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问题与提问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问题与提问有效性的思考

2021-12-07 23:20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命

周 凤 霞

(牡丹江市第四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养护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之一。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必须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必须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必须考虑初中生的最近发展区;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必须改变枯燥、简单的无情感的说教;必须通过师生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找到学生生活、学生情感、学生价值观的契合点,旨在育人先育心,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学生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共认等方面,导向价值认同和行为践履,在一定意义上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问题与提问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去学习、去发现、去观察、去实践。”问题是思维的起源,问题决定思维,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教师问题的角度决定了学生思维的高度和厚度。问题与提问不仅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思维,而且能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问题与提问也是开启师生沟通、对话的桥梁与媒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进而通过问题与提问把学与教引向深入。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问题与提问为主线,以问题与提问为导引,导疑、导思、导学、导教、释疑、解惑,达到问、思、学、教的密切联系和紧密结合;以问题与提问为主线,将教学内容问题化、隐性问题显性化、问题设计适度化、问题呈观情境化、提问方式适合化、提问对象普及化,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学习;以问题和提问为主线,在教学中,突出“问题设计”,明确什么问题,突出活动设计;明确为什么问题,突出评价设计;明确怎么做问题,明确学习效果问题。

一、问题与提问情景化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因情而动。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讲授七年级上册《亲情之爱》中,针对目前中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亲子冲突等问题,导语设计首先播放视频: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中由斯琴高娃朗读的贾平凹所写的《写给母亲》一文,斯琴高娃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之文中感人心扉的语句,如:人活着这段视频令许多学生眼中饱含泪水。班级氛围变得凝重起来,教师借此情境将学生带入问题氛围,教师顺势预设三连问:其一:是什么让我们眼中饱含泪水?其二:文中哪句话最打动你?其三:打动你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继续转问:此文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呢?学生或答思念母亲之情或答痛失母爱的遗憾等。教师转问:《写给母亲》一文是贾平凹思念母亲的真情流露。你知道人间真情有几许?学生回答出:亲情、友情、爱情等。教师追问:母亲的温暖牵挂、亲切的关怀,是母爱,母爱属于人间的哪一种感情?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亲情。最后教师总结: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亲情是我们永远的牵挂,第七课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主题是(师生共同答出):亲情之爱。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这样的导入设计是问题设计情境化,先声夺人,蓄势待发,充分挖掘了教材内容与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契合点,并水到渠成地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总结本节课教学主题,为下节教学内容的讲授蓄势、铺垫。

二、将教学内容问题化

关注学生原有认知,以学生的困惑和问题为中心的基础知识的问题设置是至关重要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和提问设置可以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维过程。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是教学内容的底线要求。围绕教材,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呈现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教师必须交代清楚的三大问题。课堂的问题与提问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材重点、难点,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问题与提问,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高质量的问题与提问,才能确保教学有效性和德育实效性。

三、问题提问适度化

问题与提问适度化是指问题与设计的梯度和问题与提问的深度。

问题与提问的梯度要求教师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遵循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问题与提问的设置应有坡度,进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维;问题与提问的深度,不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高难度的,而是教师把教学内容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机融合,力争在三维目标范围内做文章,立德树人是道德法治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应紧紧抓住教材内容的切入点,鞭辟入里,润物无声,进而升华教学主题,帮助学生建立旨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健全人格、形成法治意识、培养公共精神的整体价值观。

在讲授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时,教师首先展示几组图片。师问:通过上面几组图片,找出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因素有哪些?学生通过讨论会得出有人为的灾难、自然灾害、不可预知的结果等因素。教师追问:人的生命会遭遇不可抗拒的因素又说明了什么?师生交流后得出结论: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教师出示几组抗击疫情的感人至深的图片。师问:当人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拯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时,对于生命你又会体味到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这一结论。

此时教师升华主题:此次疫情让世界领略到了什么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在国家危难之时许多人挺身而出;在他人生命遭遇困顿时,许多人无私奉献。看到的是身患绝症仍坚守一线的张定宇院长,看到的是被防护面罩勒出深深印痕的军人刘丽……从这些人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在灾难面前,我们看到的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忙碌中井然有序,苦痛中的守望光明!看到的是举全国之力救助患者,社会安定有序,物资供应充足。此次疫情波及全球,面对疫情在全球肆虐,只有中国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对此你又有何感想?

上述两个设问是弘扬家国情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极好的切入点,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力量!深深感受到我们不幸遭遇疫情,道阻且长,行则将远,但我们又何其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进而学生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敬畏生命,要做到尊重、关注、关怀其他人的生命,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设计“看到老人倒地,你该如何做?”这一辩题。初一学生往往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班级学生很快会出现两种声音:“扶”和“不扶”。教师顺势设问:正方观点是“扶”,反方观点“不扶”,请同学们展开辩论:看到老人倒地,应该“扶”还是“不扶”。此辩题不单是扶不扶的问题,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是有现实背景的。如南京的彭宇案、天津的许云鹤案。这两起扶老人案引发了社会上的道德危机,助人为乐有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这个辩题可以直击社会困惑。经过辩论,正方观点: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生命要拒绝冷漠,要敬畏生命,不扶会产生信任危机,人们缺少真情与温暖。反方观点:不是不想扶,是不敢扶,社会上有一些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和公德心做碰瓷讹诈之事等。在正反双方陈述观点后,教师转问:假如摔倒的是你的爷爷奶奶,你希望他人去扶他们吗?假如摔倒的是年迈的你自己呢?你希望他人来扶起你么?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会。教师总结:扶是必须的,不能因担心做善事被诬陷、讹诈,不能因为个例而泯灭社会良知,生命拒绝冷漠,我们要敬畏生命,尊重、善待、关注、关怀他人的生命。既然扶是必须的,那遇到老人倒地,未成年人应该如何扶呢?学生答出:可以拨打110、120,做力所能及的事,既救助他人,也保护自己。

教师补充:针对老人这一特殊群体,很多人倒地不能随意搀扶,否则会导致二次受伤。教师向学生介绍老人跌倒出现呕吐、眩晕、昏迷的简单施救小常识。教师追问:青少年是未成年人,遇到老人需要救助我们该如何做?师生交流得出结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积极救助他人。

这样环环相扣的问题与提问,既引发学生对人性光辉的思考,也是对人性灵魂的拷问,是对敬畏生命的思考,是对中国法律制度需要完善的思考,是对遗失了道德经典的思考,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既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要关切他人这一教学内容,又深化了敬畏生命这一教学主题,既让学生心灵得到洗涤,又使教学主题升华。

教师问题与提问适度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疑义,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疑问中学会学习,在思考中学会学习,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冲击,进而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的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道德与法治的根本目的,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在于其能在学生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而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与设计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是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丰富学生人文知识的关键一环。问题与提问的有效性,才能确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和德育效果。问题与提问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思政教师思考的永恒主题。做为思政课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问题与提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困惑,问出学生的创新,让学生心中有爱、眼里有光。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命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