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盛,赵宇欣
(1.武夷学院 茶与食品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2.武夷学院 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武夷山 354300;3.南京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茶经》让饮茶上升至审美维度:“饮茶当然不自陆羽始,但自陆羽和陆羽的《茶经》出,茶便有了标格,或曰品味。”[1]之后,茶叶色香味的标准不断演进,至明代以散茶冲泡为主流,求茶之本真。明人屠本畯《茗笈》说“色味香品,衡鉴三妙”[2]。时人品饮武夷茶,留下鉴评笔墨。而茶叶历史推进,呈现不同的鉴评认知语言。纵观明代的张岱、李日华、徐惟起,清代之袁枚、爱新觉罗·弘历、梁章钜等人,他们研究如何饮茶、赏茶,建构丰富的茶叶品饮审美体系,其中蕴含的茶史、茶文化信息值得我们探究。
本文翻检明清时期武夷茶的鉴评文字资料,梳理武夷茶在品评中的面貌及其变化。应指出的是,这些文字所对照的武夷茶,应是如今武夷岩茶的雏形。一方面,从这一角度看武夷茶制法、品饮艺术的演变,色香味品质体系的构建历程。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理解今天武夷茶,特别是武夷岩茶的源流。
明代,朱元璋废团茶改散茶,武夷山御茶园造办团饼茶开始没落。武夷山人摸索茶叶制法的新出路,松萝法的引进,乌龙茶、红茶相继创制,武夷茶呈现滋味甘醇、香气馥郁的特征。时人对武夷茶的认可度也不断提升。明人徐惟起总结宋元至明清武夷茶的变化:“宋元制造团饼,稍失真味。今则灵芽仙萼,香色尤清,为闽中第一。”[3]清人袁枚一开始不喜武夷茶,嫌它“浓苦如饮药”,后来再游武夷,僧人、道士以茶款待,袁枚一反之前对武夷茶的印象: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4]
文中描绘的是小壶冲泡武夷茶,小杯品啜。袁枚《试茶》诗也写道:“道人作色夸茶好,磁壶袖出弹丸小。一杯啜尽一杯添,笑杀饮人如饮鸟。……我震其名愈加意,细嚥欲寻味外味。杯中已竭香未消,舌上徐停甘果至。”[5]小壶泡法,品出武夷茶香醇回甘的特点,一反之前对武夷茶的印象。之间的变化,盖与武夷茶制法的进步以及品饮方法的改进有关。以下就时人的鉴评资料,分别讨论武夷茶性、色香味以及品饮艺术等方面内容。
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以中草药的角度,指出茶叶性寒。而武夷茶性温的鉴评屡见。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武夷茶,出福建崇安,其茶色黑而味酸,最消食下气,醒脾解酒。……惟武夷茶性温,不伤胃。”[6]郭柏苍《闽产录异》:“凡茶,他郡产者,性微寒;武夷九十九岩产者,性独温。”[7]又说九十九岩的茶可三瀹,外山两瀹即淡。张英《即事三首》诗:“年来性癖武夷茶,风味温香比豆花。”茶性寒温,与茶叶内质以及加工方式相关。发酵便是其中的一道关键工序,茶叶在有氧条件下发生酶促氧化,参与茶叶色泽、香气和滋味的形成。现代茶叶科学证明,茶叶性之温寒与发酵程度相关,发酵程度高者,性温。根据以上“色黑而味酸”“性温”的记载,可以试想,武夷茶从蒸青绿茶、炒青绿茶,已经发展到了炒焙结合又参与发酵的阶段。
明清文人品茶,求真香、真色、真味,用雅致的语言描摹感官认知,往往有精彩的文字阐发,主要特点是对茶之色香味的比喻描摹。如明代文人李日华评虎丘茶:“虎丘气芳而味薄,乍入盎,菁英浮动,鼻端拂拂,如兰初坼,经喉吻亦快然,然必惠麓水,甘醇足佐其寡薄。”[8]又如张岱评兰雪茶,“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9]。他们对茶色香味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验,是明清文人评茶特色。
明清时期,松萝法的引进,武夷茶制作工艺开始更新换代。明人吴拭《武夷杂记》云:“制以松萝法,汲虎啸泉岩下语儿泉烹之,三德俱备,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10]武夷茶以松萝法制作后,呈现“气味清和兼骨鲠”的样貌。栎园先生周亮工《闽小记》“闽茶”一目记曰:“武夷、屴崱、紫帽龙山皆产茶,僧拙于焙。既采则先蒸而后焙,故色多紫赤,只堪供宫中浣濯用耳。近有以松萝法制之者,即试之,色香亦具足。”[11]随后,武夷茶渐渐演化半发酵制作工艺的雏形。王复礼《茶说》:“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12]摝,摇动之意,即摇青工艺,促进物质与水分的运送,破坏叶缘细胞,进行缓慢的有控制的酶性氧化。发酵之工艺,茶叶内物质缓慢地转化与积累,有利于其香气滋味的发展,最后散发浓郁的花香。摇青至适当程度后,便接着炒青。炒青能高温抑制酶的活性,制止酶促氧化作用。通过热化学作用,促进部分多酚类化合物受热加速自动氧化,并散发青气,发展高沸点的香气物质,形成武夷茶独特的品质风味。
