要教育和文化的支持[6]。大学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大学理应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传播知识和促进文明交流及对话为未来带来共同的福祉[7]。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大学更应回归她的初心与使命,在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发挥先行作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来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养成科学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养成并强化着对于人类命运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统领大学通识教育,能够为个人的追求与发展澄清方向、为群体之间的信任与联结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开拓新的格局[9]。本文首先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下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培养目标,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依然面临着通识教育处境尴尬、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脱节、课程质量不高等挑战与问题,从而为深入贯彻落实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

一、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大学通识教育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适选择,是促进人类、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以及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平等对话、友好协商的价值追求。高等教育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全球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适应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培养人才。虽然人类社会基于不同的文化、宗教、制度,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具有共同的生存命运,大学通识教育必须担当起新的责任和使命,把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人作为当前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在溯源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发展和通识教育的内涵,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下的通识教育培养目标,为下文分析我国大学目前在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制定通识教育目标和实施相应课程内容、师资配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因为从制定设计、目标制定和具体实施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学校的相关教师、管理者对通识教育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在顺应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时代潮流中,大学理应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类、关心社会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新青年参与建设更加和平、开放、包容、美丽的共同世界。

(一) 通识教育的内涵

从字面上看,“通”有通达、通顺、变通、贯通、精通之意,在《说文》中,“通,达也”;“识”,即识辨、知识、常识、见识,指知道某种道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所谓通识,指一个人见识广泛、精通多方面的知识,又能融会贯通而知类通达。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10]。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文三大科学有一个基本了解,进一步的层次就是让学生认识三大科学会通之所在,了解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为因缘与依倚的原理[4]。回本溯源,作为理念的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旨在解放思想和精神,避免专门化和不作就业准备的教育”,近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美国高校继承了自由教育培养“全人”的思想,并发展为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的教育。1828年,《耶鲁报告》指出: “大学的目的,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培养领导群伦的通才。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或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这一报告提出要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要以全面的心智训练来完成要求开设广博课程,反对过早专业化,这一思想在美国高教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提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学生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至此,通识教育在美国被广泛引用。1998年,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培养每个人的修养,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要使用的知识、技能和人生态度。我国学者也对通识教育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旨在对全体学生普遍传授基础性知识、训练个性品质、陶冶公民意识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11];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文化教育[12];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13]。

尽管学界对通识教育概念表述不一,但其表达的基本内涵具有同一性: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就目的而言,即培养身心健全的个人和为社会负责的公民;就内容而言,涵盖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活技能,良好的态度和共同价值观,具有基础性、广泛性、非功利性等特点。本研究认为,通识教育要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诉求,培养身心健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了解世界和关心人类的“世界公民”。这一“世界公民”是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14]。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的通识教育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家和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提出的共性要求,体现了对大学生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价值观等的基本规定。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的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1. 传授人类社会共同的知识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要注重养成人的社会性,这需要通过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积累的共同财富来熏陶。接受教育的个体是社会性的存在[15],个体依靠社会获取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教育要培养人的社会性,这需要以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积累的共同文化为载体进行熏陶。大学教育应向学生提供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和完整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16];在培养学生品格、规范学生行为时,应把那些被广泛认可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目标[17],引导大学生形成共同价值观、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的通识目标应贯穿其大学四年。

2.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怀

随着人类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建立起一种互生互动的关系。社会是由无数多的个体组成的相辅相成的集合体,社会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个体如果离开了社会也会失去发展的条件,社会离开了个人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将会停滞不前,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18],校园生活便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作为国家的公民,大学生须具有爱国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世界的公民,大学生应尊重多元文化差异,公平对待不同种族、民族、性别、年龄的个体,关怀弱势群体,既懂得自身所处的外在世界之道以求生存与发展,更要懂得他与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与目的[16]。

3. 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需要培养站在世界舞台上引领未来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频繁的岗位更换,多样化员工群体及日趋扩大的全球化贸易等问题是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广泛的通识教育背景,具有沟通力和领导力[19]。从实际需要来说,社会要求其领导者具备的,与其说是现时经过专门培训的能力,不如说是掌握经验、关心问题、灵活解决问题以及善于动员的能力,这是社会迅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这需要通过大学的通识教育来实现[18]。通识教育在培养“软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他们应对瞬息外变的外界环境、满足终生学习需要和提升未来就业必需的核心竞争力。

