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创新之艺术特征的引导

2021-12-06 12:36蒋清华李安平
关键词:教学活动特征教学内容

蒋清华,李安平

(仰恩大学 体育教研部,福建 泉州 362014)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越来越重视,随着全民健身观念的普及,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正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高校中树立体育教学的良好艺术形象,培育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意义重大。高校体育教师正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艺术元素,通过“艺术”这一媒介将体育精神和意识渗透在大学生的脑海中,为他们健康生活、高效工作奠定基础。

一、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艺术特征的层次

1.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的艺术特征

体育本身可被视为一种艺术,因而体育课程中包含着许多真善美的元素,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展示这些艺术元素并从中抽象出规律性的知识,将这些知识应用在教学中,突出体育知识的显示价值。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积累满足感、自信心,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认知不断更新,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随之增强。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计划非常重视,而对教学内容的吸引力重视程度不足。体育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自然不愿意投入更多精力进行体育锻炼[1]。教师应当调整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使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如磁石一般吸引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实现身体、思维与情绪活动的交融。

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能增强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还能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道德品质。教师应当主动从教材中提取各种艺术元素,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挖掘、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富有艺术特征的体育世界。例如,体育运动中无处不展现着人体美、运动美、竞赛美与节奏美,但这些艺术元素无法自动产生作用,教师需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搭建艺术元素和体育教学活动的桥梁,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教师搭建的桥梁有利于揭示各类体育运动的艺术美,在各类艺术项目原有的美的基础之上为之增添色彩。

2.体育教学活动结构的艺术特征

体育教学的结构通常指单节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顺序、各类教学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时间分配。从本质上看,体育教学的结构指教师对单节体育课堂中所有教学活动的规划,是一种宏观层面的考量。大学体育课程的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类:基础结构和具体结构[2]。前者指体育课教学活动的不同部分及其顺序,应当具有稳定性。后者指教学活动不同部分的内容及这些内容的安排,具有微观、灵活的特征。教师根据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环境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设计课程结构,使课程结构表现出稳定而灵活的特征,实现教学结构不同层面、不同部分的统一。

体育课程教学结构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结构、层次和目标上,结构完整且层次鲜明、目标清晰的体育课程教学结构能实现不同教学元素的统一。教师还要在教学结构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对体育美的领悟与追求,体验体育艺术的存在。

3.体育教学活动组织的艺术特征

体育教学活动组织是教师为提升教学质量、效率而采取的各类组织方法的统称,体育教学活动组织中也蕴藏着独特的艺术特征,这种特征体现在组织的有序性、协调性上。体育教学活动和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有所差异,体育教学活动主要在室内体育场、室外操场上进行,这意味着学生自由活动的范围较大。由于体育运动场所的场地器材多样,外界环境复杂多变,体育教学活动必须在精心设计的前提下开展。显然,体育教学组织工作较为复杂、细致,教师需充分考察不同教学细节,探究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当代大学生性格差异大,对个性发展有着不懈追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组织时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这一特征,还要兼顾体育教学活动在培育学生良好观念和行为方面的作用,以有序地组织培育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他们的规则意识。教师还要合理安排使用运动器材,提升各类运动器材的使用率;保证运动器材的安全性,避免在体育课堂中出现伤害事故,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4.体育教学活动方法的艺术特征

体育教学活动方法的艺术特征不仅体现在创新上,还体现在合作美、力量美等各个方面。教师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能改变体育课堂在学生心中的刻板印象,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体育知识、学习体育技能的热情。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或案例学生已经熟知,这意味着教学方法与案例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3]。如果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和案例,或是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中挖掘创新点,以新颖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体育教学活动的方式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教师、学生处于协同作战的状态,活跃的体育课堂氛围随之形成。教师还要善于在体育课堂中安排教学“小高潮”,使学生在参与运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体质。体育教学活动方法的艺术特征还表现在教师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技巧创设课堂情景,在教学中对学生适时点拨[4]。教师对体育教学方法艺术特征上的追求能提升体育课堂的艺术性,实现美学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融合。

二、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创新的艺术特征引导策略

1.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教学主体的艺术设计

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有许多,教师和学生是其中最重要的两大主体。首先,学生不应当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一味接受知识,也不应当是储存知识的“仓库”,而应当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理解知识,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主导一切的观念。在教、学的矛盾之中,教师的一切行为作用于学生,目的是使学生产生变化,因此,评价体育教学活动质量的主要指标也是学生的变化。学生获取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水平、身心发展的状况都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中,重视对学生这一主体的改造对强化体育教学活动的艺术特征起到直接作用[5]。新时代的体育教学活动主体应当追求“美与和谐”的艺术特征,教师需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改变课堂中出现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等问题。

教师应分析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利用科学方法考察该群体的身体状况,了解他们对体育技能、知识的兴趣,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符的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辅助学生开展课堂练习,组织他们利用多种手段提升锻炼效果;及时解决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提出的困惑,有限解决与体育活动艺术特征有关的问题,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视为体育教学中艺术设计的主要依据。

