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江,沈成君,安泽会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2018年新农科概念提出后,教育部经过前期研究与策划,于2019年成立新农科建设工作组,随后中国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全面唱响(《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按照教育部的部署,高等农林院校积极响应和启动新农科建设战略,新农科教育实践迅速开展,发表了多篇新农科教育改革的文章,为继续深度推进新农科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从严阐述了发展新农科的使命与要求,从知识体系、组织结构、办学类型、利益主体、发展方向等五个方面揭示了新农科的内涵特征,提出从更新理念、创新知识、变革模式、重组结构着手探索新农科融合性发展路径[1]。张艳等分析了社会与高校层面对农科人才培养需求的转变,提出了现阶段农科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困境,从协同育人、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农科人才培养趋向[2]。周统建从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高等教育关联性角度提出了林业院校应面向林业行业需求从知识体系构建、专业结构构建、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方面推进新农科建设[3]。应义斌等提出新时代“农林人”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着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通专高度融合、侧重个人本位等方面探索新农科建设之路[4]。刘竹青提出了新农科的内涵,通过梳理农业 1.0 到4.0的演变过程,分析我国农科发展所取得的进步、面临的使命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新农科的建设路径,包括组建新农科发展联盟及构建新农科理论体系等[5]。程燕珠等揭示了新农科建设内涵,探讨了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从调整高校战略、提升内涵建设等方面实现路径优化[6]。马香丽等对跨界视域下的新农科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从知识、实践、思想和时空四个维度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从立德铸魂、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角度探索新农科人才培养路径[7]。郝婷等通过对传统农科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新农科内涵及主要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扎根大地服务“三农”建设、更新新农科研究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造升级传统农科、打造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推进新农科的举措[8]。王平祥等认为目前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急需转型与重构,建设发展“新农科”正当其时,要进行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要促进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要促进办学主体资源共享与集成创新,要促进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交流[9]。
焦新安等揭示了新农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提出涉农综合性大学应避免与农林高校同质化发展,需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及各类资源优势,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组织体系构建、新标准的构建方面探索新农科发展之路[10]。董维春等明确了通识教育对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并基于南京农业大学实践,构建了面向新农科的农业特色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凝练出农业特色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经验,包括强调“通特”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链接、优化支撑要素等[11]。包军、赵小敏、廖小平、吕杰、张永亮等从院校研究的视角,分别基于东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实践,总结了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培育卓越农林新人才、推进学科建设、落实“绿色+”的办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经验与思考[12-16]。
董维春等在传统到现代的高等农业教育一文中分析了世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划分为综合化时期、专门化时期和多样化时期三个阶段,给出如何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和第四次产业革命开展新农科教育[17]。青平等基于新农科对基层教学组织提出的要求,分析了农林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在组织结构、组织权责、组织活力及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依据华中农业大学的一系列实践,提出了以“一化三性”为特点的新农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策略[18]。蔡晓卫等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工智能+新农科”建设对于提升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提出从优化责任主体、构建协同机制及教学体系方面着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19]。
在总结过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参考新农科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回答当前新农科给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到底提出了怎样的要求,需要我们的人才培养究竟该做出怎样的应对。
新农科是面向新产业新业态、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为核心,以打造美丽中国为重要使命,在传统的农业学科基础上渐进发展起来的,与多个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具有现代化、信息化等新时代特征的现代农业学科。新农科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是我国高等农林教育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担当,体现了高等农林教育面对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及解决出现的各类新问题的主动意识,体现了高等农林教育勇于“育新才”“开新路”“树新标”的胆魄[20]。
建设新农科,育卓越农林人才,需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突破专业樊篱、消除校所隔阂、打通校企隔断,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原则,实现农科知识体系创新,学科专业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突破农科人才知识体系过窄、农科人才与市场的匹配度不高、农科知识产出与培养效率偏低等瓶颈。
