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瑾 豆 艳 蒋恩社
1.河南大学人民医院,郑州 450000;2.河南大学 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在我国,新入职护士的离职现象也较为普遍[1]。新入职护士的职业角色适应不良是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2]显示,每年约有35%~60%的新入职护士由于无法顺利完成自己的角色适应而离职。
2016 年出台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中曾明确提到,我国将尽快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人才培训体系,着重加强对新入职护士的培养,切实提升其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和护理相关专业技术水平[3]。随后,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其组织制定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中也对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及角色适应等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强调[4]。可见,新入职护士职业角色转变培训已成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新入职护士的职业角色适应对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新入职护士从学校到医院,面临环境与角色的双重转变,即个人同环境之间进行关系重新的构建,在这个重新构建的过程中,人会受到源自各个方面的不同的压力而可能发生角色适应不良,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角色转型冲击。
职业角色适应是指个体与特定职业环境相互作用协调的过程,以及这种协调关系呈现的状态[5]。但是,当新护士在入职后参与实践的环境和自身所预设的场景不一致时,易致使其对真实的角色感到失望以及无法融入到组织的文化时,可能会面临诸多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会使新入职护士在实践中缺乏组织认同,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新入职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组织的归属感和对岗位的胜任力。降低了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绩效和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加了新入职的护士出现工作疲劳的风险,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新入职护士出现离职行为[6]。因此,新入职的护士对于护理组织环境和其职业角色的快速适应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重视和关注的课题。
目前,新入职护士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角色适应理论。角色适应理论是以“角色”为中心概念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主要阐述社会关系对行为的重要影响[7]。以此理论为前提,众多学者后来又将组织社会化的概念广泛应用到角色适应中,组织社会化是个体为适应其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目标和行为规范等而调整自己态度和行为的适应过程,是个体和组织相互融合的过程。有研究[8]表明,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程度是其角色适应的重要表现。
此外,人与环境匹配理论也被应用到职业角色适应中。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提出即研究了个体与环境间的适应性,反映出行为主体与环境间的一种交互作用。个人-环境的匹配主要是关注于个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强调如何实现员工和组织环境之间的一致性或者互补,不但更加注重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与特定的岗位需求相适应和匹配,同时还更加注重企业员工的内部特征和其他组织潜在的需求相符合[9]。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已经开始深入研究该理论,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和研究结果。文献综述表明,个体与环境匹配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观与能力匹配理论上。其中,价值观的契合对于工作的态度具有正向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判断出离职倾向:能力的契合对于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和指导作用,在员工职业生涯的初期,员工往往会不断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与组织之间的契合度,并根据这种自我评估的结果调整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行为[10]。
影响角色适应不良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有资质条件(如年龄、学历、编制等)、职业价值观、岗位胜任力等;环境的影响因素有组织环境、社会支持等。
相关研究[11]结果表明,男护士角色转换压力明显低于女护士,可能与男护士的力量和耐力有关。然而,还有其他研究显示了相反的结果。由于传统观念认为女护士大多是护理从业人员,男护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可能受到性别偏见的影响,以及缺乏亲友的理解,承受更多的压力,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影响角色适应。学历和编制也影响新入职护士的角色适应。本科及以上学历新入职护士的转型压力高于本科及以下学历新入职护士,原因可能是管理者和患者对本科及以上学历新入职护士的期望值较高,但由于临床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不足,给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带来较大压力。研究[12⁃13]表明,不同聘任方式之间的护士也会产生角色适应差异。家庭所在地也会影响新入职护士角色适应,家庭所在地与工作单位在异地的新护士往往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新环境。此外,职业价值观的确立和良好的岗位胜任力,能引导新入职护士正确认识自身价值,降低因知识、技能的不足造成的压力,让新入职护士能更好更快地进行角色转变,满足岗位的需求,胜任临床工作[14]。