二、当前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面临的挑战

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校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课程教学等各个方面与环节的通力合作,更加需要教育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认识到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现实意义,顺应社会发展形势和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深入贯彻落实通识教育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的通识教育目标。结合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宏观到中观层面分析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并非某一所学校固有的弊端,而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在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中所积累已久的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 通识教育处境尴尬,通识教育理念难落实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背景下,实施通识教育是高校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经之路,应该首先培养身心健全、心理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但是,由于通识教育不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且源头在于西方,因此在我们国家实施起来举步维艰有历史传统因素。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效仿苏联的专才培养模式,强调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具有某一领域技能的专门人才,把人作为“产品”来塑造而忽视育人,导致培养专长的观念根深蒂固。然而,通识教育是21世纪后才缓慢被国内高校所接纳,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且通识教育目标看似不直接为就业做准备,导致不受大学师生欢迎,所以通识教育处于尴尬地位,被误以为是现有的专业教育的补充,可有可无。这就难以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真正落实通识教育理念。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出,“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任务显然包括“人”的培育和“才”的塑造,分别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目标,二者应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且“才”的塑造必须基于“人”的培育。从句子构成来看,任务中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专门人才”是主语,但“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是对主语的修饰和规范性限定,凸显教育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素质发展的首要功能。但是,现代高级专门人才首先应是个和谐发展的人,其次才是所在领域的专家[16],而我国大学过于注重对“才”的塑造而忽视了“人”的培育。

(二) 课程设置与通识教育目标相脱节

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途径,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规划,它把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我国高校长期形成围绕专业划分课程,即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四部分,通识课程大量存在于公共课与基础课之中,以哈佛和北大为例,两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内容分布在三大科学领域中,均规定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但具体学分要求的差异明显,哈佛通识课程占毕业总学分的25%,而北大仅8%。美国通识教育的危机之一是通识课程缺少内在逻辑,只是披着“通识”外衣的“通识教育”[20]。这一问题也存在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国内许多高校的通识课程建设缺少严格而明确的标准与规范,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普遍存在“因人设课”现象,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需求、学生需要脱节。此外,课程之间缺乏综合性、贯通性,导致通识培养目标难以通过模块化的课程予以有效贯彻。最后,学生对整个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模块与课程之间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甚了解,造成他们在选修课程时存在很大的任意性,难以保证通识课程成为打开学生认识、了解社会领域或全面理解人类社会的一把“金钥匙”。因此,如何将通识教育理念及模块的课程目标具体化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保障模块与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和联系性等,都是当前我国通识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21]。

(三)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目的是以教促学和教学相长,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通识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节点。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公共课和通识课的界限不明确,学生对课程目标、课程重要性的感知程度较低,从而造成许多公共课程被学生视为“水课”,这就难以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具体来看,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存在于教师和学生在通识课程的“教”与“学”中深层次的矛盾中:首先,从教师层面来看,一是接受专业教育培训的背景使他们在教育理念上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教师缺乏娴熟驾驭通识课程教学的能力;三是教师在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有失平衡,“唯论文”这一无形指挥棒使教师难以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通识课程教学上。其次,从学生层面来看,一方面,在“精致的利己主义”影响下,学生学习普遍以就业为指向,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从而对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难以看到通识教育课程在培养其实际生活需要的能力方面起到隐性功能;另一方面,专业课程上的学业负担致使他们对通识课程学习存在畏难情绪而不愿意多花时间精力,普遍存在逃课或者代课的现象,导致通识课程存在质量堪忧、教学方式僵化和育人成效不显著的问题。

三、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实施通识教育的对策

通识教育并非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下的产物,却是时代发展对大学提出的客观要求。我国缺乏自由教育的根基,以及专业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使实施通识教育不具备利好的环境。但是,通识教育在突破狭窄的专业教育,培育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世界公民”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通识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稳扎稳打地步步推进。针对上述挑战,我国大学可以从制度、目标、课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积极培育益于落实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土壤。

(一) 加强制度设计,有效贯彻通识教育理念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应尤其注重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注重顶层设计,以制度建设来步步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和推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文件很少为通识教育留下一席之地,不利于人们从观念上重视通识教育。从国家层面看,建议将通识教育写入教育法规文件或出台专门促进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办法或条例。从高校层面看,一方面,设立专门落实通识教育的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规范通识教育的发展,负责规划、协调、执行通识课程及推进全校通识教育有关教学事务。哈佛大学很早就设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来统筹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工作,国内高校基本由教务部门来负责,北大也不例外,但高校的教务部门要负责教学运行与管理、学生学业成绩与考试等常规性工作,这样会导致领导层面不能将重心落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上,间接削弱了通识教育的地位。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对通识教育的重视落实到大学办学的实践过程中去。2019年,复旦大学出台《复旦大学“2+X”本科培养体系建设暂行办法》,首次从学校制度上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列起来,有利于从观念上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二) 明确通识教育目标,旨在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高校数量众多,分别处于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层次和类型,这些高校要结合国情、省情以及校情去制定教育目标,并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挑选合适的载体来学习通识知识、提高通识能力和素质。因此,面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要求,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时代趋势,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制定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立足本国社会发展需要并适应国际环境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要站在全球的视角,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为人类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其次,通识教育培养目标要体现人类社会共同价值目标,重视人才培养的思想道德标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学生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肩负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二是培养学生了解世界、关心人类的意识以及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三是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例如领导力、团队协作力、学习力等,为学生将来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自身作用提供能力保障。随着人类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迫切要求大学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奉献人类的远大抱负,为学生未来走上世界舞台去发展做好准备,北大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懂中国、懂世界、懂自我、懂社会”的卓越人才,这是适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实要求的培养目标。