英国学者吉本斯提出了知识生产的两种模式,“模式1”是以学术兴趣为主导,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生产,同质性是知识生产组织的主要特征;“模式2”重视“跨学科”“应用情景”,强调知识生产组织的异质性与多样性,注重“社会问责与自反性”。农科的知识生产既要重视“模式1”,注重农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延续性,又应面向新时代对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基于多个知识领域进行跨学科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尊重农科知识内在逻辑,强化相关子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相关机制,促进新农科知识不断产出[21]。近年来,吉林农业大学注重将食品安全、农业农村治理等方面的知识,基因工程所涉及的生物技术、遗传学、信息科学以及人工智能所涉及的哲学和认知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融合的知识纳入新农科的教学范畴,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性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能力。
一是要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瞄准产业结构调整,在传统学科基础上,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相互融合、渗透,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二是要破除现有专业樊篱,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智能化趋势,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化要求,立足提升农业发展特色化水平,瞄准农医工文融合化发展方向,建设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形势的专业。三是探索适合跨学科知识研究及跨学科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以问题、研究领域为导向加强组织架构建设。2020年,吉林农业大学依托信息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和农学院的5个学科和3个专业组建智慧农业研究院,以促进涉农学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农业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交叉复合型的卓越农林人才。
一是以协同提高新农科人才培养效率。新农科建设需要有效嵌入政府、企业、科研院等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嵌入的程度愈深,愈能促进彼此间达成互利性合作关系。二是以共享推动新农科育人要素和创新资源共享、互动。推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育人,以用户(市场)或行业需求为导向,推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育人要素和创新资源共享、互动,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生态圈。
高等农业院校与涉农科研院所科教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培养知农爱农新型农林人才的有效途径。高等农业院校应以“一省一校一所”国家新农科建设试点项目为依托,与所在省农业科学院围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两大核心任务加强合作,探索创建新农科建设“院+校”合作新模式。双方以共同发展为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共担育人责任、共享合作成果,共同打造一流学科、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攻克重大科技难关和服务农业农村,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人才队伍和学生共同进步、教学和科研共同提升,打造校院深度合作的“共同体”。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双方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建立校院共育的新模式。双方协同共建学科专业,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协同组建教师团队,协同建设综合性实习与就业基地,协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建立双导师制,农业科学院高水平专家学者直接聘为本硕博导师,共同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共同加强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互相推荐优秀科研人员进入双方博士后流动站;双方聚焦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争取本硕博招生单列名额,共育一流农林人才。
二是双方协同开展学科建设,建立校院共促的新机制。双方联合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重点学科建设团队,组建重大需求协同创新科研平台,建立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增强学科建设活力。依托优势学科,共同集智聚力,提高学科整体实力,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努力促进学科与专业、行业无缝对接。双方聚焦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争取共建一流学科机制,在学科评估中共建成果互认。
三是双方协同开展科学服务,建立校院共享的新平台。双方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攻克科技前沿重大难题,共同申报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各自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共同组建推广队伍,创新建立推广服务体系;在科技支农、人员培训、精准扶贫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双方聚焦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争取国家、省和各部门政策支持,承认双方共建成果,实现科研成果互通互认。
四是双方协同开展队伍建设,建立校院共培的新途径。双方聚焦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争取国家、省和各部门人员编制支持。双方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协同培养“创新型”科研队伍,协同培养“推广型”服务队伍。双方共同组建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团队,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同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努力造就协同创新的国内一流学术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
为培养未来农科领域创新型领军人才,助力区域实现农业现代化,以高等农业院校与农业科学院为实施主体,可以组建新农科创新(产业)学院。学院为高等农业院校与农业科学院共有的实体教学机构。同时,以双方联合为主体,逐步吸纳其他涉农校所,共建这一“新农科”人才培养特区。
新农科创新(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定位为三种类型:卓越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应用创新人才和实用技能创新人才。其中以卓越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引领,以复合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体,以实用技能创新人才培养为补充。主要面向高等农业院校现有的一级博士授权学科覆盖的相关专业,以及高等农业院校与农业科学院协同建设的新农科专业。
创新学院通过书院制、直通车模式等教学与管理机制突破,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层级递进、融合贯通的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多类型、多层次、多元化知农爱农为农的卓越农林人才。将对接人才培养新需求,采取培训一批、选调一批、引进一批、外聘一批的方式,引入“候鸟人才”“产业教授”等,打造以高等农业院校与农业科学院师资力量为主体,由国内外、多领域、高水平领军人才组成的懂农业、懂农村、懂农民、懂科技的研究创新型、应用技能型和国际联合型师资团队,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
