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惠 牛巧花 梁 靖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 710069)
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的信中表示,希望学校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更好地为教书育人服务。
在从事教学工作期间,不难发现,随着近年来生活条件的提升,新一代学子们大多在物质条件充足的环境中成长,这就有可能导致他们缺乏困境与受挫教育。再加上初期教育中贯彻奖励大于惩罚的教育模式,导致部分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都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适当的惩罚机制的体验,造成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双重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降低,受挫能力降低等,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随着从中学到大学期间社会环境的急速转变,同时面临家庭教育管理的突然缺失,许多大学生表现出相当不适应的症状,比如消化不良、失眠、焦虑、自我管理意识缺乏等,甚至诱发出一些极端事件,这种负面影响严重困扰着当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更不利于大学教育教学的开展和人才培养。在从事生理学本科教学多年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急需给学生贯彻社会学思维,提高他们在学校的适应性,并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生理心理基础。
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相对充足,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掠夺和供不应求,全世界人类都在为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争夺投入大量经济、文化和军事力量。能源问题是人类永恒的问题,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将会常态化出现,如何提高未来大学生对于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这也是我们生理学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鉴于此,我们在生理学教学中融入了社会学思维,总结以下几点实践经验。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1]。生理学的中心思想就是维持机体内稳态以及调控机体适应外界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任何外界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对机体而言都是应激情况,会产生应激反应[2]。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两大类。生理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等[3];心理反应包括情绪反应与自我防御反应、应对反应等,通常导致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作用,如焦虑水平升高、主观冷静程度降低、负性情绪增强等[4]。通常每个机体对于外界刺激产生的应激水平和适应度都是不同的。与此相关的一个社会学问题是,大学生都是高考的赢家,拥有良好的学习经历和自我感觉。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愿望,比如:在大学期间取得好成绩,拿到奖学金,加入课题组发表文章,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等,也有部分同学考虑深远,已经想到了为未来的考研或者是找工作积攒一些实力与经验。但是,当面临这些应激条件或追求目标时,每个人的承受能力和吃苦能力是不同的。部分学生从小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强,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环境,并充实生活,追求自己的目标。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从小缺乏体育锻炼和心理素质培养,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自律的品质,心里想到的事情,由于手慢做不到,这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焦虑是当代人主要的心理障碍之一,长时间的焦虑有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微生物感染高发,出现失眠、甚至抑郁等症状[5]。作为生理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理学知识以外,更应该向每一位同学倡导健康生活,由此协调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状态和工作,由此营造一个健康的生理状态。我们应该督促学生锻炼身体,增加免疫力,进而增强内心的力量,增强对于外界刺激的适应性,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这项工作也需要高校辅导员加入,可以从为学生制定严格规范的一日作息计划,并督促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执行入手。
在生理学中,我们将人体分为中枢系统和外周器官,二者相互配合,最终使个体适应环境,进而生存和繁殖。中枢系统对外周环境做出最快的反应并发出指令,而外周器官负责执行中枢系统的命令,并且将外界的环境变化反馈给中枢系统进行整体的调控。在这当中涉及到的社会学问题就是大学生该如何正确认识社会阶层以及如何对待贫富差距?