(三) 优化通识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育人的质量

通识课程是根据通识教育目标而设计的学习任务及其进程的总称,通识课程体系应具有综合性和融通性,贯穿于大学生四年本科教育全过程,致力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向学生传授人类共同生活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培养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实际能力。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培养的人应该是能适应迅速变化的经济社会、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素养的“世界公民”。在课程实施层面,即要求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能够为学生传授人类社会普遍的知识、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关心社会问题的社会关怀、能够冷静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大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习做人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获得最佳程度的发展,从而融入社会,为人类生存与发展贡献他们的智慧与力量。

2. 课程内容

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世界公民”,需要以课程内容为载体。课程设计需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跨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二是促进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建立课程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大学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开设关于世界文明、中国与世界对话等方面的通识课程,或者从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生态、经济、疾病等核心问题出发开设跨学科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他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激发学生关注中国与世界、关心全人类共同命运的情怀。必须合理分配各类课程比例,减少共同必修课的学分或增加学生选修课程的机会。学生原有知识基础、能力、兴趣、发展指向等存在一定差异,多样化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能适应和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亦为有志于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提供发展空间。

3. 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为学生传授人类社会的普遍知识、培养他们社会共同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对于通识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来说,教师在开发、设计或选择通识课程内容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人类社会需求,防止“因人设课”的随意性,这就对教师在贯彻通识教育理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较高要求:首先,无论是担任哪一种大学课程的教授,必须提高对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认识,树立起“通专融合”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共生状态;其次,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承担通识课程教学的教师,这些教师更懂得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进行课程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最后,教师也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具有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认识,能够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知识涵养、科研精神等积极方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模范榜样作用。

4. 教学方法

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就是使学生从“应当了解什么”向“以什么方法去认识”转变,强化了历史方法、社会分析、数学与道德推理等通识教育课程[22]。通识课程的教学并非知识的传递或灌输,任课教师应该设计具体情境,创造条件、机会和任务,增加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密切互动,有助于刺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意志,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教学是落实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实践,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推进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学生应当了解什么”向“以什么方法去认识”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正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践上的价值追求是建立以交往、理解、合作为特征的和谐关系一样,通识课程的教学是师生间的交往与对话,是师生在心灵、人格上的相互理解,要坚持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使通识课程教学成为有生命的教育。因此,鼓励教师设计情境,创造条件和任务,促进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调动学生的“知、情、意”,刺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全面人格。教师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多使用对话教学,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不断趋近于通识教育之启迪思维、增进理解和人类关怀的终极目标。

四、反思与总结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智慧和理念,表达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态度和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基本方略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大学应该承担起新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实施通识教育以回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才的新诉求,把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人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主题。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既满足人自身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也强调人的社会性发展,注重增强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强调培养学生主动认识、了解和关怀全人类的意识,提高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求真求善的态度。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对大学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专业教育共同完成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但是我国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遇到了通识教育地位尴尬,即与根深蒂固的专业教育相比,未能在广大高校师生中扎根,从而在实施中遇到诸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诉求,将会对我们的高等教育提出挑战,在培养目标上应向学生传授人类社会共同的知识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怀以及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实际能力。本文针对目前大学实施通识教育还存在的地位不高、目标不明确、课程不够优化等问题,提出未来大学应该努力的方向:首先,在强化通识教育理念方面应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上保障通识教育的应有地位,为通识教育课程、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落实制定蓝图。其次,明确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和落实,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育的主体功能是培养人,而通识教育正是在培养身心健全的、“完整的人”方面蕴含丰富,在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学校应该唤醒与激发大学生肩负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美好愿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了解世界、关心人类的意识以及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为学生在未来参与全球治理中能发挥自身作用而提供能力保障。最后,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关键主体有教师和学生,中介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高校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定位来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育人的质量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通识培养目标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