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地区基层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匮乏问题,依据国家《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文件精神,应开展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以吉林省为例,2020年6月,吉林省颁布《吉林省省属高校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吉林农业大学作为首批“订单式”农科生的培养单位,吉林省“一省一校一所”新农科建设单位,2020年,共招收“订单式”农科学生160人,招生人数占省属院校招生总数的53%,学生分布在农林经济管理、农学、智慧农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植物保护、水产养殖学、农药化肥、菌物科学与工程等11个专业。
农科生“订单式”培养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高等农业院校应高度重视农科生“订单式”培养工作,推动培养模式创新,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确保培养质量。一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农科生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重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二是坚持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促进课堂教学与在线教育相融合,增设“大国三农”等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管理通识课程,涵育学生服务三农的情怀,注重耕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是坚持以协同育人为重点,加强校政、校所、校企合作育人,满足订单式农科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致力深耕细作,精心培育扎根大地、服务乡村振兴的知农爱农、有本领、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三农”英才。
一是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智能化趋势,办好智慧农业,开设农业人工智能、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新兴专业,促进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规模化应用;二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化要求,建设种业工程与绿色农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绿色专业,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清洁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三是立足提升农业发展特色化水平,优化应用生物科学、应用化学等传统专业,新增菌物科学与工程、农药化肥等新农科专业,引领服务生物科技、农资产业发展;四是瞄准农医工文融合化发展方向,打造设施农业、健康农业、数字农业、航天农业、农业新能源与新材料等方向的复合型专业,构建复合型涉农人才培养专业体系;五是围绕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趋势,建设多学科交叉的特色专业,打造新农科建设特色品牌,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
教学科研基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载体,加强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建设能够优化整合高校现有各类基地资源,实现基地可持续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应通过建设教学科研示范基地,逐步形成具备功能丰富、共建共享、示范引领的多部门协同建设的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建设模式,探索建设高校—政府—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模式(University-Government-Enterprise,简称U-G-E模式)。
应以高水平高标准、多层次多类型、重示范强引领为原则,加强教学科研基地建设。一是要对接相关行业领域内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的企业,坚持辐射多学科多专业,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高水平高标准的示范性基地。二是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分层次分类型建设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教师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多类型多功能的教学科研示范基地。三是改变以往各部门分散建设基地的模式,高校联合打造具有示范性、标杆性的教学科研示范基地。
教学科研基地的主要任务,一是协同开展人才培养。依托基地开展各项教学任务,组织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开展就业指导,组织讲座、座谈、培训等形式的就业指导;开展社会实践,组建社会实践小分队进行社会调查、劳动教育、科技活动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协同开展科学研究。依托基地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组织科研团队开展基地科研工作,吸纳相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为科研成果落地和成果转化提供平台。三是协同开展教师培养。组织基地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开展讲学、培训工作;选派教师到基地,以挂职锻炼、顶岗工作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是组建研究创新型师资团队。依托高校与农业科学院的国家级人才,组建以院士等为代表的懂农业、懂农村、懂科技的高端师资团队,充分发挥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上的优势,注重学生科研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二是组建实践技能型师资团队。组建以应用技能型教师为代表的上得了山、下得了田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在应用研究、实践教学的优势,让农林教育走下黑板、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湖草,补齐学生实践能力短板。
三是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团队。实施国际化人才提升工程,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和省外专局高端引智项目,着力引进国际知名专家。依托相关国外高校及有关机构,全力打造海外师资培养基地[20]。
扎根沃土,培育卓越农林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农业院校的重大课题。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应主动进行农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卓越农林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对新时代的适应性。面向新农科高等农业院校须以“服务大战略、整合大资源、实现大融合、推动大创新”为原则,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力求在农林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育人、共建共管创新学院、建设新兴农科专业、打造实践育人创新平台、开展跨学科技术研发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形成一批新农科建设改革示范成果,从而为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文化交际能力强、国际竞争力强”的高素质新农科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