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专册的编排特点及教学实践

2021-12-08 01:22张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公民法治

张华

(建瓯市建安小学,福建 建瓯 353131)

2019 年秋季,《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正式投入使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法治专册给师生们带来不少困惑。首先是来自教师的困惑:为什么将法治知识都集中到六年级上册?教师自身的法律素质和教材要求能相得益彰吗?其次是来自学生的困惑:法律知识对我们来说有些难;法律知识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大关系。因此,笔者对法治专册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力求解决实施过程的问题,并且提出教学思考。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专册的特点

(一)增设法治内容的设计意图

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规矩需要用法律规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自觉接受法的约束和制约。小学新教材新增法治教育内容,适应时代的要求。法治意识培养要从小抓起,且小学六年级学生在经历五年的学习基础上,已掌握一定的法治学习方法和具有一定的法治分析能力。法治专册编写的主要意图如下:

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六年级专册法治教育,让学生增强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课,让学生从小知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般公民都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的权力让我们自豪,因此公民履行相应的义务也是应当的。再如,当学习到“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公平民主、先进的制度让学生为之骄傲,增添爱国主义情感。“国家机构”的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强大、健全,了解国家机构的便利,更加热爱国家。通过宪法为主的一系列法治课学习,可以促进家国情怀的形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

六年级的法治专册,将宪法的主要知识传送、引导到学生心中,让学生从小学开始,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明白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法律能为我们保驾护航。从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的学习中,让学生明白:原来这些行为都有规定,做事情不仅要合乎情理,还要合乎法律,才能利己利人,利于大集体,利于国家,法治观念慢慢入脑入心。再如,通过对国家机构的认识,明白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延伸到学习和生活,理解凡事要讲规矩、懂规矩、用规矩。从六年级开始进行法治专册知识教学,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法治意识,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奠定法治基础。

3.培养良好的法治思维习惯

法治专册内容包括法律问题辨析、法律问题思考、法律行为的判断等,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行为习惯。如关于情景表述和对应法律的连线题,学生首先要对情景表述进行分析,属于什么范畴?哪里做错了?有没有违法?……一系列思考后,才链接对应的法律。连线后,学生再对感兴趣的相应法律进行追问等。在思考判断的过程中,学生的法治思维习惯和用法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开始慢慢形成。还有法治行为判断、案例分析等,都能够锻炼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

(二)新增法治专册的实践认识

1.链接生活实例,剖析法律法规

专册教材对于法治教育的内容,主要以学生生活的实际事例为起点,让至高无上的法律落地生根。如以下象棋和踢足球的实例引出规则;从机场边检处出现的不同通道认识中国公民;上公交、照顾生病奶奶、演讲比赛等,通过对于生活案例的剖析、判断、探讨,引出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法律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对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以法治知识为载体,提升法治思维实践能力

专册教材在阐述法治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日常的法治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养成。如一些观点的思考:“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观点?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到底该怎么做?是按照自己想的做,还是按照法规去做?在思辨和探讨过程中,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提高。此外,教材还设置开放式的法律问题讨论,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

3.法治内容科学严谨,呈现方式生动有趣

专册教材的法治知识内容整体科学严谨,在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的陈述中,不加入其他修饰语言,严格阐述,把握法律的重要特点。同时,在内容呈现的形式上生动有趣,图文并茂,有故事情节的植入,贴近学生的小主持人发言,还有多种题材的课外阅读延伸等。科学严谨的法律知识也可以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氛围中得到掌握。[1]

(三)法治专册栏目的设置特点

1.活动园设置

活动园是师生、生生、学生与知识互动交流的栏目。其中有关键法律知识、中国公民相关知识的辨析;相关法律条文和名称、生活场景、基本权利的连线思考;有关宪法日的含义、宪法发展交流思考;交流讨论宪法内容;几部法律中条例的内容比较,研究共同点;生活有关公民来源及公民身份实际例子的思考;身份证用处及实际使用过程注意事项的交流;有关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及实际事例的判断选择填空;国家机构与身边例子的探讨、国家机构与职责的连线选择、事例判断等。每一课的关键知识都会呈现在活动园栏目中,每一课都有一个以上的活动园内容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培养法治思维。

2.阅读角设置

法治专册中的阅读角栏目设置,给教学带来法律相关知识的延伸学习,拓展知识,拓宽课堂,补充学生的法治知识。如阅读角中包含“道德与法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史记出发到目前刑法发展知识;管仲的著作中包含的法治观念和事例;“爸爸的警服”,让学生明白警察的作用;“这是我的职责”,说出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利;“全国人大常委会回函小学生立法建议”中,让学生懂得可以用哪些形式提出自己的立法建议;还有习爷爷、历代国家领导人对于国家权力的相关论述等。阅读角栏目设计,对于学生理解法治知识,挖掘故事背后的立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促进的作用。

