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冈到古田:红军宣传活动的组织机制与核心理念

2021-12-08 06:06郭辉
关键词:政治部红四军军队

郭辉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1928 年10 月,由毛泽东起草的《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会决议案》指出:“过去边界各县的党,太没有注意宣传工作,妄以为只要几支枪就可以打出一个天下,不知道共产党是要在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1](P19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中,“枪杆子”与“笔杆子”是党所依靠的两股重要力量。在井冈山时期艰苦的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人民军队不仅要承担军事斗争的任务,更是根据地宣传活动开展的重要力量,对宣传工作的重视贯穿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军思想和军队活动之中。在井冈山根据地以及率领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斗争中,毛泽东初步积累起治党治军的经验,他领导创建了新型人民军队,并通过军队在根据地宣传党的主张,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传统的形成留下深刻影响。

一、内塑与外扩:军队宣传动员工作的环境动因

中国共产党一直将宣传主张、动员民众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开始独立组建武装,并将政治工作列为军队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创建新型人民军队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进入了最为艰苦的时期。“八一起义”后,1927年8 月21 日,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中提出,由中共领导的革命战争,“必须要创造新的革命军队”,也就是要“建立工农的革命军”。[2](P479)而此时,如何将一支思想混乱、纪律松散的武装改造成有信仰、纪律严明的工农革命军,成为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转移的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面临的首要问题。

政治建军是新型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通过明确军队的阶级属性与战斗目标,强化对官兵思想信念的塑造,建设一支区别于以往的人民革命武装。1927 年9 月29 日晚,在永新三湾,毛泽东召开了中共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三湾改编”除了对部队编制进行梳理,确定“支部建在连上”,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还在军队中设立了士兵委员会。据曾加入士兵委员会的红军老战士周玉成回忆:当时士兵委员会的一项任务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向士兵们进行启蒙性的阶级教育。他们当时曾组织士兵演活报剧,内容都是地主怎么去压迫农民,农民为什么世世代代都过着苦日子等等。通过这样的宣传,使得广大士兵懂得去同情农民,更加坚定了他们要打倒地主豪绅,为穷苦大众谋福利,启发了士兵们的阶级意识。[3](P297)通过军队内部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官兵了解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树立了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明确了“为何而战”的思想信仰,培育出一批优秀的革命军人。

(二)争取根据地民众支持

初上井冈,工农革命军面临严峻的斗争形势,在被四面包围的湘赣边界,共产党和军队要站住脚和发展壮大,就必须发动和组织农民,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与拥护。陈士渠回忆道:“当时,虽然我们已经改为工农革命军, 打的是五角星加镰刀斧头的红旗,但部队的服装与旧军队没有什么显然的区别。旧军队给老百姓最深刻的印象,是抓夫、派差,给他们挑东西,拿东西不给钱,动不动就打人骂人。老百姓见到‘丘八’就要‘跑反’,到山上去。说明群众对军队是非常痛恨和害怕的。……如果不让老百姓了解我们军队的特点, 了解我们与旧军队有截然的区别,我们便无法接受群众、发动群众,没有群众我们就无法存在。”[4](P197)

土地革命初期的江西,基层党组织的力量相对薄弱,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有限,农村工作开展较为艰难,更多的是依赖血缘、亲缘关系发展力量。在当时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全江西的支部没有一个是能战斗的组织,是能在群众中起核心作用的,这话并不过火,但看支部对党的工作党的政策执行结果,便可充分证明。每项工作执行的成绩,结果不能实现原所规定的十分之一二,有时竟至完全不执行,此外如不能按时开会,每个党员不能积极做工作,这种现象,也是江西工作严重的大缺点”。[5](P5)大革命时期,中共在湘赣边界六县组织的革命力量在“马日事变”后遭到了沉重打击,党的基层组织被破坏,农会解散、枪支被夺,力量削弱严重。毛泽东率领革命武装上山后,亟需获得当地人民武装和农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对于红军来说,能否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直接关系到革命武装能否在井冈山生存下来、建立根据地的问题。单纯依靠地方党组织的力量,难以完成广泛宣传和动员的任务。因此,毛泽东格外重视红军的宣传工作,提出:“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的工作。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6](P15)组织官兵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也就此成为了红军政治工作的常规内容。