社会支持是影响新入职护士角色适应的重要环境因素。新入职护士工作前,仅接受校内的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及一年的校外临床护理实习,工作经验的欠缺和尚未成熟的生理心智能力导致他们在面对高负荷的临床工作、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困惑重重[15]。家庭成员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能有效地推动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形成和建立,减轻和消除新入职护士在工作中的负面心情,进而推动新入职护士角色的转变。此外,良好的组织环境对新入职护士的角色适应也有积极的影响。有研究[16]表明,当新入职护士在生活条件、物质待遇较低,工作负荷过重的环境中,加上长期不规律的作息,会使人体“生物钟”受到影响,心理能量的消耗加大,角色间容易发生冲突。而良好的科室氛围能使新入职护士尽快融入环境中,并且较为充足的人力、物力会一定程度上减轻新入职护士的心理、生理压力,进而缓解转型冲击带来的不良后果。
护理职业价值观主要指专业护理人员以及未来将要从事护理专业的技术人员所必须持有的一种基本职业价值观,它主要用于指导护理人员的实际行动和对关于临床护理工作的专业决策,帮助预测临床护士的长期职业生涯稳定性[17]。研究[18]表明,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与护士职业满意度、自我效能、离职意愿、职业倦怠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影响护理人员职业选择和规划,而且可对整个护理队伍的工作效能产生影响。当新入职护士的职业价值观与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一致时,会更积极地投入工作中,增强对工作认同感及成就感,感受较少的转型冲击,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角色[19]。研究[20]显示,职业价值观有助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等积极情感,觉知到工作价值重要性的个体会有较高水平的工作满意度,新员工可通过调节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达到组织角色内化,从而促进个体社会组织化。新入职护士作为医院新成员,当其与临床工作环境越匹配时,越能适应自身角色转变,感受到较少的转型冲击,从而达到个体社会组织化。因此通过建立相匹配的护理职业价值观,有利于加速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及社会化组织过程。
临床学习环境是指在临床工作环境中相互影响且直接决定护士工作学习效果的全部要素所组成的网络,是护士获得护理知识与技能、角色社会化、树立其护理职业责任感的地方与场所[21]。研究[22]表明,临床学习环境可以影响新入职护士角色适应过程,健康的临床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护士职业价值观。孙爱玲[23]等研究表明,临床学习环境中的硬件资源条件和认可度对职业价值观有正向影响。尤利芬[24]等通过调查423 名新护士发现角色转换压力与工作环境精神气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工作环境精神气候越好,角色转换压力越小。此外,相关研究[25]显示,临床工作环境中良好的科室氛围、人际关系、专业教师素养及规范化教学管理可对护生专业承诺、职业价值认同及专业努力意愿产生积极影响。当新入职护士所需的学习环境被满足时,会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临床核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6]。
护理岗位胜任力是指促使护理人员能够胜任护理工作并且在护理岗位上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护理知识、技能、能力等特质的总和,具有全面性、具体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自身能力与该岗位胜任特征的差距以及培训需求,从而促进自我学习与发展[27]。研究证实岗位胜任力对新入职护士的工作态度、知识、技能等有重要影响,岗位胜任力越强的新护士在进入临床工作后能够较快的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实现从“外部人”向“内部人”转变的角色适应过程[28]。岗位胜任能力较强的新入职护士在社会组织化转变过程中,可较快完成学习者、护理者、沟通者、教育者、咨询者、协调者等多种角色间的转换,较快适应角色转变过程,其感觉到的冲击水平也较低[29]。
目前,国外对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和角色适应问题十分重视,新入职护士角色适应培训已成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都制订了较多的人才培训项目帮助新入职的护士顺利完成自己角色的转变,例如美国、英国和日本等[30],这些项目大多是基于角色冲击理论和模型,以实践为导向,探索新入职护士的学习要求和适应能力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人才个体而制定了与新入职护士的专业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培训方案,有效地提升了新入职的护士胜任能力。但国内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仍处于探索阶段。香港护士角色转变培训项目已相对较为成熟,主要采用制订导师制度以及合约学习的形式,通过带教老师与新入职护士的共同参与,实现新入职护士角色的顺利过渡[31]。针对在新入职的护士角色转化培训上的问题进行探索,内地主要以传统的现实冲击学基础理论、转化冲击学基础理论和护士人员能力前进模式等方法作为基础和指导,促进了新入职的护士尽快地融入自己的护理人员团队及逐步形成对角色的认同[32]。如何促进新入职护士融入组织,拥有专业角色的社会化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及职业认同感等角色适应问题仍然得不到彻底解决。因此,明确新入职护士职业角色适应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形成以新入职护士角色适应为目标的干预方案,能够有效地促进新入职护士社会组织化进程,降低离职意愿和转型冲击水平,避免教育和培训资源浪费,可为促进新入职护士职业角色适应的培训提供一条经济有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