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效能提升研究

2021-12-06 12:36管淑波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能力

张 扬,管淑波

(绥化学院 1.外国语学院;2.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家高度重视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因为这关系到人民幸福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初心与使命。作为特殊群体中的残疾大学生,更是国家帮助和扶持的重点对象,但是由于其本身存在特殊性,还需要我国高校在“双创”背景下协同各方对残疾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引领、指导和训练,达到让更多残疾大学生创业就业成功的目的。

一、高校残疾大学生开展双创教育现状及意义

从2003年始,教育部放宽了对于残疾人群体考取大学的限制,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的残疾大学生数量达到了4.5万人,高校残疾大学生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虽然我国残疾人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但是残疾人群体的创新创业形势依然严峻,根据网上相关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残疾大学生的就业率仅为45%左右。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提升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残疾大学生创业就业率,从而提高我国人口综合素质,已成为当今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新时代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困难因素分析

1.残疾大学生创业自信心不足

由于残疾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导致许多学生不敢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对于创新创业缺乏信心,在进行创新创业时常常畏手畏脚,限制了残疾大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其创新创业实践是极为不利的。

2.残疾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

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残疾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在讲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部分残疾大学生还存在不重视、不关注的现象,没有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专业课程重点对待,导致部分残疾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即使进行了创业实践,在遇到挫折时,也极易放弃创业计划[1]。

3.残疾大学生缺乏竞争意识

由于残疾大学生存在身体缺陷,其社会交往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极易受限,创新创业的思维视野不够开阔,创新能力及创业理念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导致其竞争意识不强烈。

4.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系统性教育还有待完善

在残疾大学生教学方面,虽然高校开设了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教学课程,设置了相应学分,但是校园内部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设置较少,绝大多数都是针对普通大学生而建立的,仅仅靠国家的扶持政策很难提升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5.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机会相对不足

残疾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要比普通学生更难以实施[2],由于受自身、设施等诸多因素限制,许多残疾大学生无法对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与检验,使得残疾大学生缺乏施展自身能力与才华的实践机会,残疾大学生缺乏锻炼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良好的外部条件,这些都不利于提升残疾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 新时代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效能提升的可行性策略

1.转变有利于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模式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双创”背景下,高校要根据残疾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把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2)不断完善校政企多方协同的教育教学实践平台

高校要从多个渠道搜集适合残疾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整理与分析,将其与实际教育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校政企多方协同的教育教学实践平台进行授课,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加强他们创业实践项目的锻炼,使残疾大学生在校政企多方协同的教育教学实践平台下提升自信心、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深化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改革

新时代残疾大学生有着自己独有的性格特点,以往的课程内容已不符合当前的需要,新课程的设置必须符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转变有利于残疾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教育模式,从而有效提升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质量。

2.完善有利于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扶持体系

(1)建立校内教师、企业导师联动帮扶机制

高校应构建校内教师、校外导师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师资库,聘请师资库专家指导残疾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按其特点、能力、兴趣和专业进行分类,安排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一对一”跟踪指导和帮扶,提升实践训练效果,使残疾大学生成为有创新意识、有创业知识、有相应实践操作技能的新型创新创业人才。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高校应制定并完善奖励制度,设置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或奖助学金,加大对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助力残疾大学生将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动,全面提升残疾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此外,还要对参加全国或地方创业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进行奖励,激励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

(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

残疾大学生无论是在思维方式、沟通能力或者是在风险防范能力方面都具有特殊性,高校必须建立健全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机制,对涉及残疾大学生的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以及休学创业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从而保障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顺利进行。

3.构建有利于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协同机制

(1)构建校政企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校政企合作在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高校和企业必须要发挥各自优势,帮助残疾大学生增长创新创业经验。高校作为大学生的集聚地,可以为企业不断输送创新创业人才,同时,企业也可以为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实践场所和必要的技术操作支持。特别是政府要发挥监督和纽带桥梁作用,为高校、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有利于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2)搭建校政企协同共建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校政企协同共建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势在必行,要构建学校主导、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的产学研多方协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创新创业孵化实践训练,提升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直接对接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3)加快校企合作成果转化

在校企合作方面,高校必须要逐步扩大衔接领域,走产教融合的道路,将科研成果尽快应用到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堂教学中,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指导残疾大学生的实习实训,把国家最新创业政策、行业发展前沿信息、个人或企业创新创业经历等融入其中,切实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3]。

4.优化有利于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师资队伍

(1)提升一线专业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水平

高校应鼓励学校“双师型”教师梯队建设,派遣品质好、责任心强的一线专业教师进驻企业,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能力。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担任一线教师创业实践导师,培训和指导一线教师,提升一线教师创新创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为高校培养专创融合的“双师型”师资奠定良好基础。

(2)加大引进优秀专业教师力度

由于残疾大学生属于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这就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踏实、勤奋及务实的工作态度,因此,应优先引进有爱心、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创业教师。

(3)加强新时代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师的能力培训

残疾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加强创业教师的能力培训势在必行,创业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残疾大学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和增强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信心,疏导和提升残疾大学生心理承受和抗压能力,使残疾大学生养成自强自立、不怕困难的精神品质,为创业成功提供精神支柱。

5.打造有利于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网络平台

(1)利用网络形式开展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针对残疾大学生的特点,可以利用互联网方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将“互联网+”相关技术与创新创业活动更好地结合。同时,高校针对残疾大学生还可以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推动残疾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与创新创业理念更好地结合。

(2)创建残疾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搭建一个资源丰富、空间立体、边界多元、有利于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网络服务平台,从而通过平台为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做好各项服务,广泛收集适合残疾大学生开展的创业项目和活动,帮助残疾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并为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将“互联网+”技术与教学工作充分融合

在开展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高校可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教学,克服语言交流等障碍,从网络技术角度寻求与创新创业教学的结合点,从而通过网络教学实现提升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6.强化有利于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机制保障

(1)建立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有效管理,需要成立由政府、高校及企业等专家组成的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机构组织,以保障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2)加强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规章制度管理

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提升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高校相关部门应在项目落地及成果输出普及方面出台严格管理规定,从而构建高效、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

(3)完善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评估体系

健全完善的评价、评估体系是衡量各类活动开展状况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高校可通过访谈、调研、讨论、专家评议等方法,从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技能、创新创业管理能力,科学、全面地构建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评估指标体系。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各类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估,客观准确地评价、评估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提升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7.开展有利于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活动

(1)引领残疾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残疾大学生属于特殊群体,高校必须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加强与各级残联的密切联系,争取更多的政策信息资源,引领残疾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各级各类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信心和各种实践能力。

(2)利用残疾大学生特定机构开展相关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开展新时代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需要高校建立特定的活动场所和场地,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立与残疾大学生相关的创业孵化园、创业指导中心以及专业的残疾大学生创业资讯中心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将大大提升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效果。

(3)指导残疾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国家非常重视开展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比赛,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残疾大学生参加国家、地方和院校组织的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从比赛和实践训练中帮助残疾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例如,黑龙江省第一届“龙创杯”创新创业大赛、首届浙江省残疾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这些大赛活动为残疾大学生搭建了与企业的互助交流平台,展现了残疾大学生的能力素养,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帮助残疾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残疾大学生激发了创新创业的热情,但是,其创新创业能力及意识还具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因此,高校应当根据残疾大学生的特点,创建校政企多方协同的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增强残疾大学生的自信心,促使残疾大学生成功创业,提高残疾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影响力。此外,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体系,拓宽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渠道,对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不间断的分类指导,以提升残疾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残疾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残疾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