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新明
摘要:数学为了充分让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起到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首先运用视音频诱发学生探索动机;再次运用视音频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运用视音频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运用视音频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媒体技术;兴趣;知识;素质;能力
正文
数学为了充分让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起到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首先运用视音频诱发学生探索动机;再次运用视音频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运用视音频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运用视音频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往往局限于单纯的谈话、开书和板题,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人教社教学光盘和空中课堂资源的出现,大大改观了这种情况。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模拟真实情景,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过去,课堂教学结构比较呆板,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和感情共鸣。如今,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教学方法的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一堂课上,既有教师的精心讲解,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既有教师提问学生,也有学生反问教师。现在多重感官刺激,强化练习能力。转变教师职能,突出学生中心。实践证明,利用教学光盘,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适时导看导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把课文中“静止”的情景变成“活动”的形象,变单纯的说教为互动的参与性教学,对于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启发积极的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听说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要以人为本,要促进人的发展。所以,在这个观念的支撑下,我们要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知识、人格、智力、能力、非智力、个性等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
一、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创设优美动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合理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或体验课文描绘的意境,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并使其思维随着情境的引导,深入教学内容,逐步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几何图形的认识,如果单看课本,由于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浅,社会阅历不足,学习起来就会觉得很枯燥乏味。如果配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情景的图文生动的形象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情景中的几何构件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感觉教学气氛非常浓烈。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课堂情境,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二、科学地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能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擴展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现代教育技术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内涵和巨大的表现能力,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形状、发展过程,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用它进行课堂教学,能极大地扩展教学空间,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不是有些教师总是提及有些数学知识不好理清教学思路吗?有些教材难以分析透彻吗?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些问题都很容易解决——我们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矩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就曾经成功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作图工具进行推演,教师教得尽意,学生学得尽兴,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添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充分发挥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作用,既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又能极大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我利用“几何画板”先画出任意△ABC,再度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并求他们的和;学生发现他们的和为180°,然后让学生任意拖动其中的一个顶点,使△ABC的形状或位置发生改变,学生发现每一个内角的大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的和还是180°,并且将刚才的数据列成表格,便于进一步比较与发现规律。于是可以猜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按照由猜测然后验证,最后证明的过程再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证明猜想,运用多媒体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并努力证明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发展现代教育,必须要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人,这种人应是教师。近几年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技术培训,也开展了多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许多教师已经掌握了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提高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而正因为教师素质的提高,理代教育技术的大力推广和运用,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龙.《也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园地.2009
[2]詹丞.《中学奇迹课堂》20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