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剑平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世纪更迭进一步刺激了对于未来的思考,20世纪末,日本开始关注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以振兴农业、农村。1999年,重新制定、公布了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1]。其基本目标是“保护国民生活”,实现这一目标的四个基本点分别是:“食料的安定供给”“重视农业·农村在各方面的作用”“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农村的振兴”。相关学会、大学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其中东京农业大学从2000年开始组织召开“思考新世纪食与农与环境”的世界学生峰会。在这股风潮中,日本高等教育界也以新世纪为契机,推动农学教育进一步发展。2003年,李水山先生从体制层面对日本的农业教育展开了概观性的研究[2-4]。
如同中国提出“新农科”的设想,日本农学专业建设在新世纪同样展开了多角度的尝试,或者从农林牧副渔的各个传统大农业分支出发向纵深发展,或者突破传统农学对应第一产业的特点,从工学、药学等第二产业的角度开拓农学新产业方向,或者从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分野探索农学新发展的可能性,或者借用生命、环境、生态等新兴科学重组农学,或者抓住一个产业、文化热点倾力打造,虽然这些名目繁多的非传统农学学科背景的农学专业不无刷新农学印象,但是都强调农学的基本属性,对此本文使用了“农学系统专业”的名称。
最近几年,农学系统专业建设成果尤其丰硕。2015年,龙谷大学新设农学部(日本的学部相当于中国的学院),这是时隔35年日本新增设的农学部(1980年,原九州东海大学,现东海大学设立农学部),由此掀起了增设农学系统新学部的高潮,其中包括国立大学的山梨大学、德岛大学、福岛大学等,还有私立大学的吉备国际大学、立命馆大学等,2018年4月,建立了私立的新泻食料农业大学。2020年4月,私立摄南大学开设农学部,十文字学园女子大学将在人类生活学部增设食品开发学科。
本文统计汇总了日本94所拥有农学系统专业的本科大学,对于日本展开农学研究与教育的大学做系统的梳理,从这些大学的农学系统专业设置角度看日本社会对于农学的认识特征,再从各个大学的学部归属、专业建设总结日本学术界关注农学的角度以及发展特点,为进一步比较研究中国的农学教育提供参照,为中国的新农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农业的对象异常丰富多彩,所有培育人类生活中利用的生命的活动都是农业,因此农学就是研究生活所必须的所有生命的学问。农学以成为食材的谷物、蔬菜、家畜、家禽和水产,以成为住宅、衣服的木材、棉花、桑蚕等动植物,还有作为装饰品滋润生活的花卉、珍珠等等生活中的各种生物为对象,研究它们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进入新世纪又延伸到了消费领域。就是说农学不仅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而且进入了第二产业的工业,现在还在积极营造第三产业的研究与产业空间,由此提出了六次产业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思路。产业界的这个变化直接刺激了为他们培养人才的农学教育,提供新的研究领域,由此诞生新农学。
农学最主要的研究目的不仅是如何利用这些被培育的生物,如何可持续利用才是更重要的问题。生命不是无中生有,无节制的消费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一旦物种灭绝就再也不会出现同样的东西。另外,风调雨顺时的大丰收可能直接导致市场上的商品供过于求,于是经过长时间培养的生命最终被浪费。即便供需平衡,流通、销售的渠道如果不通畅同样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价值与利润。只有所有条件都具备了才实现可持续利用,其中包括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环境、以及培养未来承担者的教育等环节,需要研究各个领域,找到最有效的方法。
实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农学还可以进一步细致地分为农艺化学、农业经济学、农业工学等学术领域。农学不仅支撑着人类的衣食住,而且是贡献于流通、经济等社会活动以及保护物种的学术分野。探索孕育、保护生命,并将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的方法,对于人类生活来说不可或缺。
大学的一、二年级全面学习从生物学、化学等基础科目,到营养学、食品学、环境科学、教育学的相关课程,掌握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教育等基础知识。广泛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农业的多角度理解。随着年级的提高展开专业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学生配置到研究室,在深入学习的同时,逐渐开始接触研究,建立起农作物的品种改良、水产品的繁殖、发酵·调味料等的食品加工、食品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环境污染等研究意识。大学也并非能够提供任何挑战的条件,这时,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进一步提炼就显得更加重要。
