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荣 毕忠鹏 黄凡
【摘 要】空间互嵌是民族互嵌格局的重要维度和基础。本文基于2000、2010和2015年全国地级市层面民族人口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中国民族人口空间互嵌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人口仍集中分布在传统民族聚居区,但扩散趋势明显,逐渐打破传统分布格局;民族人口多样性、均匀性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围绕走廊地带形成多个热点分布中心,东中部地区则是冷点分布中心,其中热点冷点均呈收缩态势。尽管低多元均匀的空间互嵌类型仍是主导,但随着各民族人口的流动,多元均匀将从低向中、高逐步发展。应该对不同类型的空间互嵌分类施策,促进和引导地区间、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为构建民族互嵌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民族人口;空间互嵌;多样性;均匀性
【作 者】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毕忠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凡,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1)05-0001-001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造就了各民族在空间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其中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交错,一方面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民族互嵌社会结构奠定了空间基础;另一方面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良好契机。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在随后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分别再次强调“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社会环境”[2][3],至此构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成为全局性的民族工作方针。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更是在实践层面强调“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由此可见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对民族互嵌的关注。学术界关于民族互嵌的讨论和文章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在当前人口大迁移、大流动的背景之下,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各民族人口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参与率也越来越高,呈逐步追赶汉族之势,[4]不仅改变了各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也改变了民族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人口流动和民族互嵌的双重背景下,从地理空间维度关注中国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和均匀性格局变化,不仅是一项基础性研究,更是事关民族团结的全局性工作,对我们了解民族人口空间互嵌的现状和趋势,推动构建民族互嵌社会结构意义重大。
一、文献回顾
目前关于民族互嵌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民族空间互嵌格局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
一是关于民族互嵌的概念内涵和理论维度的探讨。从概念内涵看,对民族互嵌的认识主要有三个视角:一是关系论,认为“民族互嵌”是指在民族交往联系中,民族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联结互动或镶嵌的紧密团结关系;[5][6]二是过程论,裴圣愚指出民族互嵌标志着同民族主体社会互动中相互接纳、吸收和依赖并形成共同体的过程;[7]三是状态论,形象地将民族互嵌定义为“石榴籽式”的民族关系状态。[8]从理论维度看,对民族互嵌的理论维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对民族互嵌中的空间关系和精神关系的双重属性并无异议。[9]裴圣愚等参考Zukin 和Dimaggio 嵌入理论的结构、认知、文化、政治四分法,提出了结构互嵌、经济互嵌、行为互嵌和文化互嵌四个维度。[7]吴月刚、李辉则结合民族关系理论从思想相和、文化相美、经济相通、生活相近、居住互嵌5个维度对民族互嵌的内涵进行了阐述。[10]综合来看,目前关于民族互嵌理论维度的讨论,基本上可归为空间、经济、行为和精神四个层面,围绕不同维度深入探讨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11][12][13][14]
二是关于民族互嵌的关系和定量测量的研究。其中部分学者对民族互嵌的理论维度关系以及民族互嵌对构建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研究。刘成指出民族互嵌是在各民族交错杂居基础上文化、理念、生态等的交往交流交融;[15]王希恩认为各民族空间分布上从聚居到杂居再到散居是民族在族体分布形态上的演进规律,也是民族实现交融的一种基本趋势。[16]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路径,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地理空间上相互嵌入,社会结构上相互融合和思想文化上相互学习。[17]郝亚明从形式论、条件论和功能论的视角梳理了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指出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基础,而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则是结果。[18]从上述讨论中可以发现,民族互嵌不同维度之间是相辅相成、有机联结的。其中空间互嵌是民族互嵌的重要理论维度之一。民族空间互嵌是民族互嵌的必要属性,是构建民族互嵌社会的重要載体。[9][19][20]关于民族互嵌的测量,尤其是空间互嵌的测量,一方面主要集中在宏观的定量视角,此类研究常用少数民族人口规模、比例、地理差异指标、聚居隔离等指标来刻画各民族空间分布格局。[21][22][23][24]另一方面是微观层面的测量研究,此类研究多尝试借助空间指标从微观社区视角或是局部地区对多民族聚集区域内的族际空间互嵌特征进行描述。[22][25]
