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雯
摘 要:学校教育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的具体内容体现在民族语言课程、民族音乐舞蹈课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民族手工艺课程、民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配套的校本教材中。目前民族文化课程与教材开发实施过程面临政策条例实施缺乏有效监管、缺乏相应评价标准、配套教材编写及使用不足、民族文化课程陷入文化窘境、民族文化课程开发资源缺乏共享机制等问题。民族文化课程建设进一步发展需要各地颁布“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纲要”、构建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并建设相应的师资队伍等措施来实现。
关键词:鄂伦春族;民族文化课程;校本教材;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2-00-03
当代鄂伦春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费孝通先生曾发出疑问:中国10万人口以下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如何在社会剧烈变迁过程中保存自身的文化?[1]文化传承是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充分重视民族文化课程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作用。本研究采取了焦点群体座谈会、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及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以及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民族乡的学校教育为调研地开展调查,发现了鄂伦春聚居地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的现实样态,既呈现出积极有为的选择民族文化的意识与行為,也呈现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与形态。但是,在反思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对课程文化内容选择随意、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等问题,对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下一步提出对民族文化课程中文化内容选择的策略,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一、鄂伦春族民族文化课程与教材建设的实施情况
各民族乡中心学校开设的鄂伦春民族文化课程主要是民族语言课程、民族手工艺课程以及民族文化活动课程。在课时安排方面在1~3年级中每周1课时;在4~6年级中每年级每周1课时语言课,5~6年级加授桦皮工艺课;7~9年级,每周1~2节。在民族文化课程师资方面,除鄂伦春语言外,其余民族文化课程教师均为兼职代课教师。
在民族语言类课程方面,目前黑龙江省部分鄂伦春乡使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教育局主编的《鄂伦春语》教材,由黑龙江省教育厅费发放,学生循环使用。另有各聚居地的鄂伦春族村屯小学校开设的鄂伦春语言课程,由于没有统一教材,各地自行编印了一些简易教材。黑龙江省教育厅责成黑龙江教育学院以韩有峰为主编的鄂伦春语教材编写组编写《鄂伦春语》,于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便于学习,教科书的课文多为编写者的创作并收入了鄂伦春族的民间故事或传说等,同时还收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中的少量课文。教科书中涉及的方言问题,因暂时无法统一,故以小兴安岭地区方言为主,兼顾了大兴安岭地区的方言。
民族音乐舞蹈课程内容主要添加在在音乐课中,学生所学唱的内容主要是授课教师自行查找的材料,材料形式丰富,有歌谱、琴谱甚至还有教师自己去鄂伦春老人家中录制的歌曲,此外学校充分利用上午大课间的时间,全校学生和教师一起先跳一遍鄂伦春民族舞蹈,再做广播体操。学习民族舞蹈的时间有时候是在音乐课上,有时候是在体育课上,这项举措很受学生欢迎。
在民族手工艺课程建设方面,塔河县鄂伦春民族中心校教师自编的手工艺乡土教材主要包含《桦树皮手工艺制作》以及《桦树皮纹样》,该校本教材由学校自行彩打,并没有出版,排版规范。教材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鄂伦春族桦树皮文化;第二章介绍禅树皮纹饰,包括剪纸样、南缚罗花、佐领纹样、植物纹样、兽角纹样、角隅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以及糊蝶纹样;第三、四章起开始实际操作的介绍,主要包括禅皮碗的制作以及针线盒的制作步骤。每一课都有具体的操作讲解,旁边附上彩色的操作图,简明易懂。
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方面,以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乡中心学校编写的《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校本教材》为例,该教材所选内容以鄂伦春体育游戏类为主,是鄂伦春民族体育项目中的精华。教材编写者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身体条件和认知能力为落脚点按照项目介绍、教学目标、游戏准备、游戏方法、游戏规则等进行编写。由鄂伦春族教师训练,鄂伦春族及汉族学生共同表演。教材内容简洁、通俗易懂,体现了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鄂伦春民族的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活动课程主要是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活动,在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中单独划分出民族板块,进行民族文化展示。如节日等各类庆祝活动中都会有鄂伦春民族歌舞节目,由鄂伦春族教师训练,鄂伦春族及汉族学生共同表演。除了学校内部庆祝活动中一定会有鄂伦春族文化节目,学校也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民族文化活动。当地政府的每一次民族庆典活动,民族小学均积极参与,包括在十年一次的鄂伦春族定居大庆中选派族学生参与表演,组织师生观看节目以及派民族教师参与省市民族委员会的各类调査研究活动。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体育等文化内容更容易以课程文化资源的形式融入课程体系,更容易被当做民族文化课程进行开发。课堂是教授民族文化的主要平台,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发展,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不断提高,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社区学校尤其是小学开始重视传授民族语言文字、音乐舞蹈、传统体育和民族工艺技能等,成为传承包括民族语言在内的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
二、鄂伦春族民族文化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条例实施缺乏有效监督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支持民族学校开设民族艺术、民族体育选修课程和民族礼仪习俗体验课程,鼓励民族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开展民族服饰日、民族特色课间操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使学生掌握本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2]。事实上,调研地3所民族学校虽然在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努力下都对此进行了多种有益的实践尝试,但校际差异、升学考试思维导致民族文化课程及校本教材开发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一些课程开不起来。
(二)民族文化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通过一些调查表明,3所调查学校的民族文化课程开发随意性较大,实施效果缺乏有效评价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在调查学校的课程开发中都无明确规定。二是教学内容不统一。同一个民族在语言学习上,即便有区域差异,但相关语法词语的使用也难以把握,教师教授的时候随意性较大,经常出现有教学任务,而没有正常的教学活动现象。三是课时安排不统一。
(三)民族文化课程陷入“贴标签”的窘境
一方面,作为符号化的“鄂伦春”,民族语言语境在萎缩。受访者都对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行为表示高度认可,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前景和效果均表示不乐观。调查的3所学校所在社区正是民族文化资源最为丰富,且民族氛围最为浓厚的地区,尚且在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中遇到此种问题,那其他地区的学校又会面临怎样的尴尬与无奈。另一方面,在学校课程呈现出来的“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呈现出一种“貌合神离”的外在联系。学校采用收集、占有、展示等物化的方式单向地输出,使得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根本功能——立德树人间无法形成深层次的联系。即便是对民族文化物化的呈现,学校也缺乏对其背后凝结的承载民族文化精髓的思想、技术、情感的智慧的发掘与利用。与此同时,“物化”的民族文化只能成为客观的要素或环节,或布置于学校走廊,或变成随时等待检查的文本,完全无法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教育功能,只是一种浅层次的、外在的要素与环节。