如果说全面的学习丰富了研究课题,练习、体验型的课程则加深了理解深度。多数大学都设置了大量农业实习、加工实习等实习类课程。此外还有实地调查等在现场学习流通、销售的机会。通过亲身见证、感受来深刻理解各个过程,整体把握农学。不仅通过课堂学习注入知识,还通过亲身实践切实掌握知识。各个大学的设施、设备可以做哪方面的练习,体验差异很大。有的大学有农田、牧场,也有的大学可以在巨大的养殖渔场做繁殖实验,还有的大学有实际制作发酵食品的设施。是否能够展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或者实验受大学条件左右,选择大学的时候需要准确把握。另外,因为农学是关于衣食住的学问,所以这些对象就在人们的身边。一日三餐、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超市货架上排列的加工食品及其保存方法、行情、价格等信息,深化理解的契机随处可见。可以说,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有问题意识,就可以深化对农学的理解。
这样一来,生活本身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对衣食住是如何得到支持的问题感兴趣的人最适合学习农学。在农学系统的院系可以学习到食物、住房、服饰是如何生产的,又是怎样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如果进一步专业化,可以在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产品,以及打造经济发展新模式、环境保护等各方面深入学习、研究,这些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生活的丰富性。从这个角度上看,要想进一步丰富人类的生活,探究其方法,农学是首选的学问。
同时,对于喜爱生物的人来说,农学也是主要的选择。以生物为研究对象的学问除了农学,还有生物学、生化·生命科学、医学、兽医学等。生物学是基础学科,构建了其他的应用科学基础的知识体系。生化·生命科学研究生物的细胞、分子层面,并把他们应用于食品、医学。医学、兽医学以人、宠物、家畜为中心,研究动物的健康、疾病。与这些相似的学问相比,培养植物、动物,并以各种形式利用它们的农学可以与生物建立更加深入的关系,可以通过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学习。在喜爱生物的人群中,如果想着重通过实际接触生物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或者在现实社会发挥作用,农学是首选。
农学专业毕业之后的出路以食品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但是因为同时也学习了流通、销售,所以在其他领域同样有用武之地。不过多数大学都罗列了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国际公务员、大学教授、中学教师、农业技术员·研究员、生化技术员·研究员、生物群落管理士、酿造·发酵制品规划·开发·研究员、生化关联企业规划·开发·研究员,乃至奶农、家畜人工授精师等就职方向。
从日本94所大学的农学系统专业所属学部上看,36所大学为农学部(群),数量最多,还有3所大学的学部名冠以农学或农的要素。
以日本著名的京都大学农学部为例,农学部下设资源生物科学、应用生命科学、地域环境工学、森林科学、食料·环境经济学、食品生物科学等6个学科。
在资源生物科学科学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可以作为食料、生活素材的生物的构造,开发其潜在能力,掌握安定生产的知识和技术。在应用生命科学科对于农业生产、发酵·食品·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等现场产生的问题做基于生命现象原理的研究,并且为了把这些成果应用于新生物技术开发,而展开教育。地域环境工程学科的目标指向是在充分考虑环境的前提下,解决与有效的食料生产、地球环境相关的能源问题等。其中的水·土·绿系有设施机能工学、水资源利用工学、水环境工学和农村规划学4个专业方向,食料·能源系有农业系统工学、田野自动化技术、生物传感工学3个专业方向。食料·环境经济学科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食料问题和环境问题为研究课题,考察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人口问题和农林水产品的贸易问题。同时,也对可持续性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存在方式展开跨学科研究。在森林科学科学习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森林保护、可持续性管理等内容,探讨森林资源的生产技术和木材、纸张、生物分解性塑料等各种林业产品的利用法。食品生物科学科以培养食品开发、生产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为目标。低年级系统学习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高年级开始专业性课程,掌握高度的实验技术[5]。