综上可知,已有关于民族空间互嵌的研究虽数量较多,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在研究内容上,有关民族互嵌的概念和维度多定性、思辨性的分析,定量分析缺乏,在空间分布和居住格局层面虽有定量研究,但缺乏地理空间视角。其次,在研究视角上,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局部地区,或是微观社区层面,缺乏宏观视角从整体上把握民族人口分布格局。最后,在指标计算上,以往研究多选取规模、比例或是隔离指标,难以有效衡量各地区民族的多样性和互嵌状况。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主要数据来源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民族数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其中均指中国大陸人口数(未含现役军人),不包括澳门、香港、台湾省人口数据。文中提及的少数民族人口指除汉族之外的各少数民族人口数的总和,包含未识别民族人口,不包括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人口。鉴于本文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未将港澳台地区纳入分析。同时为方便比较分析,将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地级行政区划数据按照2015年的行政区划标准进行了相应的合并和调整,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抛除数据缺失的地区,最后得到的地级行政区划(包含部分省直辖县级市)2000年343个、2010年346个、2015年328个。
(二)指标解释
1. 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
各民族人口跨区域流动,导致各地区民族构成发生变化,民族多样性也发生相应的改变。用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26]来计算和度量不同地区的民族多样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H=-[i=1spilnpi] (1)
(1)式中,S表示某一地级市民族个数,Pi为第i个民族人口占该地级市总人口的比重。香农—威纳指数越高,则表示该地级市民族个数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均处于较高水平。
2. Alatalo均匀度指数
民族多样性能够很好地测量一个地区民族人口数量和民族丰富度情况,但是各民族人口分布结构上是否均衡则难以测量,而各民族人口均匀分布,更有利于民族空间互嵌的发展。因此考察一个地区民族互嵌状况,还应进一步分析不同民族人口的分布情况。常用有Pielou均匀度指数[27]、Alatalo均匀度指数[28]。其中Pielou均匀度指数容易受到物种丰富度的影响。此处采用Alatalo均匀度指数来度量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均匀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Ea=[1/([i=1spi2])-1]/[exp(-[i=1spilnpi])-1] (2)
(2)式中,S、Pi表示的意思均同(1)式,Ea的值越大表示该地区少数民族均衡度越高,反之越小。其中在计算各地级市民族人口多样性和均衡性时,江苏、湖南、广西、四川、重庆和新疆2015年数据中并未公布所有分民族数据,因此可能计算结果与实际有偏差,但是考虑到公布了主要的民族,其他民族人口数量非常少,对结果影响极小,能较好地说明实际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为进一步分析少数民族人口空间互嵌格局的特点,更好地观测少数民族人口多样性和均匀性的空间相关性所呈现的变化趋势,本文采用以下分析方法:
1. 空间自相关分析
本文采用Moran`s I分析中国民族人口分布的多样性和均匀度空间关联特征,即民族人口分布是空间的集聚还是分散特征,空间分布的热点和冷点在哪。空间自相关分析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全局空间自相关公式如下:
(3)
(3)式中,n表示地级市单元数;Xi、Xj分别表示地级市i、j的某一属性值;x1为属性为所有地级市单元某一属性值的平均值;S2则表示X [X]的方差;Wij表示空间关系的空间权重矩阵。
2. 局部空间自相关
空间分布的相关分析还包括局部空间自相关,其计算公式如下:
(4)
(4)式中,当S为标准差,其他各变量的含义同上式(3)。当G[*i]值大于0时,表示某一属性值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高—高相邻的空间集聚;反之,小于0时,则表示该属性值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低—低相邻的空间集聚。
三、各民族人口空间互嵌格局现状及变动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人口流动政策的完善,中国人口流动进入空前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人口走出传统的聚居区,流入东部城市参与社会发展,汉族人口流入西部地区,参与西部建设。各民族人口大迁移、大流动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提升了各地区的民族多样性,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少数民族人口仍集中分布在传统民族聚居区,但分布格局聚中有散
2015年中国大陆人口137349万人,其中汉族人口为125614万人,占91.46%;少数民族人口为11735万,占8.54%。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极大,最高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比99.43%,最低朔州市少数民族占比仅0.04%,其中缺乏西藏2015年数据,按以往比例来看,西藏也是少数民族占比高值分布区。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分布在传统的民族地区,并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见图1)。