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非常聪明且勤奋能干的。在刚刚来到大学这个小社会的时候,根据高考成绩的不同,部分专业会划分有基地班和非基地班。这种相对简单的层级划分会使每个人的心里都产生一些波动。在绝大多数时候,这种波动是一种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但是对于分数比较差、自律性也较差的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更大的压力,可能会促使部分分数较低的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教育倡导有教无类,要让每个学生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6]。因此,我们在生理学科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贯穿“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就像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组织都是有作用的,不会因为它的大小位置不显眼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如果一个人认为汗毛没有用,而去掉了汗毛,那么他的战栗性产热和散热机制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体温稳态的维持。又或者,如果他认为仅仅是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那么就可以问他,植物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中枢系统不工作时,器官还不会死亡?生命个体的内部结构就好比是一个人类社会,所以,在生理学课程中渗透社会学思维,会对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自律的生活态度和决心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分工的细化,应用型专业更容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些从业者的后代在青少年时期享受的就是物质较为丰富的生活,但是要告诉学生的是,贫富差距是暂时的,不要因为看到一些暂时的不公平现象,就对自己的世界观或者人生观产生误解,这从生理学上讲过犹不及。放大到人生甚至是时代的尺度来看,自然界永远是维持稳态的。充足的物质生活并不能使人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例如吃太多的糖类和脂肪物质而缺乏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就会给消化系统造成极大的负担,进而引起消化不良。另外,长期的学习压力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也会抑制消化系统的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功能,进而导致消化不良等症状。消化系统障碍会进一步影响到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而肠道益生菌对中枢神经系统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7]。因此,我们从生理学上就要告诉学生们稳态平衡讲求的是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平衡,只有平衡,人才会积极向上,才不会被负能量干扰。
另外是关于社会合作的思考。一个人身上所有的细胞对生命活动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细胞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体的稳态失控,进而使人产生不适应和疾病。每种组织和器官负责执行的生理功能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它们配合起来,才能完成机体的正常功能,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比如,中枢神经系统是指挥部,负责感觉和传出指令,循环系统是交通部,负责运输机体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并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其它各个器官的功能也各不相同,相当于是我们人类社会中的财政部、民政部、农业部、工业部等等。再谈到我们机体的血流分配,这完全是按需分配。在各项生命活动中,大脑和骨骼肌的能量消耗大,所以血流分配的比例也是最大的。大脑重量虽然只占全身重量的2%,但是总输出量中大约20%的血液都是流向大脑的[8]。在安静状态下,骨骼肌的血液流量很低,而在运动时,骨骼肌的血液流量可增加到安静时的20倍,占心输出量的80%左右[9]。在这里加以引申,就涉及到了人际交往中的互惠互利原则。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容易出现分享意识较差等不良习惯。在生理学中,肾脏的体积最小,但是它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血流量却是最大的,因为它要负责排出全身器官产生的代谢产物,我们不能因为它的体积小就不重视它。相似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分享意识,在合作中不能计较太多的个人得失,共赢意识是符合生理规律的,同时也是符合社会规律的。
另外,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一环。例如饮食习惯,如果不注意饮食,摄入过量高盐食物等,无疑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养生要从年轻人抓起,大医治未病,不能有了病再去治,这样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不重视,也是对国家医疗资源一种极大的浪费。所以我们也应该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健康生活和预防疾病的意识,助力于机体稳态的维持。
现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对于中年人来说或多或少都会形成压力,而新一代的大学生们正是在这种有压力的家庭中成长的。原生家庭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同样也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自然也包括谈恋爱和未来走入婚姻生活。学自然科学的学生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爱表达,其中内向的人占大多数。内向的人并不是不会说话,而是爱思考,因为在发育过程中,他们的思考中枢发育速度超过了语言中枢,在行为上表现为爱思考不爱说话,性格较为独立。内向的人更喜欢独立探索未知领域,而未知领域大部分都在自然基础学科,应用学科要求团队协作和个体的良好沟通,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并不适合喜欢独立工作的内向性格的人群。正是由于个体发育的不平衡性,才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正是由于部分人的内向性格才导致了他们不爱沟通,所以这部分内向性格人群在两性关系上都容易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在生理学中,我们讲到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进一步发育成生命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卵细胞是不动的,而是有很多精子去竞争这一个不动的卵细胞,最终只有一个最强的精子胜出,得以进入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而后发育成个体。所以在社会中,也应该鼓励男性学生努力表达自己,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就会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
在生理学中也要让男性更清晰地认识女性的生理周期规律,进而学会在合适的时间说合适的话,安排合适的事情。女性的生理周期具有月节律[10],所以变化的周期更短,女性会更敏感。在生理学课程中,教师不但要给学生讲述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对应的两性行为学和心理学,也要让两性学生互相了解。
总的来说,大学课程中的生理学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细胞和器官的功能阐述层面,应该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给学生,让学生们学会欣赏自己和互相欣赏,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从而避免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国家的未来必须依靠年轻人,年轻人不仅要注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很重要。而将社会学思维贯穿本科生理学教学中,无疑对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补充作用,也能为他们未来适应社会复杂多变的格局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