还有18所大学的农学系统学部以“生命”冠名,如京都产业大学在2019年新设了生命科学部,针对生命科学最主要的环境·生态、食料·资源、医疗·健康三个领域的各种问题,从先端生命科学科和产业生命科学科两个角度加以研究。
实验科学的先端生命科学科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通过以实验为中心的课程和研究实践,一面井然有序地学习生命科学的专业知识,一面磨炼专业技能与眼光,追求生命科学的高度专业性。二年级开始再分3个专业培养各自的专业性。“生命医学专业”系统学习生命科学基础,主攻有关人、动物的医疗,健康的分野。在深入理解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的生物聚合物的构造、机能,细胞器和细胞的作用、基因组等生命科学基本事项的同时,学习如何使用这些知识,了解人·动物的医疗和健康、疾病的原因,开发治疗方法。“食料资源学专业”系统学习植物以及食料资源相关分野。学习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与农业相关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掌握食料资源的持续性生产及其利用等的专业知识。从全球化视点研究伴随世界性的人口增长而出现的粮食危机等问题。“环境·生态学专业”系统学习生命科学中拥有宏观视野的生态学、环境学、生物进化等分野,预测生态系统的未来,通过确认适合维持的方法,解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学习保护生命和环境。
社会科学的产业生命科学科要用生命科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社会性问题,培养在各种产业分野深刻理解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并应用于现代社会的专业人才。一年级开始学习经济、经营等社会科学科目,注重对生命科学与社会接点的理解。二年级选择进入专业学习。“医疗与健康专业”在医药知识的基础上,思考未来的社会、医药品关联产业,主要学习如何把医药系统的研究成果与医疗、医药品关联产业联系起来,在提高开发药物的知识、制药医疗情报等社会科学素养的同时,展开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学习。“食与农专业”在食料资源知识的基础上,思考农业、食品关联企业的未来。学习从农业商业论,到以与农业相关的动植物为对象的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如何与社会衔接,考察现代农业、食品关联企业的课题。“环境与社会专业”在环境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思考社会、环境相关商业的未来。通过聚落山地生态学等,在发现、理解地域的环境问题的同时,寻找解决方案。学习将环境领域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与环境问题的解决、环境商业相结合[6]。
此外,还有通过与其他学科组合命名以限定范围、凸显特色的例子,以关西大学、麻布大学、帝京科学大学、大阪府立大学、京都府立大学设立的生命环境学部数量最多,福山大学的生命工学部、关西大学的化学生命工学部、弘前大学的农学生命科学部、东京海洋大学的海洋生命科学部、东京工业大学的生命理工学院也都充分反映了各个大学关注农学的独特视角。
另一个频繁出现在农学系统学部名中的关键词是“生物”,其实广义的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是近义词。日本有14所大学的农学系统学部以“生物”命名,包括京都先端科学大学生化环境学部,其中生物资源学部又占多数,有日本大学、秋田县立大学、福井县立大学、三重大学、岛根大学,岐阜大学应用生物科学部,德岛大学生物资源产业学部,石川县立大学生物资源环境学部,东京农业大学应用生物科学部和生物产业学部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取向,纯粹用基础学科命名的学部,只有长浜生化大学生物科学部和东海大学生物学部,冈山理科大学的生物地球学部的构成则比较特殊,在唯一的学科生物地球学科之下除了农学系统的植物·园艺学专业、动物·昆虫学专业,还有天文学、恐龙·古生物学、地理·考古学、地球·气象学等共6个专业。
日本大学不愧是日本规模最大的大学,在它的生物资源学部下面竟然设立了12个学科。
生命农学科在粮食生产、绿地设计等传统农学、园林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植物的生命科学新分野,并展开最前沿的研究。尤其重视现场科学教育,展开实践性教育指导,培养从栽培植物的遗传基因层面开始,在作物栽培和自然、绿地环境设计等领域具有优秀判断力和技术的人才。
生命化学科应用化学知识和最新的生物技术,对于所有生命体及其生命活动的物质机能开展分子、细胞、个体层面的研究,进而,把获得的知识应用在解决与生命·饮食·环境相关的各种问题的上,以贡献于可持续并且富饶的社会建设。同时,建立起精致而独特的课程体系,培养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的知识丰富、专业性强的人才。