因此,发酵技术的参与,不仅使得武夷茶性温,还使之品质提升,呈现醇香、清香等口感。当时的武夷茶滋味醇厚,香气馥郁,具有丰富性与层次感。类似的鉴评,亦可见清人张泓《滇南忆旧录》的记载:武夷茶之妙,“可烹至六七次,一次则有一次之香,或兰,或桂,或茉莉,或菊香。种种不同,真天下第一灵芽也。”[13]指出了武夷茶具有浓郁的花香,且富有变化。或有文人浪漫情思之嫌,却也是武夷茶感官特点之一。爱新觉罗·弘历《冬夜烹茶诗》:“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清香至味本天然,咀嚼回甘趣逾永。”指出了武夷茶清香有回甘的特点。梁章钜总结武夷茶品有四等,从低至高,分别是香、清、甘、活,特别说到“活”,“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矣。”[14]这样的品鉴标准,至今还是武夷岩茶佳品的评判圭臬,无论是何种香、何种味,往往可归结为此四个字。
茶叶品饮是艺术,也是科学,追求的是优质的茶汤,即色香味达到最佳的状态。上文提及袁枚小壶小杯的功夫泡茶法,提升了武夷茶的品鉴体验品质,可体验不同泡次茶汤的香气与滋味。同样的记载,如乾隆年间郑杰《武夷茶考略》:“更尝小种茶,须用小壶、小盏。以壶小则香聚,盏小可入唇,香流于齿牙而入肺腑矣。”[15]武夷茶传播到漳泉一带,盛行功夫茶,茶具精巧,用孟公壶、若深杯,品武夷小种,“饮必细啜久咀,否则相为嗤笑。”[16]《龙溪县志》载:“近则远购武夷茶,以五月至,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礶,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以琯溪之箑,盛必以长竹之筐。”[17]壶可多次冲瀹而出,杯可细细品啜,功夫泡茶法对于武夷茶特点的体现大有裨益。因此说,品饮艺术的提升,越发能展现武夷茶清甘香醇的特性。
伪劣茶,包含以假冒真的伪茶与以次充好的劣茶。随着茶叶生产的推进与茶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伪劣茶层出不穷。冯可宾《岕茶笺》谈及岕茶的“辨真赝”,就指出岕茶虽然有兰花香,滋味甘甜,但是若不是原产地,则“初时亦有香味,至秋香气索然,便觉与真品相去天壤”[18]。黄龙德在《茶说》中阐明,茶叶之品有高下伪赝,“其真虎丘,色犹玉露,而泛时香味,若将放之橙花,此茶之所以为美。真松萝出自僧大方所制,烹之色若绿筠,香若兰蕙,味若甘露,虽经日而色、香、味竟如初烹而终不易。若泛时少顷而昏黑者,即为宣池伪品矣。”[19]在明清时期,茶人对于茶之色、香、味的追求,更加直观与透彻,从而从他们的鉴评语言,可以直接反映茶之优劣高下。
武夷山地理环境优越,又与周边迥异。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巨大,现根据武夷茶的山场分布,大抵分岩茶与洲茶。相对于岩茶,劣者为洲茶,伪者为外山茶。武夷茶“被表述为非常科学客观的自然空间结构,即由土壤、光照、海拔、温度、湿度、岩石构造、垂直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所造成的正岩、半岩、洲茶与外山茶之分”[20]。在清代,关于武夷茶被伪劣茶假冒的情况,品鉴的记述多,基本围绕岩茶、洲茶与外山茶的议论:“洲茶,去岩远而味薄,与水邻则味变,然犹在九曲之前后也。下此则外山茶,近在数十里,远在数百里矣。其伪者则延、建、福、兴、泉各郡,皆有土产。甚至江西隔省,亦伪制,过岭混售,所谓愈降愈下也。……茶之真赝、美善既难辨,故商贾射利之徒,所收只洲茶、外江茶,即伪茶亦兼取。以廉价易售,有终身入山,未到一岩头者。”[15]这些都说明时人对茶叶产地与质量关系的注意。同时,可见伪劣茶造成贸易市场的混乱,比如邵武、江西产的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而行商则以之入于紫毫、芽茶内售之,取其价廉而质重也。本地茶户见则夺取而讼之于官。芽茶多属真伪相参。其广行于京师暨各省者大率皆此。唯粤东人能辨之”[21]。可见,市场的混乱,伪劣茶的出现,更加要求鉴评水平的提升与体系的规范。近代伪劣茶的泛滥成灾,降低茶业品质,最终败坏华茶声誉,加速中国近代茶业衰败。
明清时期的鉴评语言,从一定程度上为武夷茶之优劣构建评价体系,同时反映了武夷茶市场与贸易的情况。观如今武夷茶市场,类似现象也未尝式微。但我们不能重走失败之路,应多方举措,加以管控。首先,工商部门要对茶叶市场中销售伪劣茶情况,加大监控、处罚力度;其次,地方管理部门如武夷山茶业局,应加强对涉茶企业的管理与教育。同时,对优质茶叶产品加强消费市场的辨识宣传与推广。这包括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制定的国家标准 《武夷岩茶》、福建省地方标准《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的宣传与推广。今年,武夷山茶业局和武夷学院茶学专业教师联合制定《武夷茶知识普及读本》,以供消费者参考,也将会推动武夷茶品鉴知识的传播。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要从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摈弃概念化、炒作化的思路,切实回归茶叶品质本身。
