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玲
(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2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 福州 350000)
从乌龙茶的品质特征和制作工艺看,与其相关密切的主要史料记载来自明清时期。清•释超全(约1625-1711)《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陆廷灿(1734)《续茶经》引的《王草堂茶说》;清•董天工编(1751)《武夷山志》等描述性记载了乌龙茶的制作技术要领。
据马舒的推测《武夷茶歌》 于1691年作。文中记述了“建州团茶始丁谓,贡小龙团君谟制。元丰敕献密云龙,品比小团更为贵。元人特设御茶园,山民终岁修贡事。明兴茶贡永革除,玉食岂为遐方累。相传老人初献茶,死为山神享庙祀。景泰年间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输官茶购自他山,郭公青螺除其弊。嗣后岩茶亦渐生,山中籍此少为利。往年荐新苦黄冠,遍采春芽三日内。搜尽深山粟粒空,官令禁绝民蒙惠。种茶辛苦甚种田,耘锄采摘与烘焙。谷雨届期处处忙,两旬昼夜眠餐废。道人山客资为粮,春作秋成如望岁。凡茶之产准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平洲浅渚土膏轻,幽谷高崖烟雨腻。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来。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岩阿宋树无多丛,雀舌吐红霜叶醉。终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掬-用两手捧东西),积雨山楼苦昼间,一霄夜话留千载。重烹山茗沃枯肠,雨声杂沓松涛沸。”
在《安溪茶歌》中也描述了当时溪茶的情形“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阴长湿生丛茶。居人清明采嫩叶,为价甚贱供万家。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
《武夷茶歌》是迄今查证的关于武夷岩茶制茶工艺的最早记载。值得注意的是,1762年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着阮文锡的另一首茶歌—《安溪茶歌》。
《续茶经》引述1717年王草堂《茶说》:“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介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即炒即焙,复拣去老叶枝蒂,使之一色。”释超全诗云,如梅斯馥兰馨香,心闲手敏工夫细。对于《茶说》之记载,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曰:“此即为乌龙茶制作工艺”。
1751年董天工《武夷山志》记载:“茶之产不一,崇建延泉,随地皆有,唯武夷为最。它产皆寒,此独性温,其品分岩茶洲茶,附山为岩,沿溪为洲,岩为上品,洲次之。采摘烘焙,须得其宜,然后香味两绝。第岩茶反不甚细,有小种、花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至于莲心白毫,紫毫雀舌,皆以外山洲茶初出嫩芽为之,虽以细为佳,而味实浅薄。若未宋树,尤为稀有”。
早先的乌龙茶以武夷产为著,故有文字可考的多见于对品饮武夷茶的描述。清•彭光斗(1766)《闽琐记》载:“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园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相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矣。”文中描述了冲泡过程的“地炉活火”,所用茶具的考究“盏绝小,仅供一啜。”以至品饮后获得“沁透心脾”之体验。
出版于1792年,由清代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载:“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随清而味薄矣,阳羡随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此文描述品饮武夷茶的方法和体验可谓淋漓尽致。
若说古人对乌龙茶冲泡与品饮(古称工夫茶)的记载之祥,要见清•俞蛟撰(1801)《潮嘉风月记》载:“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壁,寻常舟中不易见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
翁辉东(1886—1963)在《潮洲茶经——工夫茶》中提及“工夫茶之特别之处,不在于茶之本质,而在于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将工夫茶之构造条件朗列如下”。有茶之本质、取水、活火、茶具、茶壶(俗名冲罐)、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俗名茶锅仔)、羽扇。此外还有茶罐锡盒、茶巾、竹箸、茶桌等。于“春秋佳日,登山游水,临流漱石,林壑清幽,呼奚童,肩茶担,席地烹茗,啜饮云腴,有如羲皇仙境。‘工夫茶’具,已尽于此,饮茶之家,必须一一毕具,方可称为‘工夫’;否则牛饮止渴,工夫茶云乎哉。”
其烹法有:治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灌、烫杯、洒茶等步骤。“洒茶既毕,乘热,各人一杯饮之。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嗅杯底,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神明凌宵汉,思想驰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昧。”
连横(1878-1936)《雅堂文集》茗谈,台之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泉、漳、潮相同,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小壶泡法和盖瓯泡法在福建、广东、台湾流传已久,现今的武夷茶艺、安溪茶艺、潮州工夫等乌龙茶品饮程式都有相同之处,在武夷茶艺中采用山泉水冲泡武夷岩茶,选用紫砂壶、白瓷杯等为主要冲泡器具,其冲泡程序为:焚香净气→叶嘉酬宾→活煮山泉→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深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初品奇茗→游龙戏水→尽杯谢茶。安溪茶艺中选用泉水冲泡铁观音,以盖瓯、白瓷杯等为主要冲泡器具,冲泡程序为:展示茶具→烹煮泉水→沐霖瓯杯→观音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瓯里酝香→三龙护鼎→行云流水→观音出海→点水流香→敬奉香茗→鉴赏汤色→细闻幽香→品啜甘霖。
在奇兰飘香茶艺中融入平和人文景观,选用白芽奇兰,开启了茶艺文化旅程:静心事茶→活火烹泉→嘘寒问暖、素瓷生烟→日华初上(平和景观)、落晖依城(平和九峰景观)→滋润新芽→春风满面→悬壶高冲→珠帘化雨(平和灵通岩景观)→孟臣沐霖、南胜脱俗(平和古窑址)→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奉香茗→持杯观色、喜闻幽香、细品甘露→尽杯候珍→杯茶置县(品茗议县典故)→风光怡人、奇兰飘香→峰茶润笔(典故)→心归平和。平和是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的诞生地,走进平和,感悟林语堂独特的闲适与智远。
这种泡饮程式融地方习俗和艺术品茶为一体,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意义和审美旨意,具有观赏性和参与性。因为茶艺过程不仅是享用茶的风味与健康,本身蕴涵对文明与教化的精神追求,宾主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泡茶、敬茶、品茶等环节来完成。
综上,乌龙茶具有天然花果香香气和特殊的香韵,引起人们对其的关注并引发饮用兴趣,从乌龙茶源流看,与福建产茶的地理条件、气候因子、茶树品种、工艺技术、品饮妙趣、鉴赏意境等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