兽医学科以动物医疗为主干,目的是在维持、增强动物健康的同时,贡献于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为此,兽医学科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以探求生命活动机制、诊断·治疗·预防疾病为基础,针对公共卫生、野生动物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等广泛的领域,培养拥有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知识与技术能力的兽医。
动物资源科学科以推动研究、训练动物所拥有的各种能力以及机能,并把它们应用于人类社会为目的。为此,学科的教育、研究分野为动物生命科学、动物生产科学、动物环境科学以及它们的跨学科领域。通过这些教育·研究,培养拥有能够适应多样化社会广阔领域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才。
食品商业学科通过以“食料资源·环境”“食品产业”“饮食文化·食品科学”的三大支柱构成的课程,学习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体系,具有实践性的食品创造性,追求崭新的食品的未来。在以经济学·经营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科目为基础的同时,吸收“文理融合”的要素,通过小班教育和重视现场,从日常饮食到全球性问题,深入挖掘与饮食相关的各种课题,培养食品生产人才。
森林资源科学科以培养拥有森林环境、森林资源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理论思考与现场应用和设计能力,并具有专家级伦理观的人才为目标。也就是在学习森林及自然环境的同时,掌握人类共同财产的可持续资源利用方法,培养贡献于森林利用的循环型社会人才。
海洋生物资源科学科在努力维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并且有效利用管理的同时,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与高效的生产与利用相关的生命科学、资源生产学、环境科学领域知识的广泛学习上,培养拥有广泛的教养与把握整个社会的综合判断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调和海洋生物环境保护与丰富人类生活之间的矛盾,并且是国际通用的人才。
生物环境工学科以全面学习利用自然系统,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生产为基础,包括生活环境的创造及其应用技术,培养能够打造出充分调和水·土环境、地域环境、环境保护前提型土木技术、与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的环保型建筑人才,能从工学的角度开发生物量能源等生物环境的人才。
食品生命学科针对新食品开发展开最尖端的研究,在理解作为基础的食品科学的基础上,就开发有效维持健康的安全食品开展教育、研究,致力于培养拥有丰富饮食知识、新知识与新技术兼备、贡献于社会的技术人员、研究开发人才。
国际地域开发学科培养发展中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开发(包括农业技术合作在内的农村开发环境保护等)分野的人才,进而培养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应的跨国工作能力,以成为农业·农村开发领域的专家、国际机构的职员、海外企业的工作人员。
应用生物科学科对于生命体及其周边环境从基础到应用的展开广泛的研究和教育。近年以来,基于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基因解析的生命科学生物产业应用研究备受社会期待,作为对社会期待的回应,培养广泛学习生物科学专业知识和技术,并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人才。
生活的生物学科综合,教授“生产·利用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三个分野的知识,在学习生物学关联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实施与地域协同互动的实践性教育,培养掌握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贡献于创造安全、安心的生活以及可持续型社会的人才[7]。
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生物学出现了各个研究分野进一步细致区划的碎片化问题,于是学界想用生命科学、生物科学重新统合生物学研究。应用科学的医学、农学等本是广义的生物学的组成部分,狭义的生物学是传统基础学科。现在生命科学、生物科学与农学共同构成主流农学系统学部的名称。当然,在农学领域,农学是传统的学部名称,而生命科学、生物科学带给人们一丝新鲜感。生命科学、生物科学的农学定位更多地表现了用新兴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重新整合农学的意欲,为农学与农业的创新寻找新路径。