二、从松散到集中:红军宣传动员工作的组织变迁

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是红军中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的代表。在井冈山根据地和转战赣南闽西过程中,红四军士兵委员会和军队政治部是开展宣传活动的主要组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其他红军武装宣传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示范。

(一)士兵委员会

在政治部统领军队宣传工作前,红军各级党委机关宣传科和士兵委员会是负责宣传工作的主要组织,主要由士兵委员会组织人员实施。1928年4 月,毛泽东率部回到宁冈,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会师,双方队伍合编组建了工农革命第四军(后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作为中共领导的第一支正规红军部队,红四军不但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成功探索,也对各地红军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7]在统一实行三湾改编时确立的制度后,红四军在军、团两级党委建立机关,机关内设组织科、宣传科、青年科和士兵委员会,同时决定在连、营成立士兵委员会。为改变“官兵群众认为政治工作只是政治部几个人做的,余人即以单纯打仗为职务”的思想,于是就“取消了政治部”,把那些写标语、贴标语、发传单、演讲宣传、组织群众等工作,交给士兵委员会去做。然而部分官兵由于受单纯军事观点的影响,再加上过往对国民党宣传活动的反感,因而对宣传工作亦不积极,有的甚至公开表示厌恶。在这种情况下,红军的宣传工作很差,“每每红军经过某地,只是少少的几张标语,群众毫不懂红军是什么东西,甚至许多把红军当作土匪打。”[1](P369)为了改变这种情况,1928 年11 月,毛泽东在红四军第六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中进一步要求红军政治训练中要注意“健全士委会……对外作群众运动……连上须组织三人以上宣传队,战时平时不断地作宣传工作,标语口号须由军委规定发出,以求统一免至杂乱。”[6](P19)初步确立了宣传队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

士兵委员会娱乐科由于设立时间较短、性质特殊,长期以来获得关注较少。1928 年5 月,为庆祝会师,红军在宁冈龙市镇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联欢会,与群众一起表演了各式各样的文艺节目。据亲历者回忆,“来自两军的干部战士,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有的打土豪得来的长衫改成短衫穿,演出了许多短小有趣的节目。”[4](P354)晚会之后,红军政治部开始在士兵委员会中增设娱乐科,将自发表演转为组织性活动,“士委内有娱乐科,仅于纪念日,或每月举行工农兵联欢会,或红军纪念会,有演说,有新剧,有京广(剧)团,有双簧,有女同志跳舞,有魔术,这些多能引起士兵的快乐。”[1](P367)虽然建立之初是为了丰富士兵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休闲娱乐,然而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节目内容也慢慢发生变化,娱乐活动逐渐与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利用文艺活动开展宣传动员自此成为红军宣传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娱乐科的宣教活动起初主要针对红军官兵,进行理想信仰、国情社情和政策纪律教育,服务于创建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核心目标。由于文艺演出公开面向群众,因此红军也经常利用这一机会进行宣传动员。1929 年9 月通过的《湘赣边界目前工作任务决议案》中提出:“在各革命纪念日或政治□□□发生时,多开群众大会及游艺大会等”,“以工农革命的事实和豪绅阶级的罪恶编成戏曲歌谣来表演,使群众对革命以乡里[响应],而有[在]兴趣中去求得认识”[1][P383]。这一时期,文艺队广泛采用莲花落、渔鼓词、话剧、歌曲等贴近群众生活的表演形式传播革命内容,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也成为红军宣传动员的常用方式。这类表演在红军转移过程中通常简化为化装宣传。化装宣传是介于口头宣传和演戏之间的一种简单活泼的宣传形式,它一般不需要剧本,只是采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由几个有表演能力的战士简单化装进行表演,是红军宣传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案)中,毛泽东特别强调“化装宣传是一种最具体最有效的宣传方法,各支队各直属队的宣传队均设化装宣传股,组织并指挥对群众的化装宣传。”[6](P21)也正是此次会议之后,从体制上娱乐科开始向宣传科过渡,由群众性文艺机构演变为政治工作的重要部门。宣传科下设化装宣传股、口头宣传股、文字宣传股和艺术宣传股,文艺工作被纳入部队政治工作体系,按照统一要求开展文化宣传活动。