其中西北方向集中分布在新疆全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等地;四川西南部与云南连接形成连片分布区;从云南东部往东连接贵州、广西,往北连接湖南南部等地区形成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值分布区。另外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黑龙江西北部、吉林东部地区也有相当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见图1)。如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中提到的民族走廊区域,[29]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在民族走廊区域的地理脉络更加清晰。尽管民族走廊概念的提出是概述历史上各民族空间分布的形成过程,但是时至今日,少数民族人口传统空间分布格局依然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从动态视角来看,尽管新世纪以来传统的民族分布格局并未打破,但是从少数民族人口占比空间分布变动来看,少数民族占比在东中部提升明显。具体来看,2000~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下降的区域有新疆北疆塔城、克拉瑪依、东疆吐鲁番地区,青海东南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西藏全境等地区连成的片区,另外东北黑龙江全境及吉林省东部延边、白山、辽源等地减少明显。增长明显的地区主要有新疆北疆和南疆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四川、云南条带状区域,此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福建等沿海城市少数民族增加明显。大部分中部地区增长不大,无明显变化(见图2)。2010~2015年间,除新疆、青海、四川、贵州、重庆等传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人口占比有明显增加外,东部沿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提升明显。此外,陕西北部、山西西部、河南、湖北、江西等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亦呈上升态势。可见,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传统聚居区呈现减少趋势,相反非传统少数民族聚居区呈现增加趋势,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分布集中,但是空间分布格局向东中部呈发散态势明显。
(二)民族走廊成多样性、均匀性高值分布区,东部沿海地区多样性、均匀性不断提升
2015年民族人口多样性高值分布区集中在传统的民族地区,在新疆东北和西北部,青海东北和甘肃西南交汇地带,云南西北部与西藏、四川交汇处,云南东南部与广西交界处,贵州西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形成多个高值民族多样性中心。对均匀性的观察发现上述地区亦是均匀性高值区,表明传统的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在数量上不仅呈现多元化特征,在结构上也表现出均匀化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在非传统民族人口聚居区,京津冀、浙江、广东等地形成多个次级民族多样性中心。
从动态视角来看,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均发生了变化。在多样性方面,2000~2010年,多样性指数大幅提升的地区包括西藏西南部、甘肃西北部与新疆交界地带、上海与浙江交界地带、珠三角等地区。到了2010~2015年间,多样性指数大幅提升的地区在空间上进一步扩散,包括新疆南部和东部地区,甘肃与宁夏交界地带,山西、陕西、内蒙古交界地带,内蒙古、北京、天津交汇连片区,四川、重庆、贵州交汇地带,东部沿海也由浙江的点状分布发展成从上海、浙江到福建、广东的带状区域(见图3上)。在均匀性方面,2000~2010年除西藏大部分地区均匀性大幅上升之外,其他地区如甘肃、新疆、浙江、江西呈点状分布,到了2010~2015年在空间上也呈现扩展的态势,在新疆、内蒙古与陕西交界处,云南与四川交界处,四川与重庆交界地带,长三角,湖南与广西交界处,福建西部,内蒙古中部地区呈面状分布(见图3下)。另外,从变化特点可以发现,除大部分中部非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区多样性和均匀性呈下降趋势之外,西北、西南、东北传统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人口多样性和均匀性呈下降趋势,东部沿海和中部城市群开始展现强劲的提升趋势。表明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从传统聚居区流出,流入东中部城市。
(三)民族人口多样性、均匀性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空间差异较大
为揭示地级行政区划层面民族人口空间多样性格局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进行热点探测,首先采用Moran's I指数,利用Arcgis软件分别对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民族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的Moran's I指数值均在0.5以上,并且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见表1)。表明民族人口多样性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相邻相似的特点,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总体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民族人口多样性的空间集聚性趋势在减弱。
上述全局Moran's I指数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多样性和均匀性存在空间集聚特点,但是其分布的热点区域需要进一步分析。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局部热点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民族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热点主要集中在新疆北部和东部,青海、甘肃、宁夏交界处,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南部连片区,内蒙古东南与辽宁交界处。与此类似,民族人口均匀性空间分布的热点区域具有一致性。而多样性和均匀性冷点分布区域为山西、陕西、四川东部、河南、湖北东部、江西、广东东部、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组成的连片冷点区域(见图4),并且热点和冷点分布区域较为稳定。可知热点分布区域(高值与高值相邻)多为传统意义上的民族聚居区,冷点区域为非传统民族聚居区,进一步表明我国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稳定性。