农学部给人广泛展开农学各个分野的科研与教学的印象,但是也有的高校通过限定范围来体现独特性。有些大学的学部名采用农学的下一级类目,如带广畜产大学的畜产学部、东京海洋大学的海洋生命科学部、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等;还有一部分大学的农学系统学部直接使用其他学术分野名目,如公立鸟取环境大学环境学部的环境学科、东京药科大学生命科学部的应用生命科学科、千叶工业大学先进工学部、星药科大学药学部、长冈造形大学造形学部建筑·环境设计学科等。这些学部名称不仅反映了相应大学建设、切入农学的独特角度,还反映了围绕大学特色建设发展专业的思路。
具体地看,千叶科技大学只有药学、护理学和危机管理学三个学部,医疗、医药的专业性一目了然。危机管理学部下设危机管理学科、保健医疗学科、航空技术危机管理学科和动物危机管理学科。其中的动物危机管理学科被视为农学系统的学科,虽说与兽医学有比较多的重叠,但是危机管理的视点还是非常突出。动物危机管理是指对于动物与人接触中的风险、危机的管理,其中包括对于动物的风险、由动物给人带来的风险等做基于科学认识的风险评价,检讨减轻、回避风险的对策,实行管理,把业已发生的灾害等危机对于动物的影响等降到最低点,检讨、实施早期恢复的略策、方法。在动物危机管理学科学习跨国感染的知识和对策,宠物、家畜等的医疗和护理以及发生灾害时的管理对策等人与动物共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学科下设动物生命科学、动物护理学、野生动物管理学、动物资源学、水生动物学等5个专业[8]。经过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尤其是对于病源的追迹(不管病源是否是蝙蝠)和病毒的扩散,危机管理显得更加迫切,其实禽流感、猪流感已经在不断提醒人类注意动物危机的管理,对于人类与动物的共同关怀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日本在农学系统专业的建设上展开了各种尝试,除了通过各个学术分野反映各个大学建设农学系统专业的特色,还相反地采用打破学术分野的界限,展开跨学科教育的方法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冈山大学在这类尝试里更加特别。
2017年开始,冈山大学设立了一个名为“全球发展规划”的学部级教学单位,以留学生和长期在海外生活的归国学生为核心,打破学部、专业的界限,通过自由的实践性学习培养国际化人才。特点一,与选修导师协商,选择能够实现自己所关心未来目标的相关课程,制定针对个人的课程体系,超越现有学部、学科范围自由地学习。特点二,“全球发展规划”的共通语言是英语。入学后随即进行相应水平的专业英语课程,切实掌握英语,对于母语不是日语的学生还有集中的日语系统教育。特点三,上课以小组讨论和讲演为中心。拥有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经验的学生齐心协力相互学习,提高对于多文化的感性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特点四,与地方、非营利组织、企业联手实施实地工作、实习,探求用大学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实践能力。为了开阔国际视野,还鼓励学生留学外国[9]。严格地说,“全球发展规划”只是从另一个角度为学习农学提供了机会,因为冈山大学另有农学部,为这个特殊学部的可能性提供了基础保障,造就了这个独一无二的角度。
家政学是日本女子大学的特色专业,非常普遍。现在为了刷新印象,更多的大学家政学以生活命名,如实践女子大学生活科学部、广岛女学院大学人类生活学部、十文字学园女子大学人类生活学部、昭和女子大学生活科学部等。而作为教会学校的惠泉女学园在1929年建立之初“圣经”“国际”“园艺”就成为正式课程的特色内容,至今仍被视为学校的“三大基础”。1950年成为短期大学,并开设英语科和园艺科,1987年升格成为大学,2005年建立人文学部和人类社会学部的体制,2013年在人类社会学部开设社会园艺学科,一个闻所未闻的学科名。
社会园艺学科以园艺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寻找解决地方社会问题的线索,为园艺寻找在可持续性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社会园艺学科的培养目标是融合园艺学与心理学,探讨在自然中生活的意义与人际关系中生活的意义,同时理解“关系存在”的意义,通过实践性训练教育完成教育课程。社会园艺学科下设园艺文化与心理专业,培养营造挥洒汗水、亲近土地、培育植物、悲悯生命、拥有花朵的生活的女性。惠泉女学园大学重视学校传统,学校发展的一惯性非常突出,是犯罪心理学“破窗效应理论”的著名实践者,以地铁站前花坛的栽培、管理为切入点,在全国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所以,看似莫名其妙的学科名,其实有着扎实的社会实践基础和心理学理论基础[10]。
即便以传统的农学部命名,也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比如带动建立农学部新高潮的龙谷大学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是“文科的农学部”,旗帜鲜明地打出自己的特色。之前的龙谷大学有文学、经济学、经营学、法学、政策学、国际学、理工学等8个学部,文强理弱的特点一目了然。把建设重点放在文科上的农学部,对于学校来说是扬长避短,对于学科来说是找到一个崭新的切入点,由此展开了独特的学部建设。其定位也不可谓不高:从食品的循环切入农业,以解决全球性问题。龙谷大学所谓的“食品的循环”是指农作物的养育、生产、加工、消费,农学部把生命不可或缺的“食”与其基础的“农”系统结合起来展开教育。
