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素有“学科之母”的称谓,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本文从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与效率的角度出发,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发展,促进提高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1-0140-02
A Probe into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Chinese 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s Based on Core Literacy
(Donghu Primary school, Pinghu City, Zhejiang Province,China)MA Qiuju
【Abstract】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discipline", which is the key content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With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eaching reform,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ife-oriente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so a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and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Core literacy;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要点分析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打开学生思维,培养写作能力的基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更加注重其语言的组织、口语化表达、写作技巧的应用等,同时我国课程标准中指出,习作教学要注意教导学生文本表达清晰以及自身需求的明确。就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来说,有以下几方面要点:1.明確习作教学的目标为提高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2.逐渐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3.提高学生通过文笔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4.让学生有能力写读后感、随笔记等;5.培养学生可以熟练应用各种标点符号;6.教导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格式和书写规范等。
二、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现状
(一)教学形式单一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来说,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也就是一般的看图写作、文章仿写等方式,这就体现出当下习作教学的单一性,并且对习作教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教学形式的单一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写作兴趣,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更是促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在这毫无变化的教学中逐渐被消耗殆尽,进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也就无法提高其质量和效率。
(二)学生积极性低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极强,内心向往更多新鲜、有趣的事物,而习作学习相对来说是占据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学习任务,这就导致学生放松和玩耍的时间被大大缩短,因而他们对于写作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低,进而直接影响教学的推进,那么核心素养渗透和生活化教学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阻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养提高也就有了局限性。此外,学生习作教学积极性降低会影响其文本表达能力的培养,最终就会影响其沟通技能提升。
(三)核心素养的体现不足
习作教学大多从小学三年级正式开始,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习作教学开始的基础步骤。但纵观当今小学习作教学的开展,多数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并没有体现核心素养理念,只是一味地锻炼学生文字整合与写作技能提升,小学生的习作学习过程更像是文字表达的工具。与此同时,多数教师的习作教学丝毫没有生活化发展,学生写作的过程与实际生活脱离,既没有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也没有提高教学的生活化价值。
三、有效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效性原则
对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而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沟通表达的水平极其重要。因此,生活化教学的发展需要遵循有效性原则。这一原则有一定的优势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核心素养和习作教学的融合,使生活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各因素之间能有效融合,确保合理发挥出其实质性作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其次,有效性原则可以使习作教学保持原本的教育价值,避免生活化的发展过度,同时能避免核心素养的渗透过度。此外,有效性原则的遵循可以促使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规划教学步骤时有效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与个性化发展差异。
(二)创新性原则
教学生活化是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所以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有必要遵循创新性原则。一方面,创新原则有利于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创新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创新性原则有利于生活化教学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促使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创新开拓,为教学生活化提供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创新性原则的遵循有助于小学教育教学实现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从而确保学生成长发展。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重点在于“生活化”,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可以促进教学“生活化”的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多联系生活实际,比如,课文讲解、成语翻译中结合一些生活照片,让学生从中体验学习生活融为一体;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生活,可以记录中午吃了什么,也可以记录今天做了哪些事,从点滴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碎片记录完整化,练习段落写作,从而逐渐促进习作教学生活化。
(二)多元化发展教学方式
多元化发展教学方式有利于丰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能满足小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比如,自然类作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一些公园、植物园等地方开阔学生的眼界,真实事物的观察了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讲解,而学生也要注意做好随笔记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还能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体验式教学是生活化教学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核心素养渗透的有效措施。
(三)以说促写,以读促写
语文习作教学不是单一的独立内容,需要与听、说、读、练相结合,以说促写和以读促写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为有效的方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根本还是在于习作,所以说教师仍需注重“写作”,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作文茶话会”,让学生通过“茶话会”的形式用嘴表达自己的生活故事,之后给学生拟定题目进行写作,学生在充分的语言表达后的文本创作会更加行云流水,进而核心素养与教学生活化都可得到良好推进。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师遵循有效性和创新性原则,目的在于保障教学方式变换可有效促进教学推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多元化发展教学方式、以说促写,以读促写等措施,是促进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发展的有效策略。基于此,可实现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写作能力的增强,那么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养提高。
参考文献:
[1]高玉荣.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习作教学设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马秋菊(1986.10-),女,汉族,浙江平湖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