3.小栏目设置

知识窗相关链接、小贴士栏目设置精巧。知识窗呈现知识“美餐”,帮助学生增长许多重要的法律相关知识。如在“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中,解决公民身份与国家的密切关系;在“认识居民身份证”一课中,告诉学生人民警察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中,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家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法规。相关链接主要包括有关法律知识的案例学习;法律援助的内容学习;公民身份证号码的认识;纳税服务热线的学习;不同国家机关具有不同职责分享;便利便民服务热线等。小贴士栏目中呈现出一些法律小常识,如一些国家的宪法日时间;保护侨民的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国家机关接受人民监督小贴士等,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便利小贴士。相关链接和小贴士分别在教材中扮演了促进法治知识学习、理解的作用,帮助学生们学好法律,会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专册的教学实践

(一)理顺教材内容,开发教学资源

教师要将法治观念掌握于心,将法治教材深入自身的生活实践,再将其传授给学生,即站在教材的理论高度,又落于法的实际运用。同时,不断开发课内外有效课程资源。六年级专册法治教材、教师用书以及八年级下册法治专册的教材、教师用书兼顾使用,相关法律书籍要成为教师备课的案头书,丰富教学资源。如“宪法是根本法”一课,首先要深刻解读教材,读教材、教学用书、连贯性法治知识、教材法治知识延伸内容等,牢固掌握教材内容,理顺教材逻辑。还可以找出一到五年级中明显有关的宪法内容进行学习,对八年级下册法治专册宪法知识基本熟知,以确认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寻找相关教学资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学习,还有宪法日活动资源、宪法介绍宣传的相关视频等,根据课程需要选择性使用。将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有机结合,选取最优资源及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理顺教材能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形成典型资源,提升教师的法治素养,让法治教学更有底气。

(二)烘托法治情境,用好时事政治

营造良好的法治情境,有利于法治教学开展。如教学“权利与义务”一课时,教师可结合时事政治烘托情境:一是在校园开辟法治专栏,将公民权利和义务法律知识上栏;二是用好法治教育基地,与校外的法治宣传场所取得联系,开展各项互动交流活动,促进法治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了解;三是积极进行家庭法治宣传,在家长会中渗透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知识讲座学习,提高家长的法治水平,家校合作,共育懂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学生。还可利用社会法治大情境,如结合疫情期间的医生、工人,甚至政府、国家的作为,让学生感知权利和义务。或者将近期的民法典的学习热点,结合到法治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形成法治意识,与时俱进,注重时事变化,将法治知识学习与国家荣誉观形成有机结合。

(三)把握生活教育,转变教学方法

高德胜教授说:“理解教材对儿童经验的处理:力求‘接童气’。”[2]因此,教师在进行法治专册教学时,要遵循生活化教育原则,让法律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发现依法办事可以让生活更加便利,守法、尊法自然水到渠成。在生活化的基础上,转变教学方法。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如课本中“早上6 点到晚上10 点都在装修”,让学生进行行为讨论,并且延伸到生活中邻里之间的干扰事件是否正确,掌握公民的权利是有界限的。案例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思考和讨论才有新的火花和启示。再如,“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案例,可以通过纳税有关的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纳税意识。又如,教学“国家机构有哪些”一课时,带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当地法院、检察院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家机构。此外,教师要灵活运用法治教学方法,只要是学生喜欢的,能达到教学效果的,只要是科学生动的,都可以尝试使用。抓住“生活”,才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知、运用,真正将法治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生活。多样化的法治教学,让教师远离说教,进行亲近生活的互动学习交流活动,这才是了不起的法治教育。

(四)延伸教学评价,理论实践结合

对于法治教育效果,应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评价。一是看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和法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看学生的规则法治意识是否增强,在学校是否遵守规章制度,在家中是否做好该履行的义务,在社会是否遵守法律法规等,由教师、家长共同监督评价。学习法治专册相关内容后,观察学生的总体行为规范。如学生是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欺负低年段同学、不破坏学校的公共设施等。遇到问题时,知道如何按照规章制度、法律来寻求帮助。如重要的东西丢了怎么办?是着急慌乱在校园漫无目的地寻找,还是告诉教师?怎样用规章制度寻求合理解决方式?法治课的教学评价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了解学生参与课堂、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重视学生学会知识后的行为表现,还可以将评价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多方面综合评价。课堂上,学生能判断对错,参与度高,懂得说、懂得演、懂得做,积极性大,那么法治教学则初显效果。课堂上教会学生的法治知识,能在知识层面牢记,对法律知识感兴趣,并延伸到生活运用中,或是记得某个法律条文条例,懂得分析、评判生活中某种行为现象,那么法治意识已经悄悄入脑、入行动。

三、结语

综上,“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3]根据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的特点,建议教师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上好法治课。理顺教材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烘托法治情境,用好时事政治;把握生活教育,转变教学方法;延伸教学评价,理论实践结合。教师要善于运用法治专册内容,重视法治教学,在不断解决法治教学过程的问题中成长,培养遵纪守法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公民法治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十二公民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