教师分析学生需按照一定顺序,根据内、外结合的方法,对问题的内容及性质进行分析。例如,将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智力问题,另一类是非智力问题。智力问题主要包括和认知能力、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相关的问题,非智力问题则主要包括情感、兴趣、性格、动机等[6]。外部评估则主要依据社会指标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考察,教师根据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衡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并寻找二者的差距。内外评估能深入挖掘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剖析问题及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策略,达到满足大学生体育学习需求、发挥体育艺术特征作用的目的。这体现着以人为本理念在体育课堂中的渗透,是进一步发扬体育教学活动艺术特征的基础。

学生在积极、轻松、活跃的体育课堂氛围中审视体育之美,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艺术性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需了解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形成科学认知[7]。大学中处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其身心状况差异较大,教师应秉持科学态度,面向不同教育主体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形成全局观念,将社会、知识、学生等因素视为整体,以整体的眼光看待不同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正视不同因素的地位,避免陷入传统体育教学中以某一具体因素为中心而忽视其他因素的误区。

2.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的艺术设计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正在转变,由单纯的生物性目标转向多种教学目标并重。教学目标中更多涉及对学生兴趣爱好和思维品质的培育以及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改造,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的设计艺术体现在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注上。富有艺术特征的体育教学设计能够实现基础知识、技能讲解和增强体质的统一,还能将传统教学中具有矛盾性的因素,如竞争与合作、成功与失败等融为一体,实现不同因素的协调。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艺术化改造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学生学会审视体育之美,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身心的协调发展。

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则要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学科体系的要求及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为基点,挖掘大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体育教学活动的艺术特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注重教学设计的艺术特征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对大学生个性的尊重。大学生在富有艺术特征的体育课堂环境中学习,对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更加明确,自我意识得到强化。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行为方式的规范还能促进其价值理念的升华与内化,培育他们良好的道德意识。

突出艺术特征的教学目标应当注意:首先,教学对象必须明确,实施教学行为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需在教学课堂中发挥辅助作用,教学对象还是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的主体,因而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应当成为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依据,而非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已经完成。大学生的现实体育运动需求和身心发展状况是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这体现着体育教学和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密切相关的特征,也凸显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艺术[9]。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可分为三个部分:生理、心理、社会发展。教师在确定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由于遗传、后天因素等导致的差异,从而设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学目标必须能够准确表明学生实施的学习行为。传统的教学目标中,教师通常使用具有抽象性的词汇与句式,如增强怎样的意识、陶冶怎样的情操等,这些词汇与句式会导致教学目标华而不实。教师应改变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动词,采用承担怎样的责任,主动为学生提供怎样的帮助等句型句式,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体现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与评价,最大限度减少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教师的观测术语更加具体,这对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针对性也有着重要意义。

3.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艺术设计

设计教学内容便是设计体育课堂的蓝图,教学内容是展现体育教学活动艺术特征的核心,教师需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恰当归类,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如将复杂、难度较高的教学内容逐个分解,使学生能够在完成单个小任务的过程中积累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成就感,从而爱上体育教学课堂。以跳远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将这一体育项目的教学分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具体的部分,接着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分解这四个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练习掌握逐个技术要领。

具有艺术特征的教学内容应当兼具多样性、可接受性,课程内容则要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将专项选修课、必修课、任选课涵盖其中;拓展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开展学习并参加体育锻炼。首先,教师应深入研究体育教学的内容,吃透体育教材,基于对学生的分析处理教材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的知识点形成富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保证不同教学单元之间的逻辑性。如此一来,体育教学不仅包含应有的基础性教学内容,还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智育、美育元素。学生认识到教学内容的现实价值,同时受到体育美学的熏陶,审美能力、身体素质都显著提升。其次,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使之与大学生的现代化审美相符合,又能体现体育学科的艺术特征。就教学内容的现代性与艺术性融合而言,教师可从三个层面切入进行认知:一是从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出发,包括和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体育生活;二是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独特认知与体育爱好、体育素养;三是根据大学生身心素质特征和现代社会生活设计的体育教学工作。教师从三个层面受到启发,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符合现代大学生审美及兴趣爱好的项目,如街舞、健美操等,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热情高涨,学习效率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同时,这些项目能够充分展现体育教学活动的艺术特征,又能反作用于对大学生审美水平的培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艺术特征需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一味强调体育教学的艺术特征,体育教育可能成为“一副空皮囊”,而缺乏实际的存在内容与意义。体育教学活动的艺术特征应当体现教学技术的飞跃,缺乏艺术特征的体育教学,会导致学生形成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消极态度,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正因如此,体育教师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树立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将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的理念,培育学生良好的体育艺术素养视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体育教学艺术特征的凸显,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将有所提升,身心素质也将显著增强。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特征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