(四)配套教材编写及使用存在不足
调查中3所鄂伦春民族学校都开发使用了自己编写的教材,但在逻辑性、系统性及编写体例的规范性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另外,校本教材存在一校一本的状况,只有用的时候教师会从办公室找出带到课堂上,学生并没有,且校本教材均无教学参考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主观性很强。特别在语言教学时,由于语言难度大,学生认知水平阶段不同,缺乏必要的形象图片演示,给学生记忆和理解帶来非常大的不便。
(五)民族文化课程开发资源缺乏共享机制
调查中的3所鄂伦春民族学校课程开发均各自为政,依托学校自身力量开展。仅以鄂伦春语言教学为例,就有使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两种学习方式。3所学校在语言教学上使用3~4种不同的教学用书,每本内容与难度均不一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缺乏相互交流的机会,存在“遇到困惑的时候,不知道问谁”的问题。还有的学校由于没有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重视而“缺乏动力”,民族文化课程除却语言教学勉强实施外,其他课程几乎形同虚设,由于“没有经验”而不能开展。
三、鄂伦春族民族文化课程建设对策研究
(一)各地要尽快制定“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纲要”
学校教育作为传承和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地方出台的各项行政立法手段让民族文化得以用“进校园”的方式进入学校教育的舞台。类似鄂伦春等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尽快制定并颁布“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纲要”或“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细则”,保障民族文化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在政策法规上实现由国家倡导性政策向地方专业性保障法规的转变。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理解不能总停留在尊重层面,应当结合这些差异的本质、社会发展背景等方面深入开展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研究。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同时,必须要科学合理设计民族文化同国家课程的融合问题。
(二)构建民族文化课程体系
要实现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目标,必须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比如,如何将民族文化与国家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等。在民族文化正式进入学校课程体系之前,需要思考是将民族文化设置于学科模式还是学校文化整体建构模式,因为不同的选择直接影响不同的课程组织逻辑或行政组织结构,对应不同的课程建设的方式和方法。已有学者从课程改革具体操作层面分析指出,改革原有的以西方科学知识为核心的学科课程,在内容编排时应凸显它们生产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境域;发展独立的以本土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地方性课程”;发展一些与本土知识有关的“特殊课程”或“课外活动”,[3]可以助力民族文化进入课堂进入教材。上述三点可以总结成贡献模式、添加模式以及活动模式。后两种模式为民族文化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校本课程形式出现的校本教材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积极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利用课程与教材多种形式采纳民族语言和标志性意义符号等民族优秀文化,通过民族团结教育等方式,培养国家认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在这一过程中也要避免过渡关注民族性和乡土性,使得民族文化一味强调自身的文化传承,而无视文化间的动态交流过程。
(三)科学开展课程设计
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设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但必须深刻认识到它应该同时具有课程建设所包含的一切要素,并不是单纯是某种文化要素的添加。民族文化课程建设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多主体对民族文化内容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为此,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传承依赖于教学方式的改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选择会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相关民族文化,进而影响其民族文化自豪感,自信心。这就需要掌握基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根据各地实际结合国家课程体系,并科学设计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形成常规的制度化教学活动,采用课堂教学、调查观摩、实际操作、实践活动等教学形式,确保国家课程目标在民族文化背景中的各种教学形式中得到有效呈现。在信息社会,学校也应该尽快通过民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实现民族文化与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远程整合利用,同时确保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现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四)培养“双语双文化”师资力量
相较于一般教师,具有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掌握民族文化传统知识并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设计的教师可以较好地识别、挖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具有语言优势又具备民族文化背景的教师会直接决定学校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功能的有效性。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特别是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都会渗透到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实现人口较少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培养适应民族文化课程教学的“双语双文化”师资力量是必要条件。培养“双语双文化”教师队伍,可以采取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如组织民族文化课授课教师参加民族文化课程培训班、邀请民族文化传承人以及民族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其授课;从人口较少民族大学毕业生中定向招录民族文化课教师;民族高等院校重点选择人口较少民族学生作为师资培养对象;邀请和吸收国家级、省市级文化传承人等民间艺人进入民族文化课程的讲授者行列等[4]。
四、结语
民族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以学校教育为重要载体。在现代化日益精进的今天,单纯依靠文化价值的阐述、文化情怀的拥有已经远远不够。在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蓝图里,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需要找准发展方向,扎实立足于民族地区发展实际的民族语言类课程、艺术审美类课程、竞技体育类课程、习俗活动类课程、技艺技能类课程建设实践无疑与当前我国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整体育人发展目标相契合,如何利用各育之间的关联度及衔接度可以成为构建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
[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EB/OL].[2016-08-23].https://www.hlj.gov.cn/n200/2016/0823/c75-10788126.html.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朱玉福.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22(5):98-103.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