(二)政治部宣传科

井冈山斗争时期,“朱毛会师”以前,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及湘南暴动部队中均设有政治部,红军的宣传工作是按国民革命军的旧习惯来做的, 即由政治部的少数人去做。关于红四军政治部设立的时间,现有研究中存在不同观点,有学者考证认为大约成立于1929年3 月中旬[8]。不过,研究普遍认为在红四军创建初期因为官兵对国民革命军中政治部称呼反感,为了更好开展对普通士兵的政治工作而采用士委会和党代表制度取而代之,在这一阶段,红军宣传工作主要由士委会组织。虽然红四军六大已对宣传队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未获得充分重视。“宣传员成分太差,俘虏兵也有,火夫马夫也有,吃鸦片的也有……现在的宣传队简直成了收容所,完全不能执行它的任务了。”[6](P16)宣传员难以获得基层官兵认同,称其为“闲杂人”、“卖假膏药的”,宣传队工作效果不及预期。

为了粉碎第三次“会剿”,红四军下山出击,转战赣南闽西,并对井冈山时期的军队宣传组织机制进行完善。古田会议后,将各级部队党委机关和士兵委员会所承担的宣传动员工作整合到军队政治部宣传科,进行统一领导。为了改变宣传动员不力状况,古田会议决议案强调从思想上纠正官兵对宣传工作及宣传队的轻视,在组织层面将过去设在连上3-5 人1 队的宣传队,改为以支队为单位受支队政委指挥,每支队一中队,各级政治部一中队。中队的组织是中队长一人,中队下设三分队,每分队五人,每分队一分队长。直属队宣传队受政治部宣传科指挥;全纵队各宣传队受纵队政治部宣传科指挥,全军宣传队受军政治部宣传科指挥。由此,任务明确、结构清晰、层级分明的宣传兵制度基本确立。在具体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时,“军队每一个机关(如连队、营部、或政治部、卫生队等)均须派5 个人担任宣传工作,这5 个人不背枪、不打仗、不服勤务,名叫宣传兵。此5 人分两组,一组为演讲队,担任口头宣传,凡红军所到的地方,行军时经过的乡村酒店茶店或大市镇,均须手持红旗及标语传单向群众宣传……其外一组为文字宣传组,两个人每人提一个石灰桶,大小笔各一支,凡军队经过的地方,墙壁上要统统写满红军标语,写字要正楷,以愈大愈好,要用梯子写得高,使反动派不能随便涂抹。”[1](P369)红四军中宣传动员工作由士委会自由组织到政治部严密安排,显示了毛泽东对军队宣传动员工作的重视。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体现为指挥作战,也体现在党对军队宣传工作的全面领导。

三、群众性与纪律性:红军宣传动员工作的核心理念

1928 年6 月,基于大革命失败后的严峻形势,中共六大将“争取与积聚广大群众势力”列为党的中心工作,并对工运和农村及苏维埃区域内的宣传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鼓动成为宣传工作的主要目标。由于联系中断,在收到《党中央就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党的策略方针给湘赣边界的指示信》(史称“二月来信”)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毛泽东自主探索利用军队在根据地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和组织民众。其中,对宣传活动群众性和纪律性的要求不仅反映了根据地时期指导宣传工作的核心理念,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原则的早期探索与尝试。

(一)群众性

根据地的宣传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告知——鼓动”行动逻辑转化的具体体现,宣传的目标从大革命时期的传播马列主义转为土地革命时期鼓动参与革命,宣传的主要对象也由城市工人变为乡村农民。通过红军官兵开展宣传动员,对根据地分散的民众进行组织,唤醒民众的阶级意识和斗争意识,使其支持革命、参与革命,壮大根据地革命力量。恰如红军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工农兵》发刊词所言,“本刊的使命就是加紧团结工农兵的力量,正确地认识革命的前途,尽情地暴露统治阶级地罪恶”,提出“工农兵唯一的出路,只有一致站在斧头镰刀红旗的下面……共同努力完成三大任务。”[9](P9)宣传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根据地宣传活动的重要特征,宣传活动因此有了更鲜明的群众性特征。