随着制法工艺的改进与成熟,武夷茶从较为单一的口感,发展到具有丰富的滋味、香气层次,明清时人见证了这个发展过程,并将此述诸于文字。本文从这些文字材料出发,窥探武夷茶色香味的变化,特别是性温,香、清、甘、活,以及富有层次感的滋味,有助于探讨武夷茶制法、泡饮艺术的嬗变。比如,武夷茶加工中发酵技术的参与,小壶泡法以至今天盖碗泡法的确立与发展,等等。
如今,武夷岩茶为更多人接受与喜爱,品种的丰富,工艺的独特,冲泡法的差异,皆影响人们对武夷茶的品鉴。武夷茶的鉴评语言的体系将更加规范,描述文字的维度也会更为丰富。这些鉴评资料不仅为我们留下武夷茶历史的感官图谱,也丰富了武夷茶品饮的文化内涵与乐趣。
参考文献:
[1]扬之水.两宋茶事[M].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5:4.
[2]屠本畯.茗笈[M]//郑培凯,朱自振.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香港:商务印书馆,2014:366.
[3]徐惟起.武夷茶考 [M]//上海图书馆未刊古籍稿本 (第45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44.
[4]袁枚.随园食单[M].周三金,等注释.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144-145.
[5]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M].周本淳,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867.
[6]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21.
[7]郭柏苍.闽产录异[M].胡枫泽,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86:16.
[8]李日华.六研斋笔记·紫桃轩杂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258.
[9]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M].马兴荣,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36.
[10]吴拭.武夷杂记[M]//陈祖槼,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336.
[11]周亮工.闽小记[M]//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14.
[12]王复礼.茶说[M]//郑培凯,朱自振.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香港:商务印书馆,2014:1130.
[13]张泓.滇南忆旧录[M]//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0.
[14]梁章钜.归田琐记[M].于亦时,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7:147.[15]郑杰.药炉集旧[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90-193.
[16]施鸿保.闽杂记[M].来新夏,校点.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54.
[17]吴宜燮,黄惠,李田寿.龙溪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7:106.
[18]冯可宾.岕茶笺[M]//郑培凯,朱自振.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香港:商务印书馆,2014:502.
[19]黄龙德.茶说[M]//郑培凯,朱自振.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香港:商务印书馆,2014:456.
[20]肖坤冰.“山场”与“岩韵”:茶香之中的“文化图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76-77.
[21]刘埥.片刻余闲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