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论培养高中化学社会责任策略

2021-12-08 01:20:33朱素琴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朱素琴

摘要:高中化学具有的实验性特点,在学生华向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站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角度上,积极探索创新化学教学方法的策略,促进化学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论;化学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化学核心素养理论的实施,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积极探索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与能力的教学策略,促进化学学科教学改革的有序开展,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探索行为。由于高中化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良好社会观与世界观培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绪品德,才能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核心素养与社会责任的概念

(一)所谓化学素养,也就是站在化学学科的角度上,加强学生化学知识、化学思维、化学观念等培养的力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特征和素养,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应该在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深入分析和理解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赞赏化学的贡献与价值。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化学,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合理的应用于生产、生活与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勇于承担的主人翁精神。

二、核心素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高中化学学科具有实践性、自然性、科学性等特点赋予了化学课程具备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职责,,单纯从核心素养角度来看,高中化学社会责任感培养内容显得更为高尚,主要是因为社会责任感作为人类具有的精神追求,因此要求学生要进行思想洗礼,并形成高尚思想品德从而深刻理解化学知识,从而更加灵活地运用化学科学内涵,来解决社会难题。

三、基于核心素养理论培养高中化学社会责任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高中化学教师必须以化学教材为依托,拓展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力度,借此提升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深度挖掘化学教材中的内涵,站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角度上,探索化学教材中有这样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容,以此融入到课堂活动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并选择用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去解决一切学习困难,强化学习精神,并勇于探索未知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体验。比如,教师在进行与氯气相关内容的教学时,由于氯气并不属于生活常见的一种气体,因此学生可能对其无法形成基础认知,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以化学现象导入课堂教学内容的方式,调动学生探索氯气科学内容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氯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能够充当一种武器,在德国进攻英法联军时,便利用氯气进行毒气攻击,使得士兵失去了作战能力,但是却有很多牲畜猪存活了下来。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挖掘为什么牲畜具备免疫氯气攻击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效果的目的。

(二)融入社会元素,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高中化学内容中大部分来源于社会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的影子。所以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将化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便于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化学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形成对社会化学现象的个性化认知。当高中学生掌握化学内容时,便可充分实现对社会生活的答疑解惑,确保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例如,当开展高中化学教学各种饱和酸、不饱和酸等油脂的化学构成成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析新闻报道中与地沟油相关的内容,以此讲解地沟油的化学成分与化学结构,并引出地沟油的危害所在。由此让学生明确地沟油的社会严重性,从而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重新认知,并强化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优化课堂习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课堂练习是检验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从而帮助学生合理化进行查漏补缺。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学科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效果,高中化学教师应创新与优化课堂习题内容,探索社会问题,从而提升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参加社会生活提供理论依据。比如,教师在进行二氧化硫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箱学生播放教学课件的方式,将工业产业的发展虽然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同时耗费了一些资源,产生废弃以及废渣等,石灰法作为工业废弃脱硫的有效方式之一,流程如下:煅烧石灰石产生生石灰,将生石灰视作脱硫剂,借助吸收塔对废弃中含有的二氧化硫进行固定,便可以得到相应的建筑材料,写出涉及的方程式。由此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建筑材料的形成,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了解“变废为宝”的核心理念。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实施,为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仅仅依靠课堂、依靠书本、依靠老师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利用强大的信息源,借助高中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与自学能力,通过对知识适当的延伸与拓展来丰富、储备新知识。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探究、搜索感兴趣的知识,才能在强化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提升。比如,教师在进行海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应该先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与海水资源相关的素材。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探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原理与途径。课堂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继续在互联网上收集了解有关海水资源的更多利用途径,特别是一些科技感较高,比较前沿的领域。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主动了解学习、体会认识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效果。

結束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及互联网时代的迅速来临,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开展化学学科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要求,严格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完善的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调动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兴趣,促进化学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培养探究[J].李雪娇,张贵忠.课程教育研究. 2020(05)

[2]谈“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徐光伟.中学教学参考. 2019(08)

[3]张晓静.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J].基础教育参考,2017:63.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社会责任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资源整合及利用研究》(课题编号:B-b/2020/02/150)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58:05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25:40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8:25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19:27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9:07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8:53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