虽然多样性和均匀性热点和冷点分布区域较为稳定,但是新世纪以来也有一些变化值得关注和深思。一是,从多样性来看,热点分布区域在新疆东部,内蒙古东部与辽宁交界处呈现收缩趋势,表明随着这些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向外迁移流动,与邻近高值区域相比多样性指数更低,热点分布收缩。冷点分布区域在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东部等地呈现收缩趋势,表明与邻近地区相比多样性指数更高。二是,从均匀性来看,热点分布区域在新疆呈现向南扩展的趋势,在青海、甘肃、宁夏交界处呈向东南方向扩展趋势,在内蒙古、辽宁、吉林交界处呈收缩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不同地区民族人口流向密切相关。同样,冷点分布区域在上海、浙江、福建沿海地区呈现收缩趋势。三是,部分中部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民族人口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均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但是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依然是多样性和均匀性分布的冷点区域,主要原因在于,尽管数量和类型众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入中部和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但是同当地大量的汉族人口相比,所占比重依然很小,所以此类地区仍然是冷点分布地区。但是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参与流动日益活跃,传统的格局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东部沿海地区的冷点分布呈收缩态势,这一点在表1中Moran's I指数呈下降趋势也能得到验证。
四、各民族人口空间互嵌区域类型划分
(一)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多样性与均匀性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表明,2000年、2010年和2015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民族人口多样性与均匀性具有强相关性。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与民族人口多样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861和0.865,呈现显著的正向强相关(见表2),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越高的地区,民族人口多样性越明显,并且这种相关性越来越强。
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与民族人口均匀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0.843和0.824,呈正向强相关,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即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较多的地区,民族人口均匀性更高。但是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呈下降趋势,这一点可能因为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多的民族聚居地区,更多的人口参与流动,与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人口结构改变有关。
2000年、2010年和2015年民族人口多样性与均匀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0.933和0.921,并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民族人口多样性与均匀性具有显著的强正相关。可见民族人口多样性明显的地区,一般均匀性也较高,但是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呈下降趋势,这一点依然同人口的空间流动与分布密切相关。
(二)民族人口空间互嵌区域类型划分
基于民族人口多样性和均匀性,采用自然断裂法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类型,其中H>0.982为高多样性、0.403 整体上看,各类型区域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高多元均匀类型整体上分布在东南和西北角,低多元均匀类型主要分布在廣大中部和沿海地区(见图5),表现出明显的梯级分布特点,从东北、西北和西南方向往中部至沿海地区逐渐收缩。在新疆北部和东部、云南南部北部、湖南南部和贵州交界处、内蒙古与吉林交界处形成多个民族高多样、高均匀中心和次中心地带。 具体来看,高—高类型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和东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云南北部与西藏交界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云南南部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湖南南部与贵州交界的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铜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区。从空间分布上看,上述地区连接成条带状的地区分别处在西北民族走廊、藏彝走廊和武陵多民族地区之内,此类地区在历史上也是多民族分布区域,为多民族人口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表明当前人口空间互嵌格局深受历史上民族分布格局的影响。 高—中和中—高类型主要分布在高—高类型的周边地区,呈现由高—高类型向外逐渐扩散的差序格局,由此形成西北和西南两个较大的民族空间互嵌的中心和次中心地带。此外在内蒙古西部与甘肃、宁夏交界处的阿拉善盟、石嘴山市、中卫市和吴忠市,内蒙古东部与河北、辽宁交界处的锡林郭勒盟、赤峰市、承德市、抚顺市、本溪市、锦州市、铁岭市、丹东市等地区形成另外两个次级空间互嵌中心区。综合以上可知,中国各民族人口的空间互嵌多元均匀型空间分布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础上形成的历史与现实相互作用的区域。按照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聚居地区是由六大板块和三大走廊所构成的格局,那么中国多民族空间互嵌的多元均匀型在北部草原区、东北高山森林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个板块和三个走廊地区均有分布。这也启发我们,把握中国各民族空间互嵌格局及构建民族互嵌社会应从大处着眼,在宏观、历史的整体视角下进行。 低—中和低—低类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甘肃、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广大中东部和沿海地区,在低—低类型区域内点状分布着低—中类型,如浙江丽水、福建宁德、湖北宜昌及荆州地区、广东清远、四川乐山、绵阳、乐山、宜宾等地。