在植物生命科学科学习农作物的生命结构,科学地理解植物的力量,学习植物的生理、遗传原理,了解培育农作物的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学习新品种的开发。在资源生物科学科学习培育农作物的技术,基于科学的实践性农业技术,最大限度地打造发挥农作物生产力的环境,培育支撑可持续性农业的平衡感,学习农业、环境、健康等视野广阔的农学。在食品营养学科学习食品的营养和人的健康。以培养理解农业的管理营养师为目标,在地域社会、福祉·医疗现场掌握食品营养和人类健康正确知识和技术,与当地厨师携手,研究地域食品、传统调味。在食料农业系统学科学习支持食与农的地域与经济的结构。理解食品、农业的社会、经济问题,学习从食品、农业的商贸到农村文化的各种知识,具备全球化的视野,掌握社会调查、数据分析能力和沟通技巧[11]。
虽说农业为衣食住的生活提供支持,但是最直接、日常的还是食,这个特点也充分体现在农学系统教育中,食料是农学的基本研究、教学内容。在21世纪的农学建设中,又出现了一些变化,不仅是第一产业的食品原材料的食料生产,而且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发展六次产业的急先锋。食品相关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学科名、专业名里,学部则有立命馆大学饮食管理学部、东洋大学饮食环境科学部、宫城大学饮食产业学群,甚至建立了以食料为号召的大学新泻食料农业大学,设有食料产业学部,可见食品在新农学专业建设中特殊的地位[12]。
龙谷大学在宣传自己的农学部的文科特色的同时,也强调了食品在农学部中的核心意义,但是基本框架还是传统农学。而早在2005年,宫城大学就开设了由农场商业学科、食品商业学科、环境系统学科组成的饮食产业学部[13]。2017年开始,宫城大学采用打破传统学术分野的学群制,由食品资源开发学类和食品商业学类组成了饮食产业学群[14]。立命馆大学更是单刀直入地切入饮食的主题,2018年开设了饮食管理学部,虽说也是农学系统里的学部,但是不直接介入第一产业。
立命馆大学饮食管理学部的建立标志着在日本实现了饮食的综合研究与教育。从身边的生活、健康,到政治、经济、环境、能源,乃至资本主义机制、贫富差别等问题都与饮食有关系。“饮食科学”(Gastronomic Arts and Sciences)围绕饮食的这些问题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个领域展开综合研究。饮食管理学部对于这样的饮食科学,在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经营学(管理学领域)基础上,从包括人文科学(文化领域)和自然科学(技术领域)在内的三个领域出发,展开视野广泛的综合教育。实现这个综合性的方法就是不在学部下细分专业,以培养学生用复眼性的视野思考饮食世界纷纭复杂问题的能力[15]。
尽管立命馆大学饮食管理学部强调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个分野展开综合研究,但是就教育单位来说,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立命馆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从学校的角度看,其综合性可以通过学部的合作,以最低的成本完成。同样条件的还有京都府立大学。
2019年4月,京都府立大学在文学部下建立了和食文化学科,明确了人文科学的基本属性,不过也强调了融通文理的特点,即和食文化学科超越文理的界限,从人类学、历史学、文学、经营学、食品科学等角度学习和食文化。通过确认其课程设置可以发现非常明确的文史特点,与培养目标的设定是一致的。培养在和食文化的学识的基础上有真实教养,向世界宣传日本文化的人才。和食文化学科从5个方面思考和食文化,“饮食人类学”思考人类饮食的意义;“和食史学”思考从古至今和食的历史;通过日本的古典文艺的语言、表现学习“和食文艺”;“饮食经营学”学习城乡建设、观光、商业;学习食品科学、营养学的“和食科学”。其中三个方面属于人文科学范畴。事实上,尽管京都府立大学只有3个学部,却有生命环境学部,其下既有饮食保健学科,也有由植物生产科学专业和生物机能科学专业组成的农学生命科学科,关于饮食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教育在这里有充分的空间。因此,从学校整体学科分布来看,和食文化学科的设置并不唐突[16]。京都的地理位置也成为京都府立大学开设和食文化学科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因为古都京都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中心,也是和食的核心地区,拥有最丰富的和食资源,连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文化厅也迁到了京都。而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日本以“和食:日本的传统饮食文化”为题的非遗申请。和食申遗成功,直接促成了和食文化学科的建立。