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忠
摘 要: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之下,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小學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教育当面,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针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使教师在认清现状的同时,改变自身的教学措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实践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验,让学生在切身参与到实验当中,可以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使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发展。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有效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教师要抓住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科学兴趣方面的培养和强化,从实际生活出发,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内容相关联,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感受,从而鼓励学生自我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自学学习意识,教室可以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降低科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2.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小学科学知识在学生的成长发育阶段十分的重要,科学知识涉及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合理的引入日常生活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更容易的吸收和学习科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全面的提高科学素质。
二、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1.学生缺乏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和理解知识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小学生对科学知识不够了解,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太过枯燥,就导致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对科学教育的接受和学习。
2.教师专业能力差
现阶段,学校和教师对科学教育的重视不够,对于教师的专业要求不够高,教师往往对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这对学生的发展和培养都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科学知识所涵盖的内容很广,如果教师不能有效的对自身专业素质进行提升,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不到更好的提升。
3.教学配置不高
在小学科学教育当中,十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教育,但是现阶段,学校对科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哦,使小学科学实验室的设备配置不高,实验器材和设施不够先进,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实验课程的教育,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不能亲自动手进行实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很难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进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教育教学当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引进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例如在对“光和影”的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室可以带领学生去室外感受光的热度和影子的变化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发言,不但能活跃课堂,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教育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
2.进行生活化的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情境建设,不仅可以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对“温度对水的影响”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室可以进行一些实验准备,在教学课堂上,组成小组,每组发一个装有热水的带盖的杯子,教师引导学生对杯子里面的水和杯盖上面的水进行讨论,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问题的延展教育,讲解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冬天从外面进入教室眼镜会上霜、水会结冰、雪花融化成水等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活跃,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
3.课后作业的生活化布置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之后,还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教师可以在课后作业中布置一些生活化的内容,来达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目标,例如在对“植物的生长”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教室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活中的花草树木等植物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让学生了解植物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状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小学科学教育就要不断地改善单一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让教师认识到教育当中的不足,并及时的采取合理手段加以改正,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学校也要加强对教育器材的健全与完善,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关美.“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0):55.
[2]谢晓敏.小学科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