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荣 华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21116)
2018年4月18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1]。该目标根据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环境的发展,对教育革新提出新的要求,旨在通过人机融合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该文件毫不回避地指出,现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数字资源在教育领域中的开发和服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短板,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和发展。从教学现状讲,这些问题在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式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早在2012年,王恩科分析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时提出,“在教学方式上,多采用集中面授方式组织教学,适合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特点的网络学习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2]35。其实这种情况在许多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高校至今仍然普遍存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对卓越教师日益增长的需求,承担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任务的单位应当把握新形势之下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内涵变化,以教育信息化创新培养方式,更加有效地完成为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和管理人才的使命。
2016年由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初步安排方案的通知》标志着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在新形势之下迈入新台阶。两份通知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按照相同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进行管理,改变以往在职人员攻读单证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方式,达到培养标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同时申请学历和学位证书。《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界定为“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3]。从名称上讲,非全日制研究生正式取代“在职研究生”进入研究生管理体系。在报考条件方面,淡化了报考人员从职经历的要求。除有些专业特别规定之外,即使没有从业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
鉴于此,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迅速做出反应,在2017年下发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修订)》和《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暂行)》(以下简称《暂行》)。除对学习年限、在校学习时间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规定要求体现全日制和非全日研究生学习特点的差异之外,两份指导性修订方案对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说明几乎相同,体现出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同步管理和同等要求的特征。由于淡化了对招生对象工作经历的要求,《暂行》[4]不再对学生是否需要脱产学生进行说明,只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长累计不得少于半年。但该方案根据新形势之下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对培养方式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比较清晰的解释和界定。
《暂行》中的培养方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相关内容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改变以往侧重“教”和“管理”的培养理念,突出学生“学”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确立了学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改变教与学的单向性关系和学生学习时间的封闭性,注重学生课内与课外学习的互动性;再次,改变以往强调导师组作用的设计,明确双导师制的指导模式,对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分工做了明确界定,避免指导过程中由于责任不明确,可能造成校外导师设置流于形式的现象;最后,根据社会发展的特点,倡导混合式教学模式,重视教育技术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总之,《暂行》对培养方式的指导性意见鼓励培养单位发挥创造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新性。与全日制学生不同,非全日制学生校外自主学习时间远超过在校面授学习时间,而且平时分布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同学之间交流不便利,与导师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较少。如何实施好《暂行》的指导性意见是一个必须在实践中认真探索的问题。相比较而言,《暂行》要求培养单位充分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的建议,对培养非全日制学生要比全日制学生培养显得更加迫切,信息化手段的介入将减少他们在传统培养模式下遭遇到的困境。从培养理念上讲,该建议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强调以信息化手段重构教育生态的要求在精神内核上是相通的。
实际上,针对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习特点,已经有研究者和高校在以信息化手段促使培养方式改变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尝试。李轶美和邵光华建议发挥QQ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QQ 群,设法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5]。华中师范大学打破单一的集中面授培养模式,推行“面授+E-learning+B-learning+国际共享课”[6]36的模式。其中,面授在解决学生学习困惑和增加归属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E-learning指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公共课等一些难度不大的课程,B-learning又称混合式学习,是面授与E-learning的结合体,主要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国际共享课则通过鼓励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国外名校公开课,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和思维的目的。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看,华中师范大学在以信息化驱动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式变革方面走在了前列。但是,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在传统以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基础上,依靠新的技术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塔式。“互联网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教育生态的重构,促使教育信息化从以开发利用为特点的教育信息化1.0时代向以融合创新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迈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该行动计划的颁布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是“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从而呼应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7]的观点,肯定了信息化作为一种引擎性力量的作用,加快教育领域实现系统性变革。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等教育应积极推进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教育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杨宗凯认为,教育信息化2.0的本质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对传统教育的价值重建、结构重组、程序再造、文化重构,转变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把创新和改变作为教师和学校的内生动力,而不是外部要求”[8],从而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养成的需求,构建随时、随地、人人可学的教育生态环境。与全日制学生不同,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地理空间分散、校内外学习割裂以及学习交流贫瘠等问题,构建“互联网+教育”的平台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尤其迫切。以下主要依据互联网“联通性、协同性、交互性特点”[9],从课程教学模式和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方式两方面,探讨在教育信息2.0时代如何创新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式。