低—低和低—中类型分布区域多是传统上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地区,但是结合新世纪以来民族人口空间多样性和均匀性的变化趋势来看,中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民族人口多样性和均匀性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并且伴随着少数民族人口进一步往东部地区的迁移流动,民族人口的空间互嵌格局将实现低—低向低—中,甚至是中—中类型的转变,空间互嵌也将呈现更加多元的特点。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普查、小普查资料,采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Alatalo均匀性指数,在地理维度上考察各民族人口空间互嵌格局的现状和变化趋势,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测了民族人口空间多样性和均匀性的热点分布,并借助多样性和均匀性两个维度对中国民族人口空间的类型进行了划分。主要有以下发现: (一)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特点,由西向中东部扩散趋势明显。从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来看,占比较高的地区仍然是传统的民族分布区域,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性,但是集中程度近年来趋于下降。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增幅的地区也多是中部和东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持续提升,表现出强劲的吸引力,也表明少数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朝着东中部地区扩散,虽然目前少数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仍然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但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迁移、大流动的发展,正在为打破传统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积蓄力量,推动各民族人口空间互嵌格局缓慢发展。 (二)中国民族人口多样性和均匀性空间分布呈集聚性特点,热点冷点分布明显。各地区民族人口多样性和均匀性持续发展,传统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仍旧是多样性和均匀性的高值分布区,形成多个民族多样性中心,但是中部地区、东部沿海经济带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民族多样性提升明显。局部热点探测分析发现,民族多样性和均匀性的热点和冷点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热点区域分布在传统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地区,形成在新疆、甘肃、云贵高原及东北地区四个热点分布地区,冷点分布区域在广大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同时因为民族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活跃,多样性热点和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时呈现收缩的态势,呈现均匀性热点扩大、冷点收缩的态势。 (三)民族多样性与均匀呈强正相关,双维度空间互嵌类型的空间异质性明显。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民族多样性与均匀性之间呈强正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与均匀性,多样性与均匀性之间的相关性呈下降的趋势。这一点与各民族人口跨区域流动密切相关。基于地级市层面的考察,低多元均匀型空间互嵌在空间分布上仍然占主导地位,并分布在非传统民族聚居区,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分别形成多个高多元均匀型空间互嵌中心和次级中心。 (四)民族空间互嵌类型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于不同类型的空间互嵌格局,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构建民族互嵌格局的策略。在高多元均匀型地区,因为更加多元的特點,因此现实问题也更加复杂,需要平衡好、协调好各方利益,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引导各民族从利益共同体上升到情感共同体,再提升至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低多元均匀型地区,需要在“多数”中照顾好“少数”,在政策制定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从整体出发,同时又兼顾少数群体的特殊性和需求,加强民族交流和团结,为构建民族互嵌格局奠定坚实的空间基础,促进民族互嵌格局向更加深入和多维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N].人民日报,2014-05-27(001). [2] 新华社.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001). [3] 新华社.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01). [4] 段成荣,谢东虹,吕利丹.中国人口的迁移转变[J].人口研究,2019(2). [5] 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特征及定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6] 张凤娟.各民族相互嵌入发展与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16(2). [7] 裴圣愚.相互嵌入:民族社区环境建设的新方向[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1). [8] 严庆.“互嵌”的机理与路径[J].民族论坛,2015(11). [9] 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广西民族研究,2014(5). [10] 吴月刚,李辉.民族互嵌概念刍议[J].民族论坛,2015(11). [11] 马戎.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9(6). [12] 闫丽娟,孔庆龙.