根据地时期的宣传活动对象广泛。在古田会议决议案中,毛泽东曾特别指出红军忽略了对城市贫民、妇女群众、青年群众、流氓无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武装组织的宣传。由于军队的流动性特征,“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成为军队主要斗争模式,部队打到哪里,宣传工作就紧随开展,“红军到达一个县城只要三小时,宣传工作可以普遍”,在群众中留下“红军一到满街鲜红,等于过年”[1](P369)的深刻印象。除了标语,红四军党部先后发布了《告绿林兄弟书》《告商人及知识分子》等布告,向根据地农民武装、商人和知识分子等群体介绍中共所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性质与目标,号召他们加入工农队伍、加入红军、支持革命事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面向最广大的群众争取支持,红军特别要求宣传活动与群众生活相联系。“宣传要切合群众的斗争情绪,除一般地发布暴动口号外,还要有适合群众斗争情绪尚低地方的日常生活口号,以发动日常斗争,去联系着那些暴动口号。”“到一个地方要有适合那个地方的宣传口号和鼓动口号,又要有依照不同的时间(如秋收与年关,蒋桂战争时期与汪蒋战争时期)制出不同的宣传和鼓动口号”。[6](P18)在井冈山拿山、桂东、莲花等地,目前还留有“消灭关背残匪 保护关背农民耕种”“欢迎桂东劳苦工农打土豪”“消灭连(莲)花的反动武装”等地方性红军标语。

井冈山地区民众和红军士兵文化水平较低,为了便于民众理解接受,宣传活动以口头和简单的文字宣传为主,内容简单直白、形式生动多样。在1928 年8 月红四军前敌委员所编的《告湘南各县工农兵群众歌》中,第一段写道:“工农们来士兵们,铲除土豪要除根。土豪劣绅真可恶,压迫工农不当人。”最后两段写道:“工农们来士兵们,豪绅压迫记在心。穷人只有路一条,土地革命第一程。大家努力向前干,本党誓作领导人。努力努力复努力,最后胜利归我们。”通俗易懂的歌词直白地将革命目标和前景传递给工农兵群众。标语歌谣之外,毛泽东尤其重视“化装宣传”,将政治宣传融入军民喜闻乐见的娱乐表演之中。红军每攻克一处城池,都把做好群众工作摆在首位,在红色割据区域内广泛地开展了识字、读报、演讲、戏剧、表演、歌曲、演唱、化装宣传、办墙报、报刊等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对广大群众进行了非常广泛的政治宣传和文化教育。譬如,根据红四军军委的布置,红四军各团都建立、充实了文艺宣传队, 宣传队员贺子珍、伍若兰等多次在茅坪给当地少年先锋队和妇女队教唱《调兵歌》《十唱红军歌》等歌曲。[10](P81)宣传活动的开展对井冈山根据地军民阶级觉悟和斗争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助力,使民众在开展土地革命、保卫红色政权等方面都起到较大帮助。这种宣传与文艺相结合的普遍实践,同时也为延安文艺范式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对文艺活动为工农服务、为士兵服务方针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服务群众还表现为将红军官兵日常行为纳入宣传活动当中,在军队对民众的接触中树立形象、传播理念。毛泽东认为红军官兵的一举一动代表了党的形象。在指导红军宣传工作时,他特别提出要“严格的执行三大纪律”,“上门板,捆禾草等项是从行动中扩大红军影响,增加群众对红军信仰的良好方法之一,应当好好地去执行。”[6](P21)要求红军战士从扫地、讲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照还和赔偿损失等行为做起,让民众了解革命军队,亲近党的组织。而“对敌军的宣传,最有效的方法是释放俘虏和医治伤兵”,打破了敌人所捏造的“共匪见人就杀”的欺骗。[11](P853)1928 年宁冈新城战斗后,毛泽东提出了工农革命军对待俘虏的四项政策:一、不打、不骂、不杀、不虐待;二、不准搜腰包;三、受伤给治疗;四、去留自愿,愿留者欢迎参加工农革命军,愿走者一律发给路费,欢送回家。古田会议进一步提出实行优待俘虏、瓦解敌军的政策,把人民军队的政治优势与传统兵法的攻心策略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最大限度地削弱孤立敌人、壮大自己的有力手段。在红军政策的感召下,有些俘虏兵被放回去后,在与红军作战时朝天放枪不打红军,有的几次被俘后干脆参加了红军。

从井冈山时期红军宣传活动可以看出,毛泽东指导宣传工作的出发点是宣传服务于政治工作需要,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宣传活动相比,面对农民为主的受众群体,更加强调面向群众、贴近群众和服务群众,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特征。