在课程教学模式方面,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类型多样的学习服务使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通过整合慕课、SPOC课程、微课等学习资源的翻转课堂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实现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有效教学模式”[10]。翻转课堂是B-learning(混合式)模式理念在新时代的升级发展,消除了非全日制学生空间上的障碍,学生可以根据的时间安排,适时观看课程内容,吸引相关知识点,及时就疑难问题与教师和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学进行交流。翻转课堂的学习可以贯穿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几乎所有课程的学习,并且可以根据学生到校集中面授的时间,进行不同层面的学习。如果说学生在面授之前是根据教学内容要点的设置和任课教师的指导进行新知识的自主学习,面授期间通过师生讨论互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那么面授之后学生则可以带着教师留下的问题,通过与互联网资源深度互动,进一步巩固和反思所学课程的内容,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回到工作岗位之后“几乎不再就所学课程进行巩固性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计划性”[11]的现象。尤其像研究生公共外语等基础课程,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学习资源在互联网上随手可得,学生不再受限于课堂的单一性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基于信息技术创新的教学模式重构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得到重视。
在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方式方面,“互联网+”的理念为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建构新的学习和研究共同体准备了条件。与本科生教育不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一个特点是导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深度介入,导师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和研究能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确保学生学位论文写作质量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到校集中面授时间主要在寒暑假,与导师接触的时间远少于全日制学生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有时出现由于疏于互动,非全日制学生在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处于独自挣扎的现象,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虽然《暂行》中明确了“双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经常出现校外实践导师流于形式的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校内外导师缺少交流,没有形成合力,校外实践导师对自己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把自己视为相关单位出于应付上级评估检查的产物。如果以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和网络直播平台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教学中介,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新的学习共同体,就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帮助学生与校外导师克服被边缘化的焦虑。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组成人员不仅有校内外导师和非全日制学生,而且包括全日制教育硕士和该领域中的专家,做到非全日制学生与全日制学生一视同仁,校内外导师齐心协心,专家的加入则为后续学习增加讨论的深度。为了便于深度学习和交流,每个学习共同体人员构成不宜过于膨大,由校内外导师根据培养学生的需要进行组建。这个学习共同体以帮助学生完成合格的学位论文为目标驱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发展意识为抓手。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之间平等互助。师生通过围绕教学案例分析(案例既可源自网络优质课,也可以是学生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录制)、课程学习反思、学术前沿讨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位论文选题和撰写等内容开展学习活动。在交流互动中,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导师掌握到学习活动的效果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展,为学习共同体的良性运行提供了活力和动力。
尽管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将有效实现《暂行》中“培养方式”期望达成的目标,但要改变传统培养方式在教学实践管理过程中的惯性并非易事。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深度融合,需要从以下三方面为变革培养方式创造条件。
首先,要重视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有研究者指出,尽管国家层面已做出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管理的规划和要求,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在某些培养单位里仍然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在这些培养单位看来,“他们认为自身的主要任务是‘双一流’建设,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都应以培养‘创新型’、‘学术型’的‘一流’、‘拔尖’人才为目标和核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学术产出做不出贡献,不应为此浪费资源,因而较为重视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而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持怀疑、否定态度”[12]。学校层面的不重视不仅导致教学资源分配减少,而且对任课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在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和指导投入程度方面产生消极影响。教师把对非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和指导视为上级派下来的任务,甚至产生在培养过程中敷衍应付的心理,无法与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共鸣。当在情感上与培养单位和教师产生疏离时,非全日制学生无法确认自身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不自觉地把自己视为培养单位的过客,为了取得学位而不得不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和一些经济利益。因此,培养单位上下应该从高等教育体系宏观看待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属性。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是高校在新形势下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材的一种新形态,需要从战略上重视认识它的意义。
其次,要解放思想,认识信息化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积极作用。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由于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在岗性学习的特点,能够构建泛在性学习环境和互动性学习共同体的信息化教学尤其值得实施,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在实践中却显得非常迟缓和艰难,许多教师仍然停留在使用和播放PPT的技术层面,对新兴信息技术存在不信任的心理,或者执守现有教学模式不愿探索和改变。因此,必须加强对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进行思想引导,认识信息化技术对实现个性化、深度化学习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积极意义。“否则,所谓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在失去最为重要的社会精神和心理层面支持的情况下,再多的技术和财力投入,也不大可能达到预期效果”[13]。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应该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颁布和实施为契机,主动学习和改变,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信息化思维能力和行动力。
最后,要创新管理制度和机制,为信息化时代释放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搭建平台。在内部管理方面,根据《暂行》中“培养方式”的理念要求,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架,精细化地设计符合非全日制学生学习需求和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管理和评价模式。加大对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投入,鼓励师生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效能方面进行探索。在外部管理方面,一方面需要与校外科技研发部门和单位进行合作,积极跟踪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及时为创新信息化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与中小学和中职技术学校合作,将这些单位的优质课程转化成数字资源,甚至通过技术平台实现教学案例实况直播,为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案例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及时对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切实提高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顾明远2018年10月提供的数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建立20多年来,已经有32万余人攻读,20余万名中小学教师获得了硕士学位”[14]。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生源是非全日制学生。随着国家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统筹管理的推进,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投入。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培养单位应该依照新形势下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规格要求,积极创建“互联网+教育”平台,为创新变革培养方式提供条件,切实为提高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的培养质量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