民族互嵌型社区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基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13] 陈纪.社区资源: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社会支持研究——天津市“两县三区”的调查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6). [14] 杨鹍飞.边疆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新疆乌鲁木齐、和田和喀什等地的调查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 [15] 刘成.民族互嵌理论新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5(6). [16] 王希恩.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J].学术界,2016(4). [17] 张文晓.习近平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18] 郝亚明.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 [19] 李俊清,卢小平.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中的公共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6(12). [20] 孙钦忠.对口援疆与新疆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21] 蒋志远.贵州人口结构的民族特征及其嵌入式问题研究——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J].西北人口,2016(6). [22] 周永华,武永超,那卡西·索娜.地理空间维度下的族际互嵌研究——以新疆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 [23] 王卓,张凌华.中国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域1990~2010年人口数据[J].西北人口,2019(1). [24] 高向东,王新贤.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与变动研究——基于1953—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J].民族研究,2018(1). [25] 裴圣愚,唐胡浩.武陵山片区民族社区互嵌式建设研究——以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 [26] SHANNON C E.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 Bell Labs Technical Journal,1950(9). [27] WHITTAKER R H. Evolu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pecies Diversity[J]. TAXON, 1972(2–3). [28] ALATALO R V. Problems in the Measurement of Evenness in Ecology[J]. Oikos, 1981(2). [29] 費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4). RESEARCH ON SPATIAL EMBEDDEDNESS PATTERNS OF CHINESE ETHNIC POPULATION SINCE THE NEW CENTURY Duan Chengrong,Bi Zhongpeng,Huang Fan Abstract: Spatial embeddedness 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and foundation of ethnic embeddedness pattern. Based on the national ethnic population data regarding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2000,2010,and 2015,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embeddedness pattern of ethnic population in China by using diversity index,evenness index,an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thnic population is still concentrated in traditional ethnic areas,but its diffusion trend is obvious,and the tradit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is gradually broken. The diversity of ethnic population and the evenness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become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and several hot spots are formed around the corridor while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are cold spots,among which the hot spots and cold spots all show a shrinking tendency. Although the spatial embeddedness pattern of low diverse evenness is still dominant,the diverse evenness will gradually develop from low to middle and high with the population migration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classified polic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patial embeddedness,to promote and guide inter-regional,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and to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n inter-ethnic embeddedness society. Keywords: Ethnic population;spatial embeddedness;diversity;even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