(二)纪律性

宣传工作是党的重点工作,中共一大决议案中即提出:“一切书籍、日报、标语和传单的出版工作,均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监督……一切出版物,其出版物均应受党员的领导”,[11](P325)强调党对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虽然如此,然而长期以来中央对宣传工作的指导多是提供纲领、确立方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主要依靠各支部、刊物自行发挥。宣传方面的自行其是给中央工作的部署带来不良影响,为此,中央专门发布《中央关于党内宣传派别问题决议案》,要求“肃清部分地方党组织宣传工作中的非无产阶级意识和国民党工作方法残留。”[11](P862)

在井冈山根据地,湘赣边界特委成立后即要求“特委县委宣传科,应设法使之健全……各游击队出发游击,都须有很好的宣传……以后下级党部对上级党部工作报告,须有宣传工作的报告。上级巡视和检查下级工作时,亦需注意宣传工作的检阅。特委县委每周应有宣传大纲发给各下级党部。”[1](P192)军队方面,红军宣传工作受前敌委员会和军队党委(政治部)领导,确保组织性与纪律性。除了如前文所述,军队宣传队伍建设方面由分散到集中,统归于政治部领导,在宣传内容方面也逐步实行宣传审查制度,要求“传单、布告、宣言等宣传文件,旧的加以审查,新的从速起草。”[6](P20)围绕具体宣传内容,毛泽东还要求制定“红军政纲”等,进行统一。军队政治部在执行过程中,将统一拟定的标语内容编成宣传本(名为红军标语)发放给宣传员。宣传本“以十大政纲为主体,每一条定出十多个标语,加上对时局及对工农、小商人、士兵、妇女、青年各种,每种十多个标语,共一百几十个标语,每月或两三月审查一次,改换一次。”[12](P496)此外,诸如宣言、布告、歌谣等内容也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军队党组织对宣传工作的指导还体现在对宣传人员选拔培养以及对宣传工作的监督促进方面。在成员的选拔上,“除请地方政府选派进步分子参加红军宣传队之外,从各部队士兵中挑选优秀分子为宣传员”,[6](P20)并由政治部进行经常性训练,确定培训的材料、方法、时间、人员,保障培训效果,强化和壮大宣传队伍。在宣传任务执行过程中,要求军队“达到一个城市,各连的宣传员由政治部或党代表分配宣传区域,并派人巡视以观勤惰。各连写的标语有标记不怕冒功或混淆,写错了亦易查出予以处罚,因此红军达到一个县城只要三小时,宣传工作可以普遍。[1](P369)在具体执行层面,红四军政治部对一百三十四条标语分为三种写法,对县城(大市镇)、县城市镇(大村庄)和行军途中需要刷写的标语做出明确的内容规定。同时也对如何刷写提出了九条要求,例如:不要写草字、省笔字;慢一点,力求写得好看,不要性急乱涂;不要写错,不要遗漏字,一条标语写完须查看一遍才走。除各纵队政治部制定地方口号之外(红四军政治部规定,各纵队政治部于每到一地工作时,须制定几个适合当地需要的口号,即“地方口号”),宣传队不得自由创造新鲜标语;一律用毛笔写上墙壁,不准偷懒改用纸贴等等。[13]在管理上,对宣传队的工作开展情况定期开会进行检阅,确保宣传指令贯彻执行。经过系统化组织,宣传动员工作效果逐渐显现,“红军在赤色区域中受广大的武装工农的掩护,平时消息既灵通,战时广大群众在四周围击敌人,不费我们好多力,便把敌人打败了。”[14](P321)

四、结语

在大众传播手段有限的情景下,中央苏区建立以前,在井冈山根据地和赣南闽西红军流动作战过程中,党的宣传活动主要通过军队来组织开展,并逐渐形成“惯例”。制度是规范、规则、协定和惯例的集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惯例。[15](P26)宣传党的主张、服从党的领导、宣传工作是全体党员(官兵)的任务职责等理念,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建构的基本原则。毛泽东指导的红军宣传活动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早期探索与实践的代表性尝试。没有毛泽东早期红军新闻宣传的源,也就没有后来中央苏区根据地新闻宣传事业繁茂的流。[16]根据地宣传动员工作的成功经验在中央苏区时期得到继承并发扬,贴近群众与强调纪律的工作作风在新闻宣传活动中演化发展,并最终形成“路径依赖”影响至今。

猜你喜欢
政治部红四军军队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参考资料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发挥政治部平台优势 凝聚最大合力
红四军党的七大决议案探析
新泉整训与红军早期的党和军队建设
赣鄱将星耀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