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以21世纪的到来为契机,产业的新农业、行政的新农村、学界的新农科的思考应时而生。相对于中国大张旗鼓地打出“新农科”的口号,日本则非常低调。大张旗鼓具有宣传、号召的意义,可是口号本身对于新农科的建立没有意义。新农科的建立取决于学者的研究,而所有的研究都是“新”的,否则就不是研究,那么新农科的涵义就可能受到质疑。以世界范围来看的话,天天诞生新论文,如果不是剽窃、造假就意味着天天诞生新农科,今天提的新农科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日本学者不管是在传统农学的框架下,还是利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审视农学,都是在尝试新农学的建设,都是在为新农学添砖加瓦。有鉴于此,本文没有使用在中国耳熟能详的新农科名称。
大学一方面要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为自己培养的人才寻找、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以产业、行政等积累的数据为依托,以它们的诉求为动力,建设发展专业;另一方面,抛开现有理念、惯式等的束缚,从基础理论层面确认、开发农学知识与技能在社会上的应用市场,发现农学新的可能性,开拓新的农学教育与产业空间,在解决社会提出的问题的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发展蓝图,与社会各界互动,共同促成农业、农村的发展。大学农学系统专业建设表现出特殊的活力,在日本社会少子化无法为大学提供充分的生源,以至于很多大学苦于缺乏生源,甚至不乏缩小规模,削减专业,乃至大学合并的今天,增设了数量可观的农学系统专业。在专业建设的背后是学科的重新整合、规划,赋予农学部以新的教育、研究内容,或者干脆从名与实两个方面改造农学,这时广告效果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元素。但是,没有发生一窝蜂的问题,因为各个大学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研究传统,这是立身之本,日本大学对此有广泛的共识。
产业是传统专业分类的基本出发点,因此有农学、工学、商学等学科专业,乃至专科高校,产业与专业合一的认识途径为理解专业与产业的关系提供了非常直观的视角,也成为最基本的认识方法。现在重新从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一级学科及其下属的二级学科的基本理论出发认识、理解农学专业的途径日益受到关注,对教育、科研来说是关注更加深层的基本理论,重新认识、整合农学,于是生命、生物、生活、环境、生态等名词出现在农学系统的学部、专业名称中,农学性质不再从专业名称中一目了然地体现,同时学习农学的机会陡然增加,打破了农村=农业=农学的传统认识,大大扩展了农学专业的可能性。不仅打破了农学、农业的第一产业框架,而且明确了城市里同样拥有农学的天地,第二、第三产业同样有农学人才的用武之地,其意义又超出了把第二、三产业拉到农村的六次产业。因为农学专业的复杂性,所以本文另造了一个词语,即“农学系统专业”。
从学科基础理论思考农学的理论与技术反映了日本学界对于基础理论的重视,理论深度制约着创新能力。从学科基本理论出发的思维模式为学科交叉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机会,大量交叉性但是具有农学基本性质的专业由此诞生。在丰富了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落实、强化了不同高校农学专业的特色。这个学科基础理论与专业培养的实用性诉求也一脉相承,是实现实用性的前提,也是区别于职业学校的标志。
在农学系统专业的建设中,食品专业异军突起,成为农学系统专业建设的热点,以食学为特色的农学系统的学部接二连三地出现,把农学研究与教育的领域扩大到了第二、第三产业。尽管中国也把食品吸收进农学系统,农业院校普遍拥有农业与食品学院,也有食学教育的研究[17],但是还没有认识到继续往人文社会科学延伸的意义。浙江农林大学宣称已经完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学科链建设[18]。确实,浙江农林大学现在有了从种植到加工等与食品相关的专业,但是食品加工只是在技术上完成了食品上餐桌的可能性,要真正上餐桌还需要流通等环节。如果没有被消费者选用,生产出来的食品的最终去向是垃圾处理站,而不是餐桌。食品的意义通过人的消费才实现,消费涉及民俗意识、宗教立场、美学判断、社会价值等等纷纭复杂的要素,还会涉及法律、政策等各种问题。从这个角度说,浙江农林大学不仅没建立起来食品的学科链,而且缺少实现食品价值最重要的环节。
本文分析了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农学系统专业建设情况,从所涉及丰富的学科背景上看,农学系统专业远远超出传统农学的范畴;从学术的立场上看,可以视为从农学出发整合学术分野的产物;如果站在产业的立场上,可以视之为从农业出发整合产业的产物,提出六次产业的概念;如果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日本的农学系统专业把国家战略技术化,而且因为农业、农村的特点而触及世界各